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4日,《洛阳市洛阳三彩保护与发展条例》新闻发布会暨洛阳三彩艺术品展在洛阳博物馆举行。活动以宣传阐释《条例》内容、推动条例落地实施为核心,助力“洛阳三彩”这一地域文化符号进一步擦亮品牌,释放文化影响力。
《洛阳市洛阳三彩保护与发展条例》10月1日正式施行洛阳三彩保护发展迈入法治化新阶段
9月24日,《洛阳市洛阳三彩保护与发展条例》新闻发布会暨洛阳三彩艺术品展在洛阳博物馆举行。活动以宣传阐释《条例》内容、推动条例落地实施为核心,助力“洛阳三彩”这一地域文化符号进一步擦亮品牌,释放文化影响力。
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书杰,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潘文武,洛阳市工信局副局长牛富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华老字号“高家三彩”第五代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高水旺,中国传统工艺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非遗唐白瓷传统烧制技艺传承人宋胜利等出席发布会。洛阳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康凌香主持发布会。
据悉,《洛阳市洛阳三彩保护与发展条例》已先后经洛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查批准,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洛阳三彩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从此步入法治化、科学化轨道,为千年技艺的传承创新筑牢制度根基。
发布会上,李书杰详细介绍《条例》立法背景与核心内容。他指出,洛阳作为三彩文化发源地,近年来在三彩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发展领域成效显著,但同时也面临产业规模“小而散”、创新能力不足等现实难题。《条例》的颁布实施,正是通过立法手段破解发展瓶颈,为洛阳三彩文化保护传承与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针对《条例》落地后的具体推进举措,潘文武与牛富强分别结合部门职责作出回应。潘文武表示,洛阳市文旅局将以《条例》为遵循,深度挖掘三彩文化资源,推进全面性保护与整体性传承,推动三彩文化与科技、餐饮、建筑等多领域跨界融合,打造沉浸式体验消费集聚区,让三彩文化成为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赋能力量。牛富强则介绍,洛阳市工信局将聚焦技术与产品“双创新”,推广3D打印技术、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专用系统与设备,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工依赖;同时加快生活化、实用化产品研发,推动三彩艺术融入日常消费场景,为产业拓宽市场空间。
为扩大《条例》宣传覆盖面、彰显洛阳三彩文化魅力,本次活动同步举办洛阳三彩艺术品展。展览于9月24日至10月9日在洛阳博物馆一楼西侧展厅开放,设4个展区,集中展出郭爱和、高水旺、李学武、宋胜利四位艺术大师的代表性作品,收录三彩艺、唐三彩、牡丹瓷、唐白瓷等陶瓷艺术品百余件,涵盖雕塑、釉画等多个品类。展览通过系统分类、图文并茂的展陈方式,搭配专业讲解,全方位呈现洛阳三彩的精湛技艺与独特文化底蕴。
与会非遗传承人也围绕《条例》实施分享见解。郭爱和表示,洛阳首次为三彩文化专项立法,开启了三彩保护发展新征程。作为三彩技艺研究者与文化传播者,他将深入贯彻《条例》要求,挖掘三彩历史文化内涵,创作出更多兼具文化底蕴与现代审美的作品,打造沉浸式三彩文化体验项目,推动洛阳三彩从“博物馆里的文物”转变为“大众身边的文化符号”,让千年技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延续生命力。
高水旺强调,洛阳唐三彩拥有1300余年历史,当代传承亦历经百年,既是中国彩釉陶瓷发展的里程碑、唐代丝绸之路的“见证者”,也是新中国文化名片与洛阳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条例》的实施,堪称洛阳三彩行业发展的“划时代大事”。
宋胜利提到,洛阳是唐白瓷重要发祥地,相关技艺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条例》即将施行,为传统工艺传承者注入强心剂,也让唐白瓷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此次新闻发布会暨洛阳三彩艺术品展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条例》的知晓度与影响力,更增强了社会各界对洛阳三彩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未来,洛阳将以《条例》实施为契机,持续推进三彩文化保护传承与产业创新,让千年三彩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来源:法新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