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少人在学英语时陷入“两难选择”:有人觉得“听课没用,不如多刷几套题”,结果越刷越迷茫;有人坚持“只听课不刷题”,却发现知识点无法落地。其实,听英语课和刷题并非“二选一”,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作为英语专业八级、有5年英语教学经验的老师,今天拆解两者的核心价值,
不少人在学英语时陷入“两难选择”:有人觉得“听课没用,不如多刷几套题”,结果越刷越迷茫;有人坚持“只听课不刷题”,却发现知识点无法落地。其实,听英语课和刷题并非“二选一”,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作为英语专业八级、有5年英语教学经验的老师,今天拆解两者的核心价值,分享一套“听课+刷题”双管齐下的英语学习法,帮你高效提分、真正学好英语。
很多人误解了两者的作用,把听课当成“被动记笔记”,把刷题当成“机械对答案”,自然看不到效果。其实它们各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听英语课:搭建“知识框架”,掌握“思维方法”:优质的英语课不仅讲语法、词汇,更会帮你梳理知识体系——比如如何区分“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如何用“词根词缀法”记单词;同时还会传授解题思维,比如阅读题的“定位技巧”、写作的“逻辑展开方法”。这些是自己刷题很难悟透的“底层逻辑”。刷题:检验“知识掌握”,强化“应用能力”:刷题不是为了“刷数量”,而是为了暴露问题——比如听课学了“定语从句”,但刷题时发现“先行词在从句中作宾语时关系代词可省略”这个点没掌握;同时,刷题能提升“答题速度”和“应试技巧”,比如完形填空的“上下文语境推理”、听力的“关键词预判”,这些都需要通过实战积累。想要效果最大化,关键在于“先听课打基础,再刷题练应用,最后复盘补漏洞”,形成闭环:
1. 听课前:带着“问题”预习:提前浏览课本或课程大纲,标记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比如“非谓语动词总是混淆”“阅读推断题总做错”。带着问题听课,能重点关注老师的讲解,效率更高。
2. 听课时:聚焦“方法”而非“结论”:不要只抄老师的板书,要记录“为什么这么讲”“这个知识点怎么用”。比如老师讲写作模板,不仅要记句式,更要懂“这个句式适合用在什么场景”“如何结合话题灵活改编”。
3. 听课后:及时刷题“巩固应用”:听完一个专题(如“宾语从句”“时态专题”),立刻刷对应的练习题,检验自己是否真的掌握。刷题时不要翻书,做完后对照答案分析:对的题总结“思路是否和老师一致”,错的题标注“知识点漏洞”,并回到课本或笔记中复习。
4. 定期复盘:把“错题”转化为“提分点”:每周花1-2小时整理错题本,按“语法错误”“词汇错误”“解题技巧错误”分类,写下错误原因和正确思路。比如“这道题错是因为没注意到‘few和little的区别’”“阅读题错是因为定位到了干扰项”。复盘比刷题本身更重要,能避免重复犯错。
除了“听课+刷题”,英语学习还需要注重“输入输出平衡”,否则容易变成“哑巴英语”“应试英语”:
1. 坚持“每日输入”:每天花20-30分钟听英语(如BBC新闻、英语歌、美剧片段),读英语文章(如高考阅读真题、双语新闻),培养语感;2. 主动“输出练习”:学了新句型就用它造句,背了新单词就写一段话,有条件的话和同学用英语对话,或者写英语日记。输出能帮你真正“内化”知识;3. 拒绝“碎片化努力”:不要今天听一节语法课,明天刷几道阅读题,后天又学口语。制定阶段性目标,比如“这个月主攻语法和阅读,下个月重点练听力和写作”,集中精力突破,效果更好。
只听“技巧课”,忽视“基础积累”:技巧能帮你“锦上添花”,但不能“雪中送炭”。如果词汇量不足、语法混乱,再厉害的解题技巧也用不上。刷题“贪多求快”,不总结反思:一套题做3遍、吃透每道题,比盲目刷10套题更有效。刷题的核心是“查漏补缺”,不是“完成任务”。害怕“犯错”,不敢输出:英语是“练会”的,不是“学会”的。不要因为怕说错、写错就不敢开口、不敢下笔,错误是进步的必经之路。学好英语没有“捷径”,但有“方法”。听英语课帮你搭建框架、掌握方法,刷题帮你检验应用、强化技巧,再加上持续的输入输出和复盘总结,你会发现英语不仅能考高分,更能成为真正有用的语言工具。坚持下去,你一定能在英语学习中看到自己的进步!
来源:落尘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