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100问 | 从爱腾优芒到ReelShort:短剧平台博弈与全球化破局的真实逻辑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23:34 1

摘要:主编温静导读:本文聚焦短剧“国内平台割据+全球市场突围”的双重格局,阐述国内长视频平台(爱腾优芒)以分账、剧场化建精品壁垒(优酷“扶摇计划”、爱奇艺双剧场等)、短视频系(红果短剧)靠免费模式深耕下沉市场、区域平台凭产业集群补充的现状,解析ReelShort出海

主编温静导读:本文聚焦短剧“国内平台割据+全球市场突围”的双重格局,阐述国内长视频平台(爱腾优芒)以分账、剧场化建精品壁垒(优酷“扶摇计划”、爱奇艺双剧场等)、短视频系(红果短剧)靠免费模式深耕下沉市场、区域平台凭产业集群补充的现状,解析ReelShort出海奇迹、日韩本土化案例及中国厂商全球优势,结合DataEye等权威数据,为从业者提供平台选择、全球化运营及合规参考,揭示产业向生态能力较量升级的逻辑。

当腾讯视频《执笔》以2700万分账创下短剧收益纪录,当ReelShort凭借《TheDoubleLifeofMyBillionaireHusband》在欧美市场实现4.8亿播放量,短剧行业正呈现“国内平台割据、全球市场突围”的双重格局。据DataEye研究院《2024年微短剧行业白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元,首次超过国内电影票房规模;艾媒咨询数据则预计,2025年全球短剧市场规模将突破680亿元,2027年有望攀升至千亿级。一边是爱腾优芒靠分账政策争抢头部内容,抖音系平台凭生态优势占据流量高地;一边是国产短剧在东南亚、欧美市场实现“低成本高转化”,却也面临文化适配与合规挑战。短剧平台的竞争壁垒如何构建?全球化布局又有哪些可复制的路径?

国内战场:平台割据下的差异化生存法则

(一)长视频平台:精品化与分账体系的双重突围

长视频平台依托影视行业资源积累,以“分账激励+剧场化运营”构建精品内容护城河,政策透明度与收益确定性成为核心吸引力。

优酷的“扶摇计划”是典型代表,2024年该计划升级为“IP平台+版权公司+新人主创”模式后,《我们在黑夜中相拥》《永夜长明》两部作品分账均突破千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关键在于分账规则的精细化:引入“播后定级”与“拉新系数”,优质内容可获得额外收益倾斜,既吸引专业制作团队入驻,又保障内容质量稳定。

爱奇艺则靠“双剧场+阶梯分账”实现后发制人。2024年推出覆盖5-20分钟横屏的“短剧场”与1-5分钟竖屏的“微剧场”,适配不同用户场景;11月发布的分账新规明确,有效播放时长超2000万小时的作品,分账基础单价上浮20%。这一策略直接推动内容升级,2024年11月云合短剧霸屏榜TOP10中,爱奇艺占据6席,《原罪》《侯府夫人不好当》分账分别突破2000万与1200万,刑侦犯罪、宅斗逆袭等垂直题材精准击中用户需求。

腾讯视频的领跑则源于“政策优化+题材多元”的组合。2024年其将短剧分账周期从6个月延长至12个月,推出“优秀作品激励计划”,并开放最高80%的招商分成比例。政策红利下,平台2024年微短剧累计分账破4亿,诞生15个千万级分账项目,其中《执笔》上线两周即破千万分账,最终收益达2700万,刷新行业纪录。

(二)短视频系平台:免费模式与流量生态的效率革命

以红果短剧为代表的短视频系平台,依托流量母体与免费模式,在下沉市场实现爆发式增长,构建起差异化竞争壁垒。

在市场规模贡献上,红果短剧的崛起直接推动免费短剧(IAA模式)增长。据DataEye研究院预估,2024年中国IAA短剧市场规模约250亿元,同比增长150%;同期短剧投流规模约330亿元,占行业收入贡献的65%,预计2025年投流规模将接近400亿元。其核心优势在于“流量闭环”:依托抖音导流与番茄小说IP联动,内容从文字到视频的转化效率提升,2025年暑期档,红果短剧总观看量达311亿,总观看人次9.2亿,进一步巩固下沉市场地位。

(三)区域平台:产业集群下的特色化补充

地方平台依托区域产业集群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成为国内市场的重要补充。据ADX短剧版数据显示:

北京市29家短剧平台2024年累计热力值达93亿,番茄、点众两大平台合计占据80%以上市场份额,掌阅科技、中文在线等上市公司跻身前列;

浙江省39家平台累计热力值54亿,九州平台以26.88亿热力值占据44%市场份额,网易、遥望科技等企业进入TOP10;

这种区域集聚效应,与当地政策支持、产业链配套(如北京的IP资源、浙江的影视制作能力)形成良性互动,进一步丰富了国内短剧生态。

全球突围:国产短剧的出海路径与文化适配密码

(一)商业化标杆:ReelShort的低成本高转化奇迹

ReelShort凭借精准的用户洞察与工业化制作,成为短剧出海的“现象级玩家”,其业绩数据均来自中文在线2025年上半年财报及公开披露信息:

母公司枫叶互动2025年上半年营收27.60亿元,同比增长154.14%,核心增量来自ReelShort;

2025年8月,ReelShort仅付费点播与会员订阅业务,就实现超5000万美元净收入,在美国市场的份额达29.13%,稳居当地短剧类APP榜首;

现象级作品《TheDoubleLifeofMyBillionaireHusband》制作成本控制在30万美元以内(仅为Netflix同规模剧集的5%),却实现4.8亿播放量,付费解锁率达60%。

这部每集不足2分钟的作品,核心竞争力在于“强冲突+快节奏”:以“亿万富翁双重身份”为设定,每集结尾设置“剧情钩子”激发追更欲,精准匹配移动端用户碎片化消费习惯。同时,其工业化体系保障效率:从剧本创作到上线全流程控制在3个月内,实拍与后期仅需10-15天,确保内容供给稳定。

(二)区域深耕:日韩市场的本土化破局

日韩市场凭借成熟的内容消费基础,成为短剧出海的新蓝海,但本土化门槛显著高于欧美,核心数据与案例均有公开来源支撑:

据DataEye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日韩市场贡献了全球短剧内购收入的12.1%;

日本市场的突破来自“题材本土化”:株式会社WINWINGS制作的《大小姐的权利骚扰消除》,聚焦“职场霸凌”这一日本社会热点议题,上线后推动TopShort在日本AppStore畅销榜超越Netflix,成为当地现象级短剧;

韩国市场则探索“流量与内容结合”:cz.shorts制作的《订婚风暴》上线5天播放量破千万,带动DramaWave连续4天霸榜韩国GooglePlay娱乐应用榜榜首。

不过,高收益伴随高成本:韩国短剧制作成本已达12-13万美元/部,接近国内精品短剧水平。

(三)产业格局:中国厂商的全球主导力

中国厂商在全球短剧市场已形成主导地位,数据来自AppGrowing国际版及行业报告:

2024年,18款中国厂商开发的APP跻身海外短剧类产品投放TOP20榜单;

全球收入前50的短剧应用中,80%由中国企业开发;

这种竞争力源于“内容工业化+精准投放”的组合:以ReelShort为例,其2025年上半年投放13.7万组素材,虽仅为昆仑万维旗下DramaWave的1/4,但通过Facebook、Instagram定向触达18-45岁女性(尤其是全职妈妈群体),转化效率显著更高。同时,“家庭情感”“奋斗精神”等跨文化共通内核,也降低了内容传播的文化折扣,使中国短剧被部分海外媒体称为“继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韩国K-pop后的全球第四大文化现象”。

生态破局:平台选择与全球化运营的实战策略

(一)国内平台入驻:匹配内容与生态的精准决策不同平台的生态特性决定内容适配逻辑,需结合题材

与变现目标选择:

精品长剧集(5-20分钟):优先选择优酷、爱奇艺。优酷“扶摇计划”200%的头部项目收益率,对IP改编类内容吸引力显著;爱奇艺双剧场布局适配多元题材,阶梯分账政策可使优质内容收益上浮20%,适合刑侦、宅斗等垂直题材深耕。

免费大众内容:红果短剧是最优选择。139分钟的日均使用时长、超53%的银发用户占比,对家庭、情感类题材天然友好;且“全生命周期分账”政策降低中小团队风险,2025年暑期档311亿的总观看量,证明其流量承载力。

区域特色内容:可依托地方产业集群。如浙江九州、广东美光盛世等平台,在地域题材与产业链协同上具备优势,适合区域性制作公司就近合作。

(二)全球化布局:从题材适配到本地化运营

短剧出海需突破“文化折扣”,核心是“类型锚定+本地融合”,不同区域策略差异显著:

欧美市场:主打黑手党、豪门等强冲突题材,参考ReelShort《TheDoubleLifeofMyBillionaireHusband》的“30万美元成本+4.8亿播放量”模式,通过Facebook定向投放全职妈妈群体,付费解锁率可达60%;

日韩市场:推行“深度本土化”。日本聚焦职场、家庭等现实议题,如《大小姐的权利骚扰消除》紧扣社会痛点;韩国采用“IDOL+本土团队”模式,平衡流量与内容质量,同时需应对12-13万美元/部的制作成本与监管限制;

(三)风险防控:政策与合规的底线管理

国内外合规要求是运营前提:

国内需遵守广电总局备案制度,2025年8月重点网络微短剧备案达278部、9037集,医疗、金融类内容备案通过率仅35%,需提前完成题材审核;

海外需规避文化禁忌(如中东市场避免暴露元素),同时注重版权合规,ReelShort的美国市场成功,部分源于对IP授权与内容审核的严格把控;

需建立账号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应对平台政策变动(如抖音对违规账号的90天限流处罚)。

从爱腾优芒的分账大战到红果短剧的流量突围,从ReelShort的海外爆款到日韩市场的本土化探索,短剧行业的竞争已从单一内容比拼升级为生态能力较量。国内市场的破局关键在于“内容适配平台生态”,而全球化的核心是“工业化生产+本地化运营”的结合。正如ReelShort的“精准投放+文化共通”策略所揭示的,短剧的竞争本质是对用户需求的精准响应与对产业效率的持续优化。

未来,国内市场将呈现“精品化与大众化并存”的格局,平台会进一步细分剧场赛道;而全球化将从“单点爆款”转向“多区域常态化发行”,工业化与本地化能力将成为核心壁垒。当《执笔》的古风奇幻与《TheDoubleLifeofMyBillionaireHusband》的豪门叙事同样获得市场认可,证明短剧的生命力既在于文化特色的坚守,更在于对人性共通情感的精准捕捉——这正是所有平台与创作者的破局密码。

来源:传媒内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