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数字为笔、以文化为墨,25日,以“数聚天心·智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创谷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在长沙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园开幕。会议现场,蓝风微短剧基地等创新基地做了推介,长沙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发展中心与湖南源设动漫设计有限公司签约湖南省数字文创产教融合平台项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宁莎鸥)以数字为笔、以文化为墨,25日,以“数聚天心·智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创谷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在长沙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园开幕。会议现场,蓝风微短剧基地等创新基地做了推介,长沙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发展中心与湖南源设动漫设计有限公司签约湖南省数字文创产教融合平台项目等合作双方进行了项目签约。
本次大会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科学技术厅、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湖南省分会、湖南广播电视台、长沙市政府共同主办。
天心经开区加快创建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园区
天心经济开发区坐拥“黄金交汇”的区位优势。地处长株潭三市几何中心,东接雨花、西临湘江、北融主城、南联湘潭,与湘江科学城隔江相望。
近年来,天心经开区紧抓数字潮流,不断创新发展。天心经开区有着特色鲜明的产业优势。已构建“以数字经济为主导,生物医疗大健康为特色,低空经济和文化+科技协同发展”的“一主一特两新”产业体系,是湖南省数字产业特色园区,正加快创建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打造数智医疗创新发展先导区、建设低空经济先导试验区、打造文化科技融合创新高地。
其中,首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天心文化产业园已打造了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4个国家级平台。布局了一个大数据交易所、一个数据网络安全大脑、两个基地(蓝风微短剧基地和天心创谷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两大算力中心(中国电信中南智能算力中心和湖南人工智能算力数据中心)、八大数据中心。6000多家相关企业覆盖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已形成数据采集、加工、标注、交易及应用等产业闭环。
下一步,天心经开区还将出台数字经济、大健康、低空经济、文化+科技专项扶持政策,不断优化创新创业平台。
湖南蓝风微短剧基地打造大型数字影像超级工场
短剧经济不断发展,无疑是时代的风口。会上,湖南蓝风微短剧基地办公室主任姚红就微短剧基地的建设定位、资源优势与未来愿景作了专项推介。
蓝风微短剧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亿元,该项目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规划设计的70多个现代实景场景,三大虚拟棚支持270全景拍摄。“基地微短剧年拍摄量可达3000部,全面覆盖现代题材微短剧的所有拍摄需求。”姚红表示,“基于对行业的深刻洞察,我们打造的蓝风微短剧基地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空间聚集,而是一个集 创作、制作、发行、变现、孵化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服务平台。”
这个总投资10亿元的中南地区首个大型数字影像超级工场,填补了中南地区规模化拍摄空白。与湖南大数据交易所联动,形成“创作—拍摄—版权—交易”闭环,单部作品价值提升50%以上。
姚红表示,基地将诚邀内容创作者、技术伙伴、投资机构等共创未来,共同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发布环节,湖南源设动漫设计有限公司发布“湖南省数字文创产教融合平台”,湖南省青苹果数据中心有限公司发布“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珍贵革命历史文献数字化工程”和“公共出版质量监测平台”。
行业大咖把脉科技与城市融合发展
在项目签约环节,长沙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发展中心与湖南源设动漫设计有限公司签约湖南省数字文创产教融合平台项目;湖南省动漫游戏协会与成都市动漫游戏协会签约“成长计划”服务平台项目;湖南建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颂泰文化(湖南)有限公司、湖南华漫兄弟卡通有限公司签约数字产业人才服务项目。此外还有多组合作进行了项目签约。
在主旨演讲环节,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原院长、中国文旅演艺创作教育研究中心艺术总监韩生带来主旨演讲《从基因到未来:长沙的文化科技融合沃土与青年创业机遇》,深入剖析了长沙独特的文化基因与科技融合的巨大潜力。字节跳动火山引擎解决方案负责人袁博作主旨演讲《大模型AIGC在游戏行业创新实践》,展示了前沿技术的落地应用。腾讯湖南区域商务经理董阳作主旨演讲《AI赋能短剧持续发展》,解析技术对内容产业的驱动作用。河南华冠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兴则阐述了《新文创IP六化模式赋能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IP商业化路径提供了创新思路。全面覆盖人工智能与社会经济融合的前沿领域,不仅聚焦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同时注重AI在文化传承、城市治理、教育公平等社会层面的深度赋能。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