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陈剑平院士团队李俊敏研究员受邀在昆虫学领域国际顶尖学术期刊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发表了题为“Insect-Specific RNA Viruses of Agricu
近日,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陈剑平院士团队李俊敏研究员受邀在昆虫学领域国际顶尖学术期刊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发表了题为“Insect-Specific RNA Viruses of Agricultural Pest Insects: Diversity, Evolution, Function,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的综述文章。
病毒是地球上数量最庞大的生命体,但其真实多样性至今仍未被完全揭示。过去十年中,借助宏转录组学方法,在粉虱、飞虱、叶蝉等重要农业害虫中陆续发现了大量新的RNA病毒。这类病毒不同于致病性的虫媒植物病毒和动物病毒,只能在昆虫宿主体内复制,通常被称为昆虫特异性病毒(Insect-Specific viruses, ISVs)或昆虫共生病毒。它们的发现拓展了现有的RNA病毒分类体系,同时,近期在昆虫基因组中发现的内源性病毒元件(即早期病毒感染过程中整合入宿主基因组的片段)也加深了我们对昆虫病毒、植物病毒及宿主长期演化关系的理解。目前研究表明这些过去被忽视的共生病毒可能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包括直接对宿主昆虫产生致病性、表现杀雄效应(类似某些共生菌)、调控宿主的行为和生理,以及影响宿主作为媒介传播其他病原体的能力。
在该综述中,李俊敏研究员联合中山大学医学院施莽教授系统梳理了农业害虫体内共生病毒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共生病毒与植物病毒及昆虫宿主的演化关系、功能多样性,并展望了该新兴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及其在农业害虫绿色防控中的潜在应用前景。浙江大学刘树生教授、宁波大学陈剑平院士和张传溪教授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给予了重要指导。宁波大学单红伟副研究员、叶庄新博士后、博士研究生任朋朋和亓玉华、硕士研究生冯柯慧在图表整理绘制中提供了有力支持。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来源:阿新科学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