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办公室大变样,三个表现看出公司逐步进行去孙东旭化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5 18:20 1

摘要:他跑去新疆,上山下河,全程直播,比年轻人还能折腾。回来以后,又搞起了“老俞夜话”,天天晚上在直播间跟人聊天,什么都敢说。前阵子,他还正儿八经地办了场演唱会,自己站C位,拿着麦克风就开唱。

俞敏洪最近有点反常,不像个六十岁的老头,精力好得吓人。

他跑去新疆,上山下河,全程直播,比年轻人还能折腾。回来以后,又搞起了“老俞夜话”,天天晚上在直播间跟人聊天,什么都敢说。前阵子,他还正儿八经地办了场演唱会,自己站C位,拿着麦克风就开唱。

这架势,哪儿像个幕后大老板,分明是要亲自下场,把所有流量都抓在自己手里。很多人纳闷,老俞这是受什么刺激了?

其实答案很简单,他在填一个坑,一个叫孙东旭的人留下的坑。

孙东旭已经有好几个月没露面了。公司对外说,是俞敏洪给他放了个长假,让他好好歇歇。但谁都知道,哪有这么歇的。

那场“小作文”风波,孙东旭在直播间摔手机,念稿子,一番操作猛如虎,直接把自己送上了风口浪尖,也把公司拖进了泥潭。最后还是俞敏洪亲自出来,把他CEO的职位给免了,这事才算平息下去。

从那天起,孙东旭就“消失了”。

一个重要人物突然不在了,大家最担心的就是公司会不会乱套。毕竟孙东旭过去是头号干将,选品、运营、供应链,一把抓,是东方甄选这台机器的核心发动机。

结果呢?几个月过去了,东方甄选啥事没有。直播间照样热闹,东西照样卖,业绩稳稳当当,没见下滑。顿顿、YOYO这些主播,一个个都扛起了大梁,撑得住场面。

这就尴尬了。你的离开,对公司毫无影响。这比任何指责都更伤人。它说明,你不是不可或缺的。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人和人的关系。

现在你要是在直播间问起孙东旭,主播们的回答就跟统一培训过似的,都笑着说:“小孙哥啊,他人很好的,我们私下关系都不错。”

一听这话,就明白了。当大家开始夸你“人好”,却闭口不谈工作,这事基本就翻篇了。这是一种客气,也是一种疏远。成年人的世界里,最远的距离就是“他人很好”。

公司的团建,没人提他。粉丝见面会,他本该坐主席台的位置,现在换了别人,活动一样办得红红火火。他就这样,从一个核心人物,慢慢变成了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话题,一个只能用“人很好”来形容的过去式。

直到俞敏洪从新疆回来,推开自己办公室的门,那一瞬间,所有猜测都有了答案。

他办公室里那堆积如山的书,不见了。

以前,俞敏洪的办公室乱得像个仓库。地上、桌上、沙发上,到处都是书,走路都得侧着身子。那是他的风格,一个读书人的不拘小节。

但现在,屋子被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所有的书都整整齐齐地码在书架上,像图书馆一样。整个空间变得空旷、明亮,但也陌生了。

干净得不像俞敏洪的地盘了,倒像个谁都能来坐一坐的会客厅。

这是员工们在他出差时,送给他的一份“惊喜”。

这份惊喜的背后,意思很明显。一个塞满了旧物和个人痕迹的空间,被彻底清空、格式化了。旧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正在建立。而孙东旭,显然是属于那个被“清空”的旧秩序。

一个人的办公室,就是他权力的延伸。当这个空间不再带有你的印记,甚至你的痕迹被主动抹去时,就意味着你已经彻底出局了。

那间被打扫干净的办公室,就像一个无声的宣告。它在告诉所有人,这里已经腾出来地方了。

至于腾出来给谁,看看现在天天冲在一线的俞敏洪,就知道了。

孙东旭回归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

不是他能力不行,也不是他犯的错不可原谅。而是公司用事实证明了,没有他的这套体系,运转得更健康。当一部机器发现某个零件なくても大丈夫,甚至运转更顺滑时,它就不会再把那个零件装回去了。

他亲手打造的直播帝国,如今已经不再需要他。当俞敏洪亲自下场,当新一代主播成长起来,当整个公司都习惯了他的缺席,他的回归反而会成为一个难题。

那个曾经摔掉的手机,摔掉的可能不只是一时的风评,更是他在这个牌桌上的位置。

来源:花丛里轻数花瓣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