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不是洪水猛兽,我却让它吓坏了最爱的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23:56 1

摘要:我从小到大一直是个容易紧张的人,遇到事情总会不自觉地往最坏的方向想。后来才明白,这并不是我矫情,而是我天生就带着一点焦虑型人格的特质。就像心里住了一个总爱提前预警的邻居,不管风吹草动,他都第一个跳出来喊“出事了!出事了!”其实,这样的人并不少。数据显示,我国有

我从小到大一直是个容易紧张的人,遇到事情总会不自觉地往最坏的方向想。后来才明白,这并不是我矫情,而是我天生就带着一点焦虑型人格的特质。就像心里住了一个总爱提前预警的邻居,不管风吹草动,他都第一个跳出来喊“出事了!出事了!”其实,这样的人并不少。数据显示,我国有数千万人正与焦虑症抗争,而像我这样容易紧张、容易担忧的人,可能占到人口的三成以上。焦虑症是一种需要治疗的心理疾病,会有心慌、手抖、呼吸急促等生理反应;而焦虑型人格更多是一种思维习惯——喜欢为还没发生的事忧心忡忡。可正是这种“未雨绸缪”,常常让我自己和身边的人陷入不必要的痛苦。

我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陷入情绪低谷,整夜睡不着,反复设想各种糟糕的结局。明明什么都没发生,可那种“天要塌下来”的感觉却真实得让人喘不过气。后来我才知道,焦虑的人,往往是为未来可能发生的危险而痛苦;而抑郁的人,是为已经发生的事无法释怀。可我的焦虑,不只是消耗自己,更让爱我的人跟着揪心。有研究说,焦虑型人格者的伴侣,患抑郁症的风险会高出40%,这话我信。因为我每次情绪崩溃,她总是第一时间问我:“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够好?”明明她是那个该被安慰的人,却反过来担心我,为我内疚。这让我越来越明白,情绪不是一个人的事,它会像涟漪一样扩散,影响所有靠近你的人。

这两年我渐渐发现,我曾经焦虑到睡不着的那些事,十有八九根本没发生,或者发生时也没那么严重。原来我一直在用想象折磨自己,把一点点小问题放大成无法逾越的高山。生活确实有压力,谁都会紧张,但我的焦虑像是手机电池耗电特别快,隔几天就陷入低电量模式,整个人提不起劲,吃不下睡不好,脑子里全是“万一”开头的剧本。可这些剧本,大多数都没上演。

我不想再做那个不断制造焦虑的人了。从现在开始,我要学会和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我开始写“焦虑日记”,把担心的事写下来,过几天再回头看,发现超过八成的担忧根本没成真。我给自己定下“15分钟法则”:一有烦心事,先去做别的事,等情绪平稳了再面对。我还坚持每周运动,跑步、跳绳、打球,出汗之后大脑特别清爽,那种由内而外的轻松感,比任何安慰都管用。运动带来的内啡肽,真的比奶茶和甜点更让人上瘾。

我终于明白,焦虑不是敌人,它更像是身体给我的提醒信号。就像手机的低电量提示,偶尔闪一下,是在告诉我该休息了。但如果一直红灯闪烁,那就得看看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不再一味抗拒焦虑,而是学着倾听它背后的声音。现在的我,更愿意把注意力放在当下: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认真完成手头的事,珍惜眼前的人。我不再追求完美无缺的生活,只希望每一天都比昨天更踏实一点。

我知道,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不停下脚步,总会离更好的自己更近一点。我不再只想着“我自己扛着就行”,而是意识到,我的平静和快乐,也是对爱我的人最好的回应。他们不求我多么成功,只希望我平安、安稳、少些煎熬。所以,为了他们,也为了自己,我要继续走下去,少一点胡思乱想,多一点脚踏实地。生活本就没有那么多惊涛骇浪,平凡的日子里,藏着最真实的幸福。

来源:胖嘟爱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