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5日讯日前,2025年中东欧高价值成果创新合作大会在威海南海新区举行,来自国内外的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一堂,围绕智能仿生领域交流技术、洽谈合作。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5日讯日前,2025年中东欧高价值成果创新合作大会在威海南海新区举行,来自国内外的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一堂,围绕智能仿生领域交流技术、洽谈合作。
本次会议由中东欧中国科技交流协会(匈牙利)天津代表处、国际仿生工程学会主办,主题为“智联中东欧,共筑科技合作新未来”。大会发布了“金桥工程——中东欧山东科技支持计划”,将积极推动欧洲国家与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高水平合作,通过提供国际旅费资助,支持中东欧及欧洲其他国家专家学者赴华进行技术交流、实地考察和合作洽谈,以促进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合作。“我已经在中国工作一年半了,这个活动为我提供了将自己的发明引入中国的可能,我已经帮助相关公司解决了几个技术问题。”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扎伊采夫·尼古拉·康科迪耶维奇说。
中东欧国家在汽车制造、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农业食品加工等领域拥有深厚的产业基础与独特优势。这些领域与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聚焦的仿生机械、仿生材料、仿生智能及仿生健康等研究方向高度契合,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会上,中东欧中国科技交流协会与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共同揭牌成立了“中东欧科技创新成果数据中心”。“通过搭建这个平台,整合各类资源,为有意愿出海的企业和有需要外国专家参与的项目提供帮助。”中东欧中国科技交流协会会长、山东省海智计划特聘专家矫超表示。作为促进中东欧产学研深度合作的重要平台,此次大会也促成了多家外企与威海企业达成合作。“匈牙利的一家企业的产品对于荒漠化有改良效果,我们通过它的产品和我们当地的土质结合,进行产品提升,然后在国内进行推广。”山东栋森洲际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乐说。
大会上,来自国内外的院士专家围绕空地一体交通体系建设与绿色能源适用性分析、自主VLA与类脑智能、触觉电子皮肤应用于可穿戴监测和智能护理装备等主题进行了主旨演讲,还开展了微生物与绿色农业产学研合作会,仿生科普深融、产业新质发展会议,“三产融合促振兴・田间地头话发展”交流会等活动。
闪电新闻记者 肖梦凡 通讯员 王晓根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