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悼念俞孔坚:是中国乃至全球生态景观设计领域的巨大遗憾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19:56 1

摘要: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创院院长、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杰出国际景观设计师、景观设计教育家俞孔坚,于当地时间2025年9月23日在巴西潘塔纳尔地区开展生态考察期间,因飞机失事不幸罹难,享年62岁。

9月25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发文:沉痛悼念俞孔坚教授。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创院院长、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杰出国际景观设计师、景观设计教育家俞孔坚,于当地时间2025年9月23日在巴西潘塔纳尔地区开展生态考察期间,因飞机失事不幸罹难,享年62岁。

俞孔坚教授1963年4月出生于浙江金华。1980年进入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学习,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致力于园林设计人才培养。1992年赴美深造,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SWA集团从事设计实践。1997年,他毅然归国,投身祖国教育与科研事业,受聘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归国后,他先后牵头创立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创办《景观设计学》期刊,以毕生精力推动景观设计学科体系建设,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

俞孔坚教授始终将城市与景观设计视作“生存的艺术”,率先倡导回归自然生态的“大脚美学”理念,并从理论研究、教学及工程项目实践,全方位、系统性践行这一理念,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俞孔坚教授先后受聘担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文物局等中央政府机构及北京市等地方政府的专家顾问,中组部和国家劳动人事部聘“国家特聘专家”,同时兼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景观学与美丽中国专业委员会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以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等重要职务,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规划发展建言献策。先后被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联合授予“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被国务院侨办授予“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

在学术与实践领域,俞孔坚教授开创性提出“生态安全格局”理论与“逆向规划”方法,将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引入景观和城乡区域规划,为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的矛盾提供了科学解决方案,为国土空间规划奠定了工作基础。他带领团队精心研发并设计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工程范例,这些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全球十余个国家、200多个城市的1000余项城市生态修复工程,为改善各地人居环境、修复生态系统作出卓越贡献。由他主持设计的众多建成项目,凭借生态性与艺术性的完美融合,在国际舞台上享有盛誉,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俞孔坚教授曾受邀在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等全球顶级学术与专业大会上发表主旨报告逾50次,其学术影响力遍及世界。他先后斩获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奖项12项、世界建筑节全球最佳景观奖9项、国际建筑奖3项、美国建筑奖2项,还荣获美国城市土地学会(ULI)全球杰出奖、第十届中国美展金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2016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2017年,获授意大利罗马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9年,获授挪威生命科学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20年,斩获世界景观学和风景园林学术界终身成就奖——杰弗里・杰里科爵士奖(Sir Geoffrey Jellicoe Award),以表彰他“为改善人类社会与人居环境、提升人类福祉所作出的杰出且意义深远的贡献”;2021年,荣获“柯布共同福祉奖”(John Cobb Common Good Award);2023年,摘得美国国家景观设计与风景园林奖,同年从全球300余位提名者中脱颖而出,当选两年一度的奥伯兰德奖得主;2025年9月,入选《福布斯》2025年全球可持续发展领航者榜单,其贡献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俞孔坚教授出生于浙江金华东俞村,村中如今已不再的风水林与隔开临江村的白沙溪是孕育他生态概念的源泉,自幼深受中国传统生存智慧的滋养,使他一生怀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满腔热忱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实践,始终为治愈面临危机的地球不懈奔走。在遇难前夕,他仍坚守在“地球之肺”巴西潘塔纳尔,发出振聋发聩的追问:“当最后的伊甸园也在退缩,人类还能从哪里得到生存的希望?”俞孔坚教授虽已远去,但他为治愈地球所开启的征程永不停歇,他所开拓的景观事业必将在后人的传承中继续前行!

槐荫寂寂,故园犹暖;先生已逝,精神长存。痛哉!我们永远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好老师、志同道合的好同事、肝胆相照的好朋友、温暖慈爱的好家人。俞孔坚教授的离去,是北京大学的重大损失,更是中国乃至全球生态景观设计领域的巨大遗憾。谨向俞孔坚教授的家属致以最诚挚的慰问,对俞孔坚教授表示最沉痛的悼念,永远深切怀念俞孔坚教授!此次在巴西与俞孔坚教授同行的工作伙伴,还有巴西电影导演路易斯·费尔南多·费雷斯·达库尼亚·费拉兹,纪录片导演鲁本斯·克里斯皮姆·Jr,以及飞行员马塞洛·佩雷拉·德巴罗斯,同机人员无人生还。在此,谨向遇难者及其家属表示诚挚的哀悼!愿这些为壮丽自然探索到最后一刻的生命,在为之热爱的地球上安息!

俞孔坚教授告别仪式的具体时间与形式,将充分尊重家属意愿,另行通知。

目前,学院官网变黑白悼念俞孔坚教授。

此前报道>>

据新华社消息,当地时间23日晚,一架小型飞机在巴西中西部南马托格罗索州阿基道阿纳市坠毁,机上四人全部遇难,其中一人是中国建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

巴西总统卢拉24日在社交媒体发文悼念事故遇难者。

卢拉表示在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时代,俞孔坚提出的“海绵城市”理念已成为全球典范,这种理念兼顾生活质量与环境保护,正是人类未来所追求和需要的。

巴西副总统阿尔克明也在社交媒体上对遇难者表达深切哀悼,并说俞孔坚因提出“海绵城市”理念而闻名,为可持续城市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出卓越贡献,他的精神遗产将继续激励所有致力于环保事业的人们。

俞孔坚 资料图

据界面新闻消息,飞机坠毁地点位于潘塔纳尔湿地地区,这里是全球最大淡水湿地,正面临各种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危机,包括钓鱼、狩猎、偷运濒危物种、森林砍伐、火耕等。除了俞孔坚之外,另外3名遇难者包括59岁的飞行员马塞洛·佩雷拉·德·巴罗斯(Marcelo Pereira de Barros)、当地的纪录片制片人,以及摄影师。巴西空军和民警正在调查这起事故。

该飞机登记在前述飞行员名下,用于空中出租运营。巴西民航局称,这架飞机状况正常,但没有获得夜间飞行的授权。据当地警方透露,事发时飞行员巴罗斯正试图中止降落,突然飞机坠落,在撞击地面时随即发生爆炸。

红星新闻报道称,在此次事故中失事的飞机是塞斯纳175飞机(Cessna),是一种单引擎四座小型飞机。其注册号为PT-BAN,制造于1958年。也就是说,失事前该飞机的机龄已达67年。失事飞机登记在飞行员马塞洛·佩雷拉·德·巴罗斯名下,归其私人所有。该飞行员将飞机用作“空中出租车”盈利,他本人也在事故中身亡。

与俞教授同机的还有巴西电影导演路易斯·费雷斯,纪录片导演鲁本斯·克里斯平,以及飞行员马塞洛·佩雷拉·德·巴罗斯,他们乘坐的小型飞机在南马托格罗索州潘塔纳尔地区的阿基道阿纳市坠毁,无人生还。据悉,俞孔坚教授此行是在潘塔纳尔地区拍摄纪录片《海绵星球》。

俞孔坚,1963年生,浙江金华人。1987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1997年回国后先后创办了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创办了国际获奖期刊《景观设计学》并任主编,并创办了国家甲级设计机构土人设计Turenscape。

2012年他当选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士(ASLA Fellow);2016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20年获世界风景园林联合会授予的最高荣誉——IFLA杰弗里・杰里科爵奖,表彰其“为改善社会和人居环境、提高人类福祉作出了杰出而意义深远的贡献,并有力推动了学科和行业的发展”;2021年获世界生态哲学领域和生态文明领域的最高奖“柯布共同福祉奖”(John Cobb Common Good Award)。

2023年获Cooper Hewitt美国国家设计奖;同年,俞孔坚从全球300多位被提名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世界景观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界的最高奖、两年一位的奥伯兰德奖( Oberlander Prize),表彰其 “非凡才华、创造力和勇气,富有远见并完成大量城乡环境建成作品”。他曾分别被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联合授予“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 ”,被国务院侨办授予“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

俞孔坚把城市与景观设计视作“生存的艺术”,他的理论研究、教学及实践促进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他的代表作品有广东中山岐江公园、河北秦皇岛红飘带公园、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等。

来源:小新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