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刷到俞敏洪前几天在北大的演讲,在聊到西贝风波时,这位教育圈大佬突然为西贝站台,一句 “西贝其实正经来说,也不能算有什么特别的特殊的问题。”直接把沉寂的西贝风波又炸上了热搜。
刚刷到俞敏洪前几天在北大的演讲,在聊到西贝风波时,这位教育圈大佬突然为西贝站台,一句 “西贝其实正经来说,也不能算有什么特别的特殊的问题。”直接把沉寂的西贝风波又炸上了热搜。
更有意思的是,罗永浩反手就是一个转发,没加一个字却比千言万语都戳人 —— 要知道这俩人前阵子还因为别的事互怼过,现在这波操作直接让网友看懵了:到底是俞敏洪护短,还是西贝真的冤?
先把时间线理清楚,这事得从九月初说起。9 月 10 号罗永浩去西贝吃饭,吃完直接发微博吐槽 "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那么贵",还呼吁立法要求餐饮门店明着标出来用不用预制菜。本来也就是条名人吐槽,没想到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反应特别激烈,当天就说要起诉罗永浩,还拍着胸脯保证 "100% 没有预制菜"。
更戏剧的是,西贝紧跟着宣布开放全国门店后厨参观自证清白,结果媒体一去看,发现后厨用的是保质期 24 个月的冷冻西兰花,还有工具混用、用转基因大豆油这些问题。罗永浩一看这情况,干脆悬赏十万征集证据,双方你来我往闹了快俩星期,直到 9 月 15 号西贝发了封道歉信,这事才算暂时歇火。
就在大家以为这事翻篇的时候,9 月 22 号俞敏洪在北大的演讲突然提了一嘴。他说西贝其实没啥特别的问题,主要是现在互联网、大模型、短视频太发达,企业一点小事就被放大几十倍,消费者又跟 "来无影去无踪的侠客" 似的,不乐意宽容,西贝这是得想办法渡劫。这话听着像替西贝抱不平,潜台词却有点耐人寻味。
俞敏洪这边话音刚落,9 月 24 号罗永浩就把这段演讲内容转在了自己微博上,啥评论没加,可懂的都懂。要知道罗永浩当年做锤子手机出问题时,那可是直播道歉、亲自退款,自己掏腰包赔了不少钱,还说过 "企业出事别找借口,先跪下" 这种话。现在这波沉默转发,简直是把 "你说的不对" 四个字怼在了明面上。
网友们瞬间炸了锅,有人翻出黑猫投诉平台的记录,这才发现西贝哪是 "没特殊问题",明明是问题一大堆。光近三个月就有 200 多条投诉,随便点开一条都能气够呛。北京有个消费者说,在羊杂汤里喝出不明物体,喊来服务员,人家就轻飘飘一句 "给你换一碗",连句对不起都没有。
上海还有位顾客更倒霉,买了套餐想退款,找客服愣是没人理,已读不回拖了半个月,最后没办法打 12315 才解决。除了退款难,菜里有头发、虫子、塑料片的投诉也一抓一大把,还有人说莜面发黏、羊杂汤发酸,明显就是食材不新鲜。这些哪是什么 "被放大的小事",分明是实实在在的品控和服务问题。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西贝的态度。之前被曝光用冷冻食材,不解释也就罢了,贾国龙还在行业群里骂罗永浩是 "网络黑嘴"" 网络黑社会 "。后来写道歉信,本来就够没诚意的了,还冒出句" 顾客虐我千百遍 ",被网友骂了之后才赶紧改了重发。对比之下,罗永浩当年处理锤子手机问题时的做法,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担当。
有网友说得特别实在:"我们不是不能接受企业犯错,毕竟众口难调。但你犯了错还嘴硬,被发现了还甩锅,这谁能忍?" 之前有个奶茶店,顾客喝出头发,服务员立马道歉免单,还送了两张优惠券,人家顾客转头就在朋友圈夸服务好。这就是态度的差别 —— 消费者要的从来不是完美,是尊重。
俞敏洪说企业要 "把人做好、把产品做好",这话其实没毛病。可西贝现在的样子,显然没做到位。一边是 21 块钱一个的馒头被吐槽后悄悄下架,连句反思都没有;一边是食材不新鲜被发现,硬说这是 "特色风味"。这种把消费者当傻子的操作,难怪会丢口碑。
现在北京市监管部门已经介入了,国家卫健委也说要出台预制菜的标准。其实大家纠结的根本不是预制菜本身,毕竟现在很多餐厅都在用。关键是你得明说,不能打着 "现做现卖" 的旗号卖半成品,更不能卖着高价还搞双重标准。花几十块钱吃顿饭,谁也不想吃一肚子气,更不想吃不安全的东西。
西贝有没有“特殊问题”?有——它的问题,是态度问题。
以后去西贝吃饭,能不能放心?
取决于它什么时候明白:顾客不是来听演讲的,是来吃饭的。饭里不能有虫,嘴里不能有气。
否则,再多的“大佬背书”,也救不回一颗凉透的心。
大家觉得西贝这次能真的整改到位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脑洞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