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30条冷知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6 05:30 1

摘要:他的母亲詹妮是美国富商之女,19岁嫁给丘吉尔父亲伦道夫勋爵,两人婚姻聚少离多;丘吉尔童年主要由保姆伊丽莎白·安格尔照料,成年后仍称“保姆是我生命中最亲的人”。

1、丘吉尔出生于英国唯一非皇家宫殿——布莱尼姆宫,但并非主卧室,而是母亲詹妮临盆时因家族宴会仓促布置的小房间,连婴儿床都是临时拼凑的。

2、他的母亲詹妮是美国富商之女,19岁嫁给丘吉尔父亲伦道夫勋爵,两人婚姻聚少离多;丘吉尔童年主要由保姆伊丽莎白·安格尔照料,成年后仍称“保姆是我生命中最亲的人”。

3、他在哈罗公学是“全校闻名的差等生”:拉丁文考试3次不及格,入学考了3次才通过,被分到最差的“后进生班”,却因能背诵长诗《唐璜》,意外成为同学中的“故事大王”。

4、童年时丘吉尔曾因调皮被父亲关在阁楼,他竟用床单拧成绳子试图“越狱”,结果摔在草坪上,却笑着对赶来的保姆说“下次我会选更结实的床单”。

5、因成绩不够,丘吉尔无法进入桑赫斯特军校的步兵科,最终选了骑兵科(录取分数最低),他后来自嘲“我是靠‘骑马’才混进军校的,当时连马都骑不稳”。

6、1896年赴印度服役时,他带了72箱书,包括《物种起源》《国富论》,利用空闲时间读完了牛津大学历史系的核心课程,自称“在印度完成了‘自学大学’”。

7、1898年苏丹恩图曼战役中,他作为中尉参与英军骑兵冲锋,亲手用马刀斩杀一名苏丹士兵——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在战场“亲手杀敌”,后来他在日记中写道“那一刻我明白了战争的残酷,也明白了责任”。

8、他曾以记者身份赴南非报道布尔战争,却因误入敌军阵地被俘,关押在比勒陀利亚战俘营;他趁守卫换班时越狱,躲进煤矿通风井,最终在同情英军的矿工帮助下逃到葡属莫桑比克。

9、越狱事件让他一战成名:英国报纸称他为“民族英雄”,他借此机会竞选议员,26岁时成功当选下议院议员,开启政治生涯。

10、他是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两度担任首相”的20世纪政治家(1940-1945、1951-1955),1945年二战胜利后大选失利,他笑着对助手说“民众在战争中需要我,和平后却不需要了,这很公平”。

11、1953年丘吉尔因中风导致右侧身体瘫痪,英国政府对外隐瞒病情,只说“首相因疲劳需要休息”;他偷偷进行康复训练,3个月后重新办公,直到次年才公开病情,称“我不想让民众看到一个软弱的首相”。

12、敦刻尔克大撤退期间,丘吉尔每天凌晨查看撤退人数报告,亲自修改措辞——把“撤退”改为“战略转移”,把“损失惨重”改为“保存有生力量”,他说“语言能稳定军心,比子弹更重要”。

13、丘吉尔的作息极其“反人类”:凌晨2-3点入睡,中午12点后起床,下午3-5点必睡1-2小时午觉,他说“午睡能让我在晚上保持年轻人的精力,这是我的‘秘密武器’”。

14、他嗜抽雪茄,巅峰时每天10根,且只抽古巴科伊巴雪茄,喜欢剪短后含在口中(从不吸入肺);晚年因健康问题减到每天2根,却坚持“每根必须抽够45分钟”。

15、他喝威士忌有固定配方:威士忌与苏打水1:3,冰块必须是方形(认为方形冰块融化慢,不影响口感),私人秘书每天会提前冻好方形冰块,少一块都不行。

16、他40岁才开始绘画,起因是1915年政治失意后情绪崩溃,朋友建议他“用画笔转移注意力”;此后终身热爱油画,擅长风景画,作品曾在皇家艺术学院匿名展出,还出版过《绘画作为一种消遣》。

17、他和妻子克莱门汀结婚56年,曾因丘吉尔专注政治忽略家庭吵架,克莱门汀说“你爱的是英国,不是我”;丘吉尔却写了封道歉信:“我爱的是英国,但没有你,英国对我毫无意义”。

18、他们的5个孩子中,小女儿玛丽戈尔德3岁因败血症夭折,丘吉尔悲痛到暂时搁置工作,独自去苏格兰庄园待了1个月,此后多年不愿提及这个女儿的名字。

19、他的书房有2万多册书,大部分有他的批注,深夜工作时桌上必放3样东西:一杯威士忌、一支未点燃的雪茄、一盏铜制台灯,管家说“这三样少一样,首相就没法工作”。

20、他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53年),最初拒绝领奖,理由是“不想因文学奖脱离普通民众”;后来在女王劝说下接受,成为少数以政治人物身份获此殊荣的人。

21、他是20世纪英国收入最高的作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版税让他退休后无需依赖养老金,该书被翻译成32种语言,全球销量超500万册。

22、他有严重的抑郁症,自称“黑狗”,每当“黑狗”袭来时,他会去乡下庄园散步,或重读莎士比亚的《亨利五世》,尤其喜欢“我们是少数人,是幸福的少数人”这句台词。

23、他并非口吃,而是“s”音发音障碍,年轻时因发音问题被嘲笑,通过对着镜子练习、咬着笔杆纠正口型,最终克服障碍,成为史上最伟大的演说家之一。

24、罗斯福曾送他一把定制轮椅,因他晚年行动不便,但他从不在公开场合使用,私下也只在庄园用,说“轮椅会让民众觉得我老了,无法领导国家”。

25、他中年后发胖,医生建议节食,他尝试“只吃鱼肉蔬菜”,坚持不到1个月就放弃,自嘲“我宁愿胖一点,也不愿让味蕾受苦”。

26、他的私人秘书乔克·科尔维尔跟随他20年,日记中写道:“首相生气时会摔钢笔,但从不对下属发脾气,摔完钢笔会自己捡起来,说‘抱歉,钢笔没做错什么’”。

27、他晚年被女王授予“嘉德勋位”(最高爵位),最初拒绝,说“爵位会让我与选民产生距离”,1955年退休后才接受。

28、他的葬礼是英国首次为非君主举行的国葬(1965年),100多个国家派代表参加,苏联也派了代表,棺木由皇家海军士兵抬运,大本钟敲响“丧钟”。

29、他的临终遗言有两种说法:对妻子说“再见,我的爱人,我会在那边等你”;对护士说“我已经准备好了,不需要再做什么了”,两种说法均有亲友证实。

30、他的名字“温斯顿”并非家族传统名,而是取自母亲的好友温斯顿·丘吉尔夫人(无血缘),父亲认为“这个名字有力量,适合未来的领导者”——后来证明,这个名字确实与“领导力”绑定在了一起。

来源:人文历史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