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曹淑敏详细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成就,并就行业变革与未来方向答记者问。
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曹淑敏详细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成就,并就行业变革与未来方向答记者问。
从发布会内容来看,我国已稳步跻身广播电视大国、网络视听大国行列,在用户规模、内容产出、产业实力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通过多维实践与系统性变革,为行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从核心成就来看,“十四五”时期的广电视听行业呈现“规模领先、质效提升”的鲜明特征。用户层面,电视大屏与网络视听形成“双十亿”格局—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等电视大屏用户合计突破10亿,网络视听用户更是达到10.9亿,覆盖了绝大多数国内受众;内容层面,“十四五”以来累计制作发行电视剧(网络剧)超1500部、动画片超3500部、纪录片超35万小时,微短剧产量也达到约15万部,形成了多元内容供给体系;产业层面,2024年全国广电视听服务业总收入达1.49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61.96%,产业活力与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曹淑敏表示,在具体发展实践中,广电行业将围绕“内容、技术、服务”三大核心持续发力。内容与传播上,打破“大屏小屏割裂”的传统模式,推动优秀作品台网同播、多台联播,甚至形成“大屏观赏+小屏互动”的新体验—观众在电视大屏观看赛事、节目时,可通过小屏发表评论,且评论能以弹幕形式同步至大屏,让传播更具互动性;同时坚持“内容为王”,《今日关注》《向前一步》等民生节目精准回应百姓关切,“广电+体育”“广电+文旅”等新业态成效凸显,比如“苏超”赛事通过各级广电及新媒体全域直播“出圈”,“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系列推荐剧目成功带火多地文旅,让内容价值延伸至更多领域。
同时,技术与基建则为行业发展提供硬核支撑。超高清产业实现端到端全链条推进,今年上半年北京、广东、深圳三个卫视新增超高清频道,更清晰的画面质感持续升级受众视听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广泛落地,97%的省级电视台已将AI应用于内容创作、生产、传播全环节,同时行业还在推动广电媒体从“重装备”向“轻量化”转型,构建云化、一体化的智能技术平台,既降低了运营成本,又大幅提升了效率;新型广电网络建设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内容服务、业务监测“三张网”的打造,让行业运转更趋规范高效。
值得注意的是,公共服务与用户权益保障同样是发展重点。作为国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应急广播已基本建成贯通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的体系—全国建成1个国家级、27个省级、162个地市级、1832个县级应急广播平台,部署284万个大喇叭终端,覆盖34.5万个行政村,通过与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联动,在防汛救灾等场景中及时播发信息,成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平安哨”。而自2023年8月启动的“双治理”工作也持续深化,千万级插入式微型机顶盒、百万级一体化电视机逐步走进家庭,“一个遥控器看电视”“一键回直播”等设计简化操作;酒店、养老院等2万余家机构实现“一键看直播”“无开机广告”,“自动续费”优化为“自主续费”、93%智能电视支持开机广告“一键关闭”等举措,切实维护了用户权益。
总体来看,“十四五”时期的广电视听行业既实现了规模与效益的双提升,也通过技术创新、内容升级、服务优化夯实了发展根基,而系统性变革的推进,更将推动行业从“大国”向“强国”迈进,为受众带来更优质的视听体验。
来源: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