人民日报“何为爱国”时评三篇,是对“张雪峰捐1亿”的辛辣点评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6 07:54 1

摘要:不久前,一段视频流出,张雪峰宣称:“若祖国统一枪声打响,我个人至少捐5000万,公司整体捐1个亿!我公司账上永远备着这笔钱。”并使用四五个“老子”“TMD”等情绪化措辞。这番言论也引发很多争议。

不久前,一段视频流出,张雪峰宣称:“若祖国统一枪声打响,我个人至少捐5000万,公司整体捐1个亿!我公司账上永远备着这笔钱。”并使用四五个“老子”“TMD”等情绪化措辞。这番言论也引发很多争议。

2025年9月24日,张雪峰的微博、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等平台账号被禁止关注,平台标注原因为“违反法律法规或社区公约”,其团队回应称因直播中存在不当言论被举报,公司正在处理。

今天推送人民网三篇“何为爱国”时评,是对爱国主题的极佳解读。全文阅读请点击:人民网三评“何为爱国”

人民网三评“何为爱国”之一节选

理性对待“爱国”与“碍国”之争

近日,有自媒体博主爆料称,江苏南京一商场内张贴包含“旭日旗”元素的日系图案贴纸。无独有偶,此前也有人发视频称,广西南宁地铁内的广告画中发现了“日本军旗”图案。相关事件在网上引发了高度关注和热切讨论。

……

不论是肆意侮辱爱国主义本身和爱国人士,还是以“反串黑”“低级红”的方式带节奏、挑是非,歪曲和抹黑爱国主义,都与爱国主义背道而驰,是典型的“碍国”行径,势必引发广大群众的强烈愤慨。

要判明“爱国”还是“碍国”,只靠主观认为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就是把主观与客观联系在一起的人的社会实践。换句话说,必须基于事实,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否则,就有可能伤及无辜,进而伤及爱国主义本身。

爱国从来都不是表演、盲从或自我感动,而是每个人心底里真实流露的深沉情感,决不能被廉价的“低级红”或恶劣的“高级黑”给带偏了节奏、混淆了是非。这也是出现此类情形时,大家异常愤怒的重要原因。

人民网三评“何为爱国”之二节选

无需统一模式,只有奋斗共识

什么才是爱国?

显然,有人喜欢搭乐高积木,有人喜欢用国产手机,这只是个人生活喜好问题,并不是爱不爱国的证明。对爱国的认知和定义,我们是有共识的,但是不同的人实现爱国的具体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没有统一模式,不可能整齐划一。

爱国主义的实践逻辑是为民的。爱国自然包括爱自己的同胞,尊重别人的选择,不能搞道德绑架,更不能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标准和方式去爱国。无论动机多么正确,理由多么充分,如果不尊重别人,动辄指责、羞辱甚至谩骂自己的同胞,那就不是爱国。爱国不是口头上的自我标榜,而是见诸实实在在的行动。

爱国主义的实践路径是多元的。爱国情感可以有多元呈现,爱国方式需要有不同表达。我们不仅赞叹“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的凛然,也钦佩“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壮举,同时也为那些“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的奋斗故事点赞。

爱国有高标。高标是高山仰止、万众敬仰的存在。爱国高标的价值就在于,激励我们从精神世界里建构一个高大的自我,用实际行动去守护家国周全、捍卫人间美好。

爱国有底线。宪法里规定,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一个爱国者,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站在祖国和人民这一边,都不能逾越法律规定做出超格行为。

人民网三评“何为爱国”之三节选

舆论场中近年来出现了一种“碰瓷”爱国主义的怪现象,一些社交账号打着“爱国”的旗号,大啖爱国流量饭,剑走偏锋却赚个盆满钵溢,大发不义之财却受到部分网友追捧。

这种行径,危害甚大。一方面,以爱国之名行害国之实,伤害了大众最朴素的情感认同,也让爱国主义被污名化;另一方面,绑架了公共舆论,误导了公众认知,搅乱了舆论场,扭曲了是非曲直,造成人心波动,乃至影响社会稳定。

说白了,这些账号就是找个由头捞取油水,消费人们的爱国情怀,把爱国变成一场牟取私利的廉价买卖,令人不耻。这种买卖并不高明却往往极有收获,特别是拿无辜民众或企业下手,更是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来源:高中语文在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