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憨!老憨!那只大鸟把小宝叼走了!”刘婶声嘶力竭地喊着,指着远山的方向。
“老憨!老憨!那只大鸟把小宝叼走了!”刘婶声嘶力竭地喊着,指着远山的方向。
王老憨手里的茶碗咣当一声摔在地上,碎片四溅。
他颤抖着双手抓住刘婶的胳膊:“你说什么?小宝呢?小宝在哪儿?”
山风呼啸,远处传来几声乌雕的长鸣,像是在嘲笑,又像是在召唤。
王老憨望着那片熟悉的山林,心中涌起一股寒意——半个月前,他刚刚放生了一只受伤的乌雕...
01
秋天的大山格外萧瑟,枯黄的叶子在山风中簌簌作响。
王老憨背着个破旧的竹篓,手里拿着一把缺了口的柴刀,正在半山腰寻找合适的干柴。
“这鬼天气,说变就变。”王老憨嘀咕着,抬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天空。
乌云压得很低,看样子要下雨了。
他加快了手上的动作,几刀下去,一根粗细合适的干枝就被砍断了。
正弯腰捡拾柴火时,不远处传来一阵扑腾声,还夹杂着尖锐的叫声。
王老憨停下手中的活计,侧耳倾听。
那声音很特别,不像是普通的鸟叫,更像是在求救。
“嗯?什么东西?”王老憨放下竹篓,循着声音走了过去。
在一片荆棘丛旁边,他看到了让人心惊的一幕:一只巨大的乌雕被废弃的铁丝网死死缠住,正在拼命挣扎。
铁丝已经深深勒进了它的翅膀,鲜血顺着黑色的羽毛滴滴答答地落在地上。
“我的妈呀!”王老憨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只乌雕足有半米多高,翼展怕是有一米五,浑身黑褐色的羽毛在阳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
它的眼睛很大,黄褐色的瞳孔里闪烁着野性的光芒。
此刻虽然被困,但那股凶猛的劲头依然让人心生畏惧。
乌雕发现有人靠近,立刻停止了挣扎,警惕地盯着王老憨。
它的嘴巴微微张开,露出尖锐的喙尖,随时准备攻击。
“别怕,别怕,我来救你。”王老憨小心翼翼地说着,慢慢蹲下身子。
他仔细观察了一下乌雕被缠绕的情况。
铁丝网应该是以前村里人设置的,用来防止野猪糟蹋庄稼,后来废弃了就扔在山上。
这只乌雕不知道怎么撞了上去,越挣扎缠得越紧。
“你这个小东西,怎么这么不小心呢?”王老憨一边说着,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折刀。
乌雕似乎感受到了他的善意,挣扎的动作稍微缓了些,但眼神依然充满戒备。
王老憨先是用柴刀砍断了几根粗一些的铁丝,然后用小折刀小心地割断缠在乌雕身上的细铁丝。
这活儿可不好干,一不小心就会伤到乌雕,而且这家伙随时可能反咬一口。
“别动,别动,马上就好了。”王老憨额头上渗出了汗珠,手上的动作却很稳当。
就在割断最后一根铁丝的时候,乌雕突然挣了一下,它锋利的爪子在王老憨的手背上划出了三道血痕。
“嘶——”王老憨疼得咧了咧嘴,但手上的动作没有停。
终于,最后一根铁丝被割断了。
乌雕获得了自由,却没有立刻飞走。
它站在原地,歪着脑袋看着王老憨,眼神中的戒备似乎少了一些。
“去吧,回你的山林里去。”王老憨摆了摆手,后退了几步。
乌雕尝试着扇动翅膀,但右边的翅膀明显受伤严重,根本飞不起来。
它在地上走了几步,踉踉跄跄的,样子很是狼狈。
王老憨看着心软了:“唉,这样你也飞不了啊。”
他想了想,脱下身上的旧外套,慢慢靠近乌雕。乌雕又开始警觉起来,但这次没有攻击,只是紧张地盯着他。
“我带你回家养伤,等好了再放你走,行不?”王老憨轻声说着,小心地用外套将乌雕包起来。
乌雕没有反抗,似乎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
它的眼睛依然很亮,但那股凶劲已经收敛了不少。
王老憨抱着包成一团的乌雕,感受着它沉甸甸的分量,心里既紧张又兴奋。
这么大的鸟,他还是头一次见到活的。
“小家伙,跟我回家吧。”他轻拍了拍外套,感受到里面乌雕平静的呼吸。
山路崎岖,王老憨走得很小心,生怕颠簸到怀里的乌雕。
秋风吹过,山林中传来阵阵鸟鸣,仿佛在为这场意外的相遇奏响序曲。
02
王老憨住在村子最边上的一座老房子里,院子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
回到家后,他先把乌雕小心地放在院子里的空地上,然后开始琢磨怎么安置这个特殊的客人。
“得找个地方让你住下。”王老憨看着蹲在地上的乌雕,挠了挠脑袋。
他在杂物间里翻了半天,找出几根旧木条和一卷铁丝网,在院子的角落里搭了一个简易的围栏。
虽然简陋,但面积不小,足够乌雕活动。
乌雕安静地看着他忙活,偶尔转动一下脑袋,观察着这个陌生的环境。
它的伤势看起来确实不轻,右翅膀耷拉着,羽毛上还沾着血迹。
“先给你清理一下伤口。”王老憨从屋里打了盆温水,又找来一些干净的布条。
给野生动物处理伤口可不是容易事,尤其是乌雕这种猛禽。
王老憨先是轻声安抚,然后慢慢靠近。乌雕虽然有些紧张,但没有攻击,任由他用湿布轻轻擦拭伤口。
“疼吧?忍着点,马上就好。”王老憨的动作很轻,生怕弄疼了它。
清理完伤口后,他又从家里的医药箱里找出碘酒和纱布,给乌雕简单包扎了一下。
整个过程中,乌雕都很配合,只是偶尔发出几声低沉的叫声。
忙完这些,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王老憨想起乌雕还没吃东西,于是进厨房找了找。
“你们吃什么呢?”他看着冰箱里的剩菜,有些犯愁。
想起乌雕是猛禽,应该吃肉,他找出一块昨天剩下的猪肉,切成小块放在一个破碗里,端到围栏边上。
“来,吃点东西。”王老憨把碗推到围栏里面。
乌雕看了看碗里的肉,又看了看王老憨,但没有动。
它警惕地后退了几步,眼神中充满了不信任。
“不吃?是不是不合胃口?”王老憨有些着急。
他又回厨房找了找,这次拿出一条前天买的小鱼,去了鳞片和内脏,切成段放在碗里。
这次乌雕有了反应,它慢慢靠近碗边,用喙轻轻碰了碰鱼肉,然后快速叼起一块吞了下去。
“对了,这才对胃口!”王老憨高兴得拍了拍手。
看着乌雕一块接一块地吃着鱼肉,王老憨心里暖洋洋的。
照顾一个生灵,让他感到了久违的快乐。
“明天给你买点新鲜鱼去。”他轻声说着,仿佛乌雕能听懂似的。
这时,大门外传来了脚步声。
王老憨的孙子王小宝从外面跑了进来,身后还跟着邻居刘婶。
“爷爷,我回来了!”七岁的王小宝一蹦一跳地跑进院子,突然看到了角落里的乌雕,立刻停下了脚步。
“哇!好大的鸟!”小宝眼睛睁得滚圆,既兴奋又有些害怕。
刘婶跟在后面,看到乌雕时脸色就变了:“老憨,你怎么把这东西弄回家了?”
“它受伤了,我救了它。”王老憨简单地解释了一下经过。
刘婶听完直摇头:“这可不行,这是乌雕,不吉利的鸟。你赶紧把它弄走,别招来晦气。”
“什么不吉利?它就是只受伤的鸟。”王老憨有些不高兴。
“你不懂,乌雕这东西,老人们都说它是不祥之鸟。”刘婶压低声音,“以前村里老张家养了一只,没过多久他儿子就出车祸了。”
王小宝听着大人的对话,好奇地凑到围栏边上看乌雕。乌雕也在看他,两双眼睛对视着,一时间谁都没有动。
“小宝,离远点!”刘婶赶紧把孩子拉开,“这东西会咬人的。”
“不会的,它很乖。”王小宝挣脱了刘婶的手,又凑了过去。
乌雕似乎对这个小孩子很感兴趣,歪着脑袋看着他,眼神中没有了刚才的戒备。
“看吧,它不怕小宝。”王老憨有些得意。
刘婶还是不放心:“老憨,我劝你还是把它放了吧。这种野鸟不能养在家里,真的会出事的。”
“等它伤好了我就放它走。”王老憨态度很坚决,“现在它飞不了,我总不能看着它死在山里。”
刘婶见劝不动,只好摇摇头离开了。
临走时还嘀咕着:“固执得很,到时候别后悔。”
院子里只剩下爷孙俩和乌雕。王小宝蹲在围栏边上,小声问:“爷爷,它叫什么名字?”
“它没名字,是野鸟。”王老憨也蹲下来,“不过既然住在咱家,得有个称呼。要不就叫它小黑?”
“小黑?”王小宝觉得这名字太普通,“要不叫它大王?它看起来很威风。”
乌雕听着他们的对话,又发出几声低沉的叫声,仿佛在回应。
“好,就叫大王。”王老憨笑了笑,对乌雕说,“大王,从今天开始你就住在这里,等伤好了再走。”
夜深了,王老憨担心乌雕会冷,特意找了一些旧毯子铺在围栏里。乌雕缩在角落里,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但没有再表现出攻击性。
第二天一早,王老憨就去村里的集市买了几条新鲜的鲫鱼。回到家时,发现王小宝已经起床了,正趴在围栏边上看乌雕。
“小宝,离远点,别吓到它。”王老憨走过去。
“爷爷,大王一直在看我呢。”王小宝兴奋地说,“它的眼睛好亮!”
确实,乌雕一直在看着王小宝,眼神中似乎带着某种特殊的情感。
王老憨把新鲜的鱼切好,放进围栏里。这次乌雕没有犹豫,直接走过来开始进食。
“看,它现在不怕我们了。”王老憨很高兴。
接下来的几天里,王老憨每天都精心照料着乌雕。他会给它换水,清理伤口,准备新鲜的食物。王小宝也很喜欢这个新朋友,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乌雕。
乌雕的伤势在慢慢好转,它开始能够简单地扇动翅膀,虽然还飞不起来,但精神状态明显好了很多。它也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不再对王老憨和王小宝表现出戒备。
“爷爷,大王是不是喜欢我们啊?”王小宝有一天问道。
“应该是吧。”王老憨看着正在梳理羽毛的乌雕,心里也很温暖。
村里的其他人对此看法不一。
有些人和刘婶一样,认为养乌雕不吉利;也有些人觉得王老憨心善,救助受伤动物是好事。
但不管怎么说,这只乌雕已经成了村里的一个话题。
“老憨家的那只鸟真大,比鸡还大呢。”
“听说是乌雕,很凶的。”
“不过看起来挺乖的,每天就在那个围栏里待着。”
这些议论王老憨都听在耳里,但他并不在意。
他只知道,这只乌雕需要帮助,而他有能力提供这种帮助,这就够了。
03
半个月过去了,乌雕的伤势基本痊愈。
它已经能够在围栏里自由活动,翅膀也能正常扇动。王老憨知道,是时候放它回山林了。
这天早上,王老憨比平时起得更早。他看着院子里的乌雕,心情有些复杂。这些天的相处,让他对这只大鸟产生了感情,真有些舍不得。
“大王,今天我们去山上,该让你回家了。”王老憨轻声说着,开始拆除围栏。
乌雕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它站在原地,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
王小宝还没起床,王老憨不想惊动孙子。他知道小宝对乌雕很有感情,分别时肯定会哭的。
“走吧,趁天还早。”王老憨轻轻地说。
让人意外的是,乌雕没有立刻飞走,而是慢慢走到王老憨身边,用它的大脑袋轻轻蹭了蹭老人的手。
“你这是在跟我告别吗?”王老憨心里一暖,轻抚着乌雕的羽毛。
乌雕发出几声低沉的叫声,声音中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感。
“好了,该走了。”王老憨站起身,朝着院子外面走去。
乌雕跟在他身后,一步一步地走着。它没有飞,仿佛在享受这最后的陪伴时光。
从村子到后山有一段不短的路程,王老憨走得很慢,乌雕也不着急,始终跟在他身边。偶尔有村民经过,都会好奇地看着这一老一鸟的组合。
“老憨,这是要放生了?”有人问道。
“嗯,它伤好了,该回山里去了。”王老憨回答。
“这鸟还挺有灵性,知道跟着你。”
“是啊,相处这么些天,都有感情了。”
到了山脚下,王老憨开始往山上爬。这里的山路他很熟悉,但今天走起来却格外沉重。每一步都意味着离别的临近。
乌雕依然跟着他,偶尔会扇动一下翅膀,试探性地飞一小段,但很快又落回地面,继续跟着王老憨。
“你可以飞了,为什么还要跟着我?”王老憨停下脚步,看着乌雕。
乌雕歪着脑袋看他,眼神中有种说不清的眷恋。
继续往上走,路越来越陡。王老憨有些气喘,但乌雕却很轻松,它几乎是在陪着老人慢慢走。
终于到了山顶。这里视野开阔,可以看到远处连绵的群山。王老憨选择这里,是希望乌雕能看到属于它的广阔天地。
“大王,到了。”王老憨喘着气说,“这里就是你的家,去吧。”
乌雕站在山顶上,望着远处的山峦,但没有动。
“去吧,别让我担心。”王老憨轻推了推它。
乌雕这才缓缓展开翅膀。那对黑色的翅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翼展足有一米半,看起来雄伟壮观。
它轻轻扇动翅膀,身体慢慢离开地面。但飞到半空中时,它又盘旋下来,在王老憨头顶转了几圈。
“快去吧,别舍不得我这个糟老头子。”王老憨仰头看着盘旋的乌雕,眼圈有些红。
乌雕最后发出一声长鸣,声音在山谷中回荡。
然后它振翅高飞,很快就消失在远山之中。
王老憨在山顶站了很久,直到再也看不到乌雕的身影,才慢慢往山下走。
回到家时,王小宝已经起床了,正在院子里找乌雕。
“爷爷,大王呢?”王小宝着急地问。
“它回山里去了。”王老憨轻声说。
“什么时候回来?”王小宝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它不回来了,它属于山林。”王老憨蹲下来,轻抚着孙子的头。
“我舍不得大王。”王小宝哭着说。
“我也舍不得,但这样对它才是最好的。”王老憨的声音有些哽咽。
院子里的围栏已经拆掉了,那个角落显得空空荡荡的。王老憨看着那里,心里也空空的。
这天晚上,王小宝吃饭时一直没精神,不停地往院子里看,仿佛期待着乌雕会突然出现。
“小宝,别想了,大王现在在山里很开心呢。”王老憨安慰着孙子。
“爷爷,大王还会记得我们吗?”王小宝问。
“会的,它会记得的。”王老憨坚定地说。
夜里,王老憨躺在床上睡不着。他想起乌雕在他手上蹭脑袋的温暖,想起它那双充满灵性的眼睛,想起它最后那声悠长的鸣叫。
“希望你在山里过得好。”他对着窗外的夜空轻声说道。
山风吹过村庄,带来阵阵鸟鸣,但没有乌雕那特有的长啸。
04
放生乌雕的第三天,正值黄昏时分。夕阳西下,把整个村庄染成了金黄色。王老憨正在院子里收拾晾晒的衣服,王小宝在一旁玩着玻璃球。
“小宝,该进屋吃饭了。”王老憨叫着孙子。
“再玩一会儿嘛,爷爷。”王小宝头也不回地说着,专心致志地瞄准地上的玻璃球。
王老憨笑着摇摇头,继续收拾衣服。他刚把最后一件衣服叠好,准备进屋,就听到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老憨!老憨!”刘婶的声音尖锐得几乎变了调。
王老憨奇怪地转过身,看到刘婶跌跌撞撞地冲进院子,脸色苍白,眼神惊恐。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王老憨赶紧迎上去。
“小宝!小宝呢?”刘婶喘着粗气,四处张望。
“小宝就在这儿玩呢。”王老憨指了指院子,但当他转头看去时,却发现刚才还在玩玻璃球的地方空空如也。
“小宝?”王老憨叫了一声,没有回应。
“小宝!”他提高了声音,心里开始不安。
院子里很安静,只有几颗散落的玻璃球在夕阳下闪着光。
“我刚才在村口看到了!”刘婶抓住王老憨的胳膊,声音颤抖,“一只大鸟,黑色的大鸟,叼着一个孩子飞向后山!”
王老憨脑子里嗡的一声,像是被雷击中了一样。
“你说什么?”他的声音颤抖着。
“我看得清清楚楚!那只鸟很大,翅膀张开得老宽,爪子里抓着个孩子!”刘婶越说越激动,“我想喊,但是太远了,它飞得太快了!”
王老憨腿一软,差点站不稳。他的手紧紧抓住门框,指节都发白了。
“不可能...不可能的...”他喃喃自语。
“老憨,那就是你养的那只乌雕!”刘婶的声音尖锐得刺耳,“我早就说过,这种鸟不能养!现在出事了吧!”
王老憨顾不上听刘婶的话,冲到院子里大声喊着:“小宝!小宝!你在哪儿?”
他的声音在村庄里回荡,几乎是撕心裂肺的呐喊。
邻居们听到动静,纷纷从家里出来。
“怎么了?出啥事了?”
“小宝不见了!”刘婶抢着说,“被那只乌雕叼走了!”
“什么?乌雕叼孩子?”
“在哪儿看到的?”
村民们一下子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询问着。刘婶把刚才看到的情况又详细说了一遍,每说一次,王老憨的心就往下沉一分。
“赶紧报警啊!”有人喊道。
“报警有什么用?鸟飞得那么快,早就不知道飞哪儿去了!”
“得上山找!孩子说不定还活着!”
村长也赶来了,了解情况后立刻组织人手:“所有能走动的男人都去,带上手电筒和绳子,分头到后山搜寻!”
王老憨想跟着去,但双腿发软,几乎迈不开步子。
“老憨,你先别急,说不定...”村长想安慰他,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王老憨双手捂着脸,声音哽咽,“我不该救那只鸟的...”
天色渐暗,搜救队伍打着手电筒往后山出发。王老憨在村长的搀扶下,也勉强跟着队伍。他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每走一步都是巨大的折磨。
“小宝!小宝!”山里到处都是呼喊声。
手电筒的光束在山林中摇摆,照出一片片树影,但没有发现任何孩子的踪迹。
搜寻队伍分成几组,分别往不同方向寻找。王老憨跟着其中一组,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小宝...爷爷来救你了...小宝...”
在山腰的一处平地上,有人发现了一只小鞋子。
“是小宝的!”王老憨一眼就认出来,那是前几天刚给孙子买的新鞋。
鞋子就孤零零地躺在草地上,旁边还有一些散乱的脚印,但很快就被草丛遮盖,难以追踪。
“说不定孩子就在附近!”有人说。
大家继续搜寻,但天越来越黑,山路也越来越难走。几个小时过去了,除了那只鞋子,再也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今晚先回去,明天一早继续找。”村长无奈地说。
“不行!我不能回去!”王老憨坚持要继续找,“小宝还在山里,我不能丢下他!”
“老憨,天太黑了,这样找很危险。”
“我不怕危险!”王老憨的眼睛红红的,“小宝还在山里等我!”
最后还是村长强行把他带了回去。
回到村里,王老憨的儿子王大明也赶回来了。他是在城里打工的,接到电话后连夜开车赶回来。
看到父亲憔悴的样子,王大明也红了眼圈:“爸,小宝他...”
“都是我的错...都是我害了小宝...”王老憨抓住儿子的手,泣不成声。
“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明天我们继续找。”王大明强忍着眼泪,“小宝一定还活着。”
这一夜,王老憨没有合眼。他坐在院子里,望着后山的方向,心如刀绞。
村里人议论纷纷:
“早就说那乌雕不是好鸟。”
“老憨心太软,现在后悔也晚了。”
“孩子怕是凶多吉少啊。”
“乌雕那么大的鸟,爪子多锋利,孩子哪里受得了。”
这些话传到王老憨耳朵里,每一句都像是在他心上插刀。他想起乌雕那双锋利的爪子,想起它那尖锐的喙,心里的恐惧和自责越来越强烈。
“都是我...都是我害了小宝...”他一遍遍地重复着,声音越来越微弱。
山风呼啸,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鸟叫,但王老憨再也分辨不出那是不是乌雕的声音。
他只知道,他最疼爱的孙子不见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一念之善。
05
第二天天刚亮,王老憨就起来了。实际上他一夜都没睡着,只是在院子里的椅子上坐到了天明。
村里的搜救队伍重新集结,这次规模更大,连附近几个村的人都来帮忙了。王大明也加入了搜救队伍,他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儿子。
“今天我们扩大搜索范围,往山里深处找。”村长安排着任务。
王老憨也想跟着去,但王大明劝住了他:“爸,你身体撑不住的,在家等消息吧。”
“我不能在家等!”王老憨激动地说,“小宝还在山里,我必须去找他!”
最后,考虑到老人的情绪,还是让他跟着队伍,但安排了专人照看。
搜救队伍浩浩荡荡地上了山。
今天的天气很好,阳光明媚,但王老憨的心情却格外沉重。
昨天晚上,他一直在想乌雕为什么要叼走小宝。
是报复吗?还是...他不敢继续想下去。
“分三组搜索,每组都要带对讲机,发现情况立刻联系。”村长继续安排。
王老憨跟着第一组,往山里最深处走去。那里人迹罕至,如果乌雕真的叼走了小宝,很可能就藏在那些人找不到的地方。
山路越来越难走,有些地方甚至没有路,只能在树林中穿行。王老憨年纪大了,很快就跟不上队伍的节奏。
“老憨,你歇歇吧,我们先去前面看看。”有人劝他。
“不行,我要亲自找到小宝。”王老憨咬着牙坚持。
就在队伍准备继续前进时,对讲机里传来了声音:“发现情况!在东面的悬崖附近有动静!”
所有人都紧张起来,立刻往东面集合。
到了悬崖边,大家看到了让人震惊的一幕:
在悬崖下面的一个山洞里,隐约能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
“是小宝!”有人用望远镜看清楚后激动地喊道。
王老憨听到这话,差点昏过去。他颤抖着手接过望远镜,果然看到了熟悉的身影。小宝正坐在山洞里,看起来还活着!
“小宝!小宝!”王老憨对着山谷大声喊着。
山洞里的小身影似乎听到了声音,抬起了头,也开始挥手示意。
“孩子还活着!快想办法下去!”村长立刻安排救援。
这个山洞在悬崖的半腰上,从上面下去需要绳索。
好在有经验的村民带了装备,很快就开始准备救援工作。
“我先下去看看情况。”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主动请缨。
“小心点,那里可能还有乌雕。”有人提醒。
就在这时,一个黑色的身影从山洞里飞了出来。
是乌雕!它在悬崖上空盘旋了几圈,发出几声长鸣,然后飞向了更深的山林。
“它飞走了!快下去救孩子!”
救援工作立刻开始。年轻人绑着绳索,小心翼翼地往下降。山洞不算深,但位置很隐蔽,如果不是仔细寻找,很难发现。
十几分钟后,救援者的声音从下面传来:“孩子没事!没有外伤!”
听到这话,王老憨终于松了一口气,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很快,王小宝被救了上来。他看起来确实没有大碍,就是有些脏,衣服也破了几个洞。
“小宝!”王老憨紧紧抱住孙子,泣不成声。
“爷爷!”王小宝也哭了,“我好害怕!”
“不怕不怕,爷爷在这里。”王老憨一遍遍地安慰着孙子。
王大明也赶紧过来查看儿子的情况:“小宝,有没有哪里疼?”
“没有,就是饿。”王小宝抽泣着说。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孩子能这样平安无事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小宝,告诉爷爷,你是怎么到山洞里去的?”王老憨轻声问道。
“我...我是跟着大王走的。”王小宝有些害怕地说。
“大王?”王老憨一愣,“你是说乌雕?”
王小宝点了点头:“大王每天都会飞到我们家附近,我看到它了。那天我想跟它玩,就跟着它走了。”
“然后呢?”
“我跟着它到了山上,但是路太难走,我摔了一跤,就滚到山洞里了。”王小宝继续说,“大王一直在洞口守着我,还给我叼来了水和果子。”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愣住了。这和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你是说,乌雕没有伤害你?”有人问道。
“没有啊,大王对我很好。”王小宝天真地说,“它还怕我冷,用翅膀给我取暖。”
王老憨听着孙子的话,心情复杂到了极点。他本以为是乌雕报复,叼走了小宝,没想到真相竟然是这样。
“那你为什么不回家?”王大明问道。
“我想回家,但是山洞太高,我爬不上去。”王小宝委屈地说。
这时,有人在山洞附近发现了一些东西:几个核桃,一些野果,还有一个用大叶子包着的清水。
“这些应该就是乌雕给孩子准备的食物。”有人说。
所有人都沉默了。他们本以为是一场悲剧,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结果。乌雕不但没有伤害王小宝,反而在保护他,照顾他。
“大王真的很好。”王小宝在王老憨怀里说着,“它怕我害怕,一直陪着我。”
王老憨抱着失而复得的孙子,看着远山的方向。那只他曾经救助的乌雕,现在却在救助他的孙子。这种奇妙的因果关系,让他既感动又愧疚。
他想起村里人那些议论,想起自己昨天晚上的自责和痛苦,心情五味杂陈。
06
回到村里后,王小宝的安全归来让整个村庄都松了一口气。但随着更多细节的披露,事情的真相变得更加复杂和令人意外。
在家里,王小宝洗完澡,换了干净衣服,精神状态好了很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王老憨和王大明都想听听孩子的详细经历。
“小宝,你慢慢说,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王老憨温柔地问道。
王小宝想了想,开始详细讲述:“那天我在院子里玩玻璃球,突然看到大王飞到了咱家房顶上。”
“然后呢?”
“我很高兴,想叫爷爷你看,但是你在收衣服,没注意到我。”王小宝继续说,“大王看到我了,它飞下来,停在院子门口。”
王老憨心里一紧:“它有没有靠近你?”
“没有,它就在门口站着,好像在等我。”王小宝回忆着,“我觉得很奇怪,就走过去看看。”
“你不怕吗?”王大明问。
“不怕啊,大王很好的。”王小宝理所当然地说,“它看到我过去,就转身往外走。我以为它要带我去玩,就跟着走了。”
王老憨这才明白,原来孙子是主动跟着乌雕走的,并不是被叼走的。
“然后你们就上山了?”
“对,大王走得很慢,好像故意等我。”王小宝说,“它还会停下来等我跟上。”
“那你怎么会掉到山洞里的?”
王小宝有些不好意思:“我看到一只小兔子,想去抓它,结果没注意脚下,就滚下去了。”
“那时候大王在哪里?”
“它在上面,看到我掉下去后,就一直在洞口叫,好像很着急。”王小宝想起当时的情景,“后来它就飞走了,我以为它不要我了,哭了好久。”
“然后呢?”
“过了很久,大王又回来了,嘴里叼着一片大叶子,里面有水。”王小宝的眼神亮了起来,“它把叶子放在洞口,然后用爪子把水推到我能够得着的地方。”
王老憨听着,心情越来越复杂。这只乌雕不仅没有伤害小宝,反而在拼命保护他。
“它还给你带了什么?”
“很多东西呢!”王小宝兴奋地说,“有核桃,有野果,还有一些我不认识的东西。大王很聪明,知道我饿了。”
“你就这样在山洞里待了一天?”
“嗯,晚上很冷,大王就飞到洞里,用翅膀把我围起来,很暖和的。”王小宝天真地说,“它还陪我说话呢。”
“陪你说话?”王大明觉得有些奇怪。
“就是我说话,它就叫几声,好像在回答我。”王小宝解释道,“我问它为什么不回家,它就叫得很响,好像在说什么。”
王老憨突然想到了什么:“小宝,你觉得大王为什么要带你上山?”
王小宝想了想:“我觉得它想让我去它的家里玩。”
“它的家?”
“对啊,就是那个山洞。我觉得大王就住在那里。”王小宝说,“里面有很多亮晶晶的石头,还有一些鸟毛,很漂亮的。”
这时,刘婶又来了。她听说王小宝安全回来,特意过来看看。
“小宝,真的是乌雕把你带走的?”刘婶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是大王带我去的,但它没有伤害我。”王小宝认真地说,“大王很好,它保护我。”
刘婶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有些不好意思:“我昨天看到的,真的是乌雕叼着孩子飞吗?”
“刘婶,你再想想,你看到的到底是什么?”王老憨问道。
刘婶仔细回忆了一下:“我当时在村口,看到一只大鸟从这边飞过去,后面好像跟着个小孩子...不对,可能是那孩子在地上跑,我看花眼了...”
“看花眼了?”
“距离太远,天又快黑了,我可能看错了。”刘婶越想越觉得可能,“我还以为是鸟叼着孩子呢,现在想想,应该是孩子跟着鸟跑。”
王老憨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原来是一场误会,一场让他痛苦了一整夜的误会。
“都是我的错,害得大家虚惊一场。”刘婶有些愧疚。
“没事,小宝平安回来就好。”王老憨摆摆手。
这时,王小宝突然问:“爷爷,大王现在在哪里?它会不会找不到我了?”
“它在山里,在它自己的家里。”王老憨温柔地说。
“我想去看看它。”王小宝有些想念乌雕了。
“不行!”王大明立刻制止,“你不能再跟着它跑了,太危险了。”
“可是大王很好啊。”王小宝不理解父亲的担心。
王老憨看着孙子,心情复杂。这只乌雕确实很特别,它似乎真的把王小宝当成了朋友。但作为大人,他们不能让孩子再冒这样的险。
“小宝,大王现在回到了属于它的地方,我们不能打扰它。”王老憨耐心地解释,“如果你想念它,可以到院子里看看天空,说不定能看到它飞过。”
王小宝点了点头,虽然还是有些不舍。
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王小宝的食欲很好,显然这次经历并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心理阴影。
“爸,这次的事情...”王大明想说什么,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都过去了,小宝平安就好。”王老憨说道。
“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感谢那只乌雕。”王大明说,“如果不是它保护着小宝,后果不堪设想。”
王老憨点了点头。他现在对那只乌雕的感情很复杂,既感激又愧疚。感激它保护了小宝,愧疚的是自己竟然怀疑过它。
“爷爷,大王还会回来吗?”王小宝问道。
“不知道,也许会吧。”王老憨看着窗外的夜空,“如果它想回来的话。”
夜深了,王小宝很快就睡着了。王老憨却睡不着,他走到院子里,望着后山的方向。
山风依然在吹,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鸟叫。王老憨仔细听着,试图分辨出乌雕的声音,但夜色太深,什么都听不清楚。
“谢谢你,大王。”他对着夜空轻声说道。
第二天早上,王小宝很早就起床了,跑到院子里看天空。
“爷爷,我看到大王了!”他兴奋地叫着。
王老憨赶紧走出来,顺着孙子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远山的上空,有一个黑色的身影在盘旋。那熟悉的身姿,正是他们的老朋友。
乌雕在空中盘旋了几圈,仿佛在向他们告别,然后振翅飞向了更深的山林。
“它在跟我们说再见呢。”王小宝高兴地挥着手。
王老憨也挥了挥手,心中五味杂陈。这只乌雕,从相遇到分别,再到这次意外的重逢,给他们一家带来了太多意想不到的经历。
村里人渐渐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议论的声音也发生了变化:
“那乌雕还真是有灵性呢。”
“老憨救了它,它也保护了老憨的孙子。”
“这就叫善有善报吧。”
“以后可不能随便说鸟儿不好了。”
王老憨听着这些议论,心里暖暖的。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他救了乌雕一命,乌雕也保护了他最珍贵的孙子。
从那以后,王小宝经常会到院子里看天空,期待着能再次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而王老憨也会时不时地望向后山,心中满怀着对那只特殊朋友的感激和思念。
来源:萧竹轻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