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4日,陕西咸阳彬州市一场本应喜庆的婚礼,因一场突破法律与道德底线的婚闹沦为全网声讨的焦点。两段伴娘被胶带捆绑、遭强制亲吻的视频在抖音、微博等平台疯狂传播,相关话题单日播放量突破3000万,网友的愤怒与质疑直指“以风俗为名的施暴”。
2025年9月24日,陕西咸阳彬州市一场本应喜庆的婚礼,因一场突破法律与道德底线的婚闹沦为全网声讨的焦点。两段伴娘被胶带捆绑、遭强制亲吻的视频在抖音、微博等平台疯狂传播,相关话题单日播放量突破3000万,网友的愤怒与质疑直指“以风俗为名的施暴”。
据现场完整视频及目击者还原,事件发生在当地某酒店门前的接亲环节结束后。四名自称新郎发小的男子突然围堵两名伴娘,以“结婚就得闹一闹才热闹”为由实施控制。他们将宽透明胶带反复缠绕在伴娘手腕、腰腹与共享单车的车把、座椅之间,将两人牢牢固定成面对面的姿势。其中一名穿浅色连衣裙的伴娘因激烈挣扎,手腕被胶带勒出清晰红痕,裙摆也在拉扯中凌乱,而男子们却戏谑着“再动就绑得更紧”。
更令人发指的情节在几分钟后上演:男子们强行拖拽一名路过的男性宾客加入,同样用胶带将其绑在单车另一侧,随后两名男子分别按住该宾客的背部与头部,强迫他与伴娘近距离接触,甚至试图制造亲吻场面。视频中,伴娘的尖叫与哭喊穿透围观人群的哄笑声,持续近十分钟后,新郎才在亲友提醒下出面制止,但此时两名伴娘已浑身颤抖,其中一人出现轻微肢体抽搐。
事件发酵的核心推力来自抖音平台一条点赞量达8990次的现场视频。评论区置顶的高赞留言获得2.3万次认同:“别拿风俗当遮羞布!胶带绑人是非法拘禁,强逼亲吻是强制猥亵,这就是赤裸裸的犯罪!”排在第二位的评论直指围观者的冷漠:“周围笑的每一个人都是帮凶,你们的喜庆建立在别人的屈辱上”。网友“法律人阿泽”的专业解读被频繁转发:“多人协作实施、公共场所当众进行,这已经符合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不是简单的‘过分’就能概括”。还有网友以过往案例警示:“2013年泰安16岁伴娘被猥亵案,主犯判了三年,法律从不会因‘婚闹’网开一面”。
面对汹涌舆论,彬州市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的回应引发新的争议。9月25日,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承认“当地确有婚闹传统”,但将此次行为定性为“超出常规”,表示“一直在宣传文明婚礼,这类情况比之前少多了,但恶习难改,还是会有”,仅承诺“后续会管”。这种模糊表态让网友更为愤怒,一条高赞评论质问:“‘会管’是怎么管?是批评教育还是依法立案?胶带捆绑限制人身自由,强行亲吻涉嫌猥亵,这早已触犯刑法”。
从法律层面审视,这场“婚闹”的违法性毋庸置疑。根据《刑法》第237条,以暴力手段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制猥亵他人,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而《刑法》第238条明确规定,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庆阳市司法局的普法案例显示,类似以婚闹为名的猥亵行为,近年已有多起被判实刑,2024年某案例中三名施暴者均获刑两年[__LINK_ICON]。更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民政部印发的《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已将整治低俗婚闹纳入重点任务,山东邹城等试点地区更明确列出“捆绑、强制亲昵”等12类禁止性行为,为执法提供了明确依据。
这场闹剧暴露出的深层问题远超事件本身。民俗专家指出,传统婚闹本是寓意“喜庆团圆”的仪式,如今却异化为宣泄低俗趣味的工具,核心在于对“习俗”的曲解与对他人权利的漠视。而基层治理中“不愿破坏喜庆氛围”的心态,进一步弱化了法律威慑力,形成“法不责众”的错误认知。正如法律博主“雷声道”在视频中所言:“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追责不力,只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施暴者付出法律代价,再顽固的陋习也能被纠正”。
截至9月26日,当地警方已表示“正核实事件细节”,但尚未通报是否立案。网友的追问仍在持续:“两名伴娘的身心创伤如何弥补?施暴者是否会被追究刑责?官方的‘会管’能否落到实处?”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关乎对受害者的交代,更决定着法律能否真正斩断“以俗为名”的暴力枷锁。
婚礼的本质是对爱情与尊严的祝福,而非施暴者的免责牌。咸阳彬州的这场闹剧再次证明:传统习俗的生命力在于与文明同行,当“婚闹”褪去尊重与善意的内核,沦为侵犯他人权益的借口,就必须用法律的刚性划定边界。唯有让每一个施暴者明白“喜庆绝非法外之地”,才能让婚闹回归祝福的本意,让习俗真正成为文明的载体而非犯罪的遮羞布。
来源:小赞聊点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