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A股定增市场热得发烫,9595亿的募资额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那些还在用"金叉死叉"炒股的散户脸上。作为一个在复旦金融系就被量化交易洗过脑的老韭菜,我特别想问问:当科技巨头们忙着圈钱搞研发时,你的账户余额是不是还在原地踏步?
引子
最近A股定增市场热得发烫,9595亿的募资额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那些还在用"金叉死叉"炒股的散户脸上。作为一个在复旦金融系就被量化交易洗过脑的老韭菜,我特别想问问:当科技巨头们忙着圈钱搞研发时,你的账户余额是不是还在原地踏步?
一、定增盛宴的AB面
今年定增市场确实魔幻,115家公司圈走9595亿,半导体、新能源这些硬科技领域吸金最猛。邮储银行单笔就搞了450亿,但最讽刺的是——这些钱基本和散户没关系。就像夜店里最靓的妞,永远被VIP包厢的大佬们先挑走。
我翻数据时发现个有趣现象:机构参与的定增项目90%都在赚钱,迪哲医药这种狠角色直接让机构浮盈63%。但你知道散户在干嘛吗?他们正忙着在股吧里争论"MACD底背离",或者跪求"主力资金流向图"——活像拿着罗盘找WiFi信号的原始人。
二、牛市四大死亡陷阱
每次行情起来,散户就会集体掉进四个坑:
陷阱一:持股待涨
就像相信前女友会回心转意一样天真。紫天科技就是典型,8天涨20%时人人当宝,等机构撤资后跌成狗,那些"价值投资"的信仰者现在估计在天台排队。
陷阱二:只做热点
追热点比追公交车还累,你刚挤上车发现司机改道了。看看那些追AI概念的,现在都在ICU里躺平。
陷阱三:强者恒强
这是最毒的鸡汤。去年新能源龙头们集体扑街的惨剧才过去多久?记忆比金鱼还短。
陷阱四:超跌反弹
就像捡烟头抽,看似便宜实则满嘴渣。没有机构参与的反弹,都是耍流氓。
三、数据不会说谎
看懂「机构库存」数据的老司机都明白:紫天科技为什么突然暴毙?看图就懂——橙色柱体(机构活跃度)早早就熄火了。这就像约会时对方开始回"嗯嗯""哦哦",你还指望能修成正果?
反观瑞丰高材,「机构库存」持续活跃时,股价能翻两倍。这就好比女神虽然偶尔闹脾气,但天天给你发微信——妥妥的真爱信号。
四、散户的破局之道
扔掉技术分析这本"九阴真经"那些画线派大师,自己账户可能比脸还干净。量化数据才是现代金融的"核武器"。学会和机构谈恋爱
不是让你当舔狗,是要看懂机构的"肢体语言"。他们加仓减仓都有迹可循。建立自己的数据库
我在复旦时就养成习惯:把每只关注股票的「交易行为」数据建档。现在手机里存着237组对比案例。
最近苏州绿的谐波搞定增研发机器人,北京燕东微电子砸40亿造芯片。这些消息出来时,你猜机构们在看什么?肯定是产线进度、研发投入这些硬指标。而散户呢?还在数K线有几根红柱——简直像用算盘破解区块链。
尾声
定增市场的火爆恰恰印证了马太效应:钱都流向不缺钱的主儿。但别灰心,当年我从只会看市盈率的菜鸟,到现在能读懂「交易行为」数据的半专业人士,靠的就是对量化工具的坚持。
记住,在这个算法统治的时代,要么学会用数据武装自己,要么准备好当韭菜。顺便说句掏心窝的话:上文提到的所有工具和数据,都是我十多年实战筛选出来的。市场上骗子太多,各位务必擦亮眼。
声明
本文所涉市场数据及案例均来自公开渠道整理,旨在分享投资方法论探讨。笔者郑重声明不推荐任何具体标的与操作建议,亦未设立任何收费社群。金融市场风险莫测,请读者理性决策。若有内容涉及侵权,请随时联系删除。谨防不法分子冒用名义实施诈骗行为。
来源:光知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