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霸总小说、清新诗歌、生活感言……拿到小票,上面居然印有许多类型不同的好玩文字。本该是用来确认支付额是否准确的小票收据,却变成了一本文学册集。最近,许多饮品商家玩起了“小票文学”,消费者拿到奶茶,第一反应不是丢进垃圾桶,而是仔细阅读。有趣、好玩,或者被打动,有感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林千惠
霸总小说、清新诗歌、生活感言……拿到小票,上面居然印有许多类型不同的好玩文字。本该是用来确认支付额是否准确的小票收据,却变成了一本文学册集。最近,许多饮品商家玩起了“小票文学”,消费者拿到奶茶,第一反应不是丢进垃圾桶,而是仔细阅读。有趣、好玩,或者被打动,有感悟,秋天年轻人的第一杯奶茶,不仅是为了喝。
奶茶小票变“连载小说”
年轻人抢看下一章
朴女士的小票
“多年未见,霸总还记得她周身散发着光芒……”吸睛的小说开头,并非连载在某个网络文学网站,而是茉莉奶白的小票单。几段煞有其事的故事后,一行“未完待续”吸引了消费者的好奇心。
“又是霸总又是白月光,我想问问有第二章吗?”“谁看到了第三章,和我交换!”互联网上,很快掀起一番讨论。“太新奇了,可以搞一个故事大接龙。”消费者朴女士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小票单,她拿到霸总文学的第二章“爱情毒药”。身为奶茶爱好者,头一次收到这种形式的小票。
“这个小票特别有趣,看到的时候不会反感,反而觉得特别神奇,有互动性、连接性,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促进购买,大家都想知道下一章故事。”丁年年第一时间拍照分享到网上。在抖音,相关热度讨论有不少,tag“茉莉奶白白月光”破600万播放。一条破万热度的视频下,千条评论都在晒自己小票上的连载小说,甚至有网友戏称此为“小票文学”。
小票收据“卷”内容成趋势
从功能性到写诗歌
刘岚艺分享诗歌小票
实际上,“小票文学”不只是饮品圈的个别现象,而是大热趋势。前两天,22岁的刘岚艺特意晒出自己买的coco奶茶,一张标题为“送你一首来自远方的小诗”的“诗歌小票”贴在外卖单上:“当我开始爱自己/我发现世界是如此美丽/草长莺飞,鸟鸣蝉鸣/曾经的喧嚣奏响了今日悦耳的旋律……”“一直以来,我觉得奶茶小票浪费无用,长长的外卖单,只看到上面的数字,偶尔看见上面有这样的内容,我非常惊喜。”刘岚艺说。
和coco类似,最近沪上阿姨也推出了“金句小票”,在小票上,“金句”和账单各占一半的位置:“自由是带妈妈看到更大的世界”“生活不是一种模样,探索没有标准答案”……这些优美动人的句子,获得许多消费者的好评。“我是因为看到附赠小票,特意来购买他们家的抹茶新品的。”在位于闵行区的一家沪上阿姨里,消费者谢女士表示。
从功能性信息,到逐渐加入文案、插画、表情包……不同的品牌,都在杯上增加新花样。最近,喜茶的“喜帖”也在网上引起热议,购买以后,可以在“灵感时间”“爱与日常”“生日限定”几个主题中选择中意的“喜帖”,生成实物“杯贴”贴在产品上。“我最喜欢的是‘喜欢和你在一起’的‘喜帖’,画得很可爱,朋友心情不好,我点过一杯外卖送给她。”90后消费者李女士从这种小细节里,感觉到了日常生活中,奶茶所具有的额外“意义”。
沟通中客户获情绪价值
走热间仍看重品质
在刘岚艺看来,这种“小票文学”的现象,是商家品牌愿意和消费者“沟通”“传达”的证明。星巴克的咖快口令、Coco的诗歌小票、瑞幸奶茶托上秋天的小诗和图画……不仅是收据,还带有人文温度。谢女士也表示:“这些细节让我觉得不是在和冷冰冰的机器打交道,而是有点‘人味’,像有人在和我分享心情。”
25岁的诸葛女士则从“小票文学”里收获了情绪价值:“我笑得不行,太会整活了,我立刻和身边的朋友们分享了小票。”这也增加了许多社交分享的乐趣,拿到奶茶后,她即时拍照,发在网络平台上分享。
不少消费者还自印小票,创造了自己的“小票文学”。“麦当劳创意生日小票”“瑞幸七夕咖啡小票”“星巴克教师节小票”……自己制作后进行打印,作为礼物贴在外卖袋上。这甚至还衍生出了消费需求,在电商购物平台上,如销量最高的“麦当劳生日小票模板”,显示全网销售过2万件,还有瑞幸、星巴克小票定制等,多家店铺进行销售,月销量普遍集中在几百件。
刘岚艺表示,好玩的小票,会影响她“下次是否优先选择这家”。不过,也有意见相反的消费者,朴女士就说:“是因为饮品好喝,我才购买,如果东西不行,我不会为了小票买单。只是茉莉奶白先出来这个‘霸总文学’,感觉比较新奇而已。”
品牌先行传递人文理念
跟上消费者新文化
当“小票文学”成为风潮,茶饮日益成为年轻人表达情感的新载体,品牌如何回应这种趋势?无论是推出“喜帖”的喜茶,还是早早推出啡快口令的星巴克,都是这场热潮中的先行者。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细节,让效率与温度并存,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为消费者注入片刻的积极能量。啡快口令不仅是数字时代的便捷工具,更是星巴克‘以人为本’品牌理念的生动体现。”星巴克中国表示。“啡快”口令长度不超过7字,通常融合时下热点、季节特色与星巴克品牌内核等,将简单的取餐环节变为传递品牌人文联结的载体。
“随着茶饮越来越融入人们的生活日常,围绕茶饮展开的互动与情感表达也成为新的潮流话题,年轻人正在形成属于自己世代的茶文化。奶茶也可以是表情达意的社交载体。”喜茶方面表示,正因嗅探到这一趋势,喜茶选择在奶茶本体外推出“喜帖”等产品,融入年轻人的“茶文化”潮流中。
喜茶“喜帖”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明亚欣分析,“小票文学”的走红,背后有许多关键因素在驱动。首先,它反映了“外卖时代”下,品牌正寻找与消费者的新“接触点”:“奶茶作为同质化非常严重的行业,在产品上的创新点越来越少。而外卖的盛行,又使得品牌与顾客的直接互动减少。这时,随外卖附上的小票,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宝贵的‘接触点’。品牌通过这个触点,可以将情感和价值传递给消费者,从而建立连接。”
其次,“小票文学”是“情绪营销”或“情感营销”的必然趋势。在基本需求被满足后,年轻消费者更追求情感上的共鸣,“‘小票文学’就是一种形式,和盲盒、互动玩法一样,核心不是产品本身,而是附加的情感体验,用以激发购买和培养品牌忠诚。”
此外,和别的营销方式相比,“小票文学”的成本更低,但一张有创意的小票,很可能被用户分享到朋友圈或小红书。这既满足了用户自我展示的社交需求,也为品牌形成了口碑效应,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社交媒体营销手段。品牌可以借此实现“社交传播”,获取免费的“口碑曝光”。
但明亚欣也指出,长期来看,“小票文学”并不能成为品牌长期的竞争优势,消费者可能会因为一两次的惊喜而分享,但任何惊喜都有“保质期”。她建议,品牌仍需从“产品”这一根基本质出发,并持续深度理解客户:“精准把握消费者不同阶段的需求,从而提供相应的情绪价值。”
来源: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