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苏联兴亡史:勃列日涅夫搞垮苏联的坏习惯(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6 00:13 1

摘要:到了1970年,也就是勃列日涅夫执政的中期,在这个时候的苏联,又有海量的核武器加持,已经没有任何国家敢武装侵略苏联了,但是,严重缺乏创新性的勃列日涅夫依旧没有废除农业集体化,依旧让农业集体化限制苏联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就造成了,占全国播种面积百分之3的自留地,

到了1970年,也就是勃列日涅夫执政的中期,在这个时候的苏联,又有海量的核武器加持,已经没有任何国家敢武装侵略苏联了,但是,严重缺乏创新性的勃列日涅夫依旧没有废除农业集体化,依旧让农业集体化限制苏联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就造成了,占全国播种面积百分之3的自留地,生产了苏联百分之59的土豆和百分之34的普通蔬菜。也就是说,占全国播种面积百分之99的集体农庄,其真实的劳动生产率已经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了,反正都不挣钱,苏联农民宁愿在非常小的自留地里耕种,也不愿意在广袤的集体农庄中出力。

这也就造就了,国土面积世界第一,洲际导弹数量世界第一,能和美国在各个领域争锋的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在其国力最强盛的时候,不依靠进口的粮食和日用品,普通的苏联人民居然是吃不饱肚子的奇葩现象。

目光短浅,使勃列日涅夫沉醉于所谓的稳健执政,换言之,一个资质平庸,碌碌无为,保守僵化的干部队伍,围绕在勃列日涅夫的周围,让这个历史时期的苏联,也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另外,勃列日涅夫相对于斯大林或赫鲁晓夫来说,他的身体状况和思想觉悟,都是最差的。

1974年7月和11月,勃列日涅夫出现的两次中风,几乎就把勃列日涅夫的身体掏空了,神经系统功能的衰弱,并伴有失眠的症状,慢慢的,年纪越来越大的勃列日涅夫开始记忆力迅速衰退,他开始难以集中注意力,刚说过的话,也开始出现常常忘记的现象。从此刻开始,勃列日涅夫的身体,就越来越不适应繁重的工作了。2年后,到了1976年初,勃列日涅夫又出现了一次严重的中风,这次中风差一点点就把他带去见了马克思。经过医生的抢救后,勃列日涅夫捡了一条命,之后的两个月,勃列日涅夫几乎都是在病床上度过的。

显然,这次中风就给勃列日涅夫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在后来的日子里,勃列日涅夫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就越来越迟钝了,他基本上丧失了阅读长句子的能力,甚至,由于生病后的勃列日涅夫经常出现思维中断的现象,这就导致他已经失去了严谨的,长时间的思考一件事情的能力了。为了避免上述的现象,让自己看起来更有活力,勃列日涅夫又养成了滥用药物的坏习惯。首先,在苏联的医生看来,患有老年疾病,且年纪越来越大的勃列日涅夫,已经不可能像年轻人那样酣睡了,现在的勃列日涅夫在医护人员的照顾下,其睡眠的质量和总量,已经足够好了。但倔强的勃列日涅夫却硬要自己相信,他还需要更多的睡眠,所以,他私自增加了安眠药和镇静药的使用剂量。

以至于,过量的安眠药不仅使他形成了“药瘾”,而且,还引起了勃列日涅夫面部器官的萎缩,导致勃列日涅夫晚年的讲话总是含混不清的。另外,勃列日涅夫为了让自己在大伙面前显得精神抖擞,他还服用了过量的神经刺激类药物,就连他的私人医生都说过,如果他不吞服这么多的药片,他也不会衰颓得如此之快。

1976年的夏天,重新回归克里姆林宫的勃列日涅夫,其身体基本上就已经跟不上工作的节奏了,为此,苏共高层还强制的压缩了勃列日涅夫的工作时长,早上11点,勃列日涅夫开始在克里姆林宫上班,工作2个小时,到了13点,勃列日涅夫开始吃午餐,然后就是长达4个小时的午休,下午5点,勃列日涅夫开始重新投入工作,继续工作2个小时,到了晚上7点准时下班。

换言之,勃式一天正常工作的时间只有4个小时,像过去那样,连续十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的苏共政治局会议,在1976年之后,是很难见到勃列日涅夫的身影的。也就是说,1976年夏天以后,一直到1982年去世,基本丧失治理国家能力的勃列日涅夫,宁愿像活死人一样,浪费了苏联整整6年的时间,也不愿意帮苏联选择一个健康的,有能力带领苏联向前发展的新领导人,这也充分的体现了,作为苏联特权阶级代言人勃列日涅夫的自私,狭隘,以及对权力的贪婪。

当时,苏斯洛夫,柯西金等一大批德高望重的高级官员是可以去接替他的工作。但是,作为苏联特权阶级代言人的勃列日涅夫,是极度自私的,他只顾着维护自己的权力,享受着苏联最高等级的特权,却将苏联的前途和命运放到了一边,这才在苏联上演了病夫治国的丑剧。

来源:阿福的主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