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同庆:月光里的家国情怀/张思怡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20:02 6

摘要:当桂花的甜香漫过窗棂,日历上的红色标记与天边的圆月悄然重叠 —— 国庆的红旗还在风中舒展,中秋的玉兔已跃上枝头。这两个承载着中国人最厚重情感的节日,如同两条奔涌的河流在此交汇,将家国之思与团圆之念揉进同一轮皎洁的月色里,酿成一坛醇厚绵长的岁月佳酿。

双节同庆:月光里的家国情怀

张思怡

当桂花的甜香漫过窗棂,日历上的红色标记与天边的圆月悄然重叠 —— 国庆的红旗还在风中舒展,中秋的玉兔已跃上枝头。这两个承载着中国人最厚重情感的节日,如同两条奔涌的河流在此交汇,将家国之思与团圆之念揉进同一轮皎洁的月色里,酿成一坛醇厚绵长的岁月佳酿。

清晨的街道早已被喜庆的色彩点亮。小区门口的红灯笼串成了长龙,商铺橱窗上贴着 “欢度国庆” 与 “中秋快乐” 的烫金贴纸,连公交车身都裹上了红黄相间的绸带,像是披着节日盛装的信使,穿梭在城市的脉络里。我牵着母亲的手去早市,刚到巷口就被一阵热闹的锣鼓声吸引。只见几位白发老者身着蓝布对襟衫,手持彩绸挥舞着狮子头,红色的狮身随着鼓点上下跳跃,引得围观人群阵阵喝彩。“这是社区组织的非遗展演,” 母亲笑着指向不远处的展台,“你看那糖画师傅,正用糖浆画国旗呢!” 凑上前去,只见琥珀色的糖浆在青石板上流转,转眼间,一颗鲜红的五角星便在白色瓷盘里绽放,旁边还卧着一只衔着桂花的玉兔,甜香与暖意一同在空气中弥漫。

早市的尽头,几位摊主正忙着将新鲜的月饼装进礼盒。不同于往年的莲蓉、五仁,今年的月饼盒里多了 “中国红”“航天蓝” 的新花样 —— 豆沙馅的月饼印着天安门的轮廓,流心奶黄馅的表面刻着嫦娥五号的图案,连包装纸上都印着 “山河无恙,月满人间” 的诗句。“现在的年轻人就爱这些有新意的,” 卖月饼的阿姨一边打包一边说,“昨天有个在外地上学的姑娘,一下子订了十盒,说要寄给边防线上的表哥,让他在站岗时也能尝到家乡的味道。” 我望着那些印着家国元素的月饼,忽然想起课本里的句子:“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一枚小小的月饼,竟将千里之外的思念与守护,都裹进了酥软的饼皮里。

午后的时光,我跟着父亲去了城郊的湿地公园。往日里宁静的湖畔,今日却成了红色的海洋 —— 孩子们举着小国旗在草坪上奔跑,老人们坐在长椅上唱着《我和我的祖国》,连湖面上的游船都挂起了红黄相间的旗帜,远远望去,像是漂浮在碧波上的星火。父亲指着不远处的观景台说:“还记得你小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如今不仅修了公园,还建了科技馆,这十年的变化真是太大了。” 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科技馆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墙上的电子屏正播放着嫦娥探月、神舟飞天的画面。一群孩子围着讲解员,睁大眼睛听着中国航天的故事,他们手中的国旗在风中轻轻飘动,像是在与天边的白云对话。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的家国情怀,从来都不是宏大的口号,而是一代代人用双手筑起的高楼,是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星光,是每个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坚守。

夜幕降临,圆月终于爬上了中天。我们一家人围坐在庭院里的石桌旁,桌上摆着母亲亲手做的月饼、父亲泡的菊花茶,还有妹妹用彩纸折的小灯笼。灯笼里的蜡烛轻轻摇曳,将 “国泰民安” 四个字映在石板上,与天边的圆月相映成趣。“快看,烟花!” 妹妹的一声惊呼,让我们抬头望向夜空。只见一束束烟花从城市的各个角落升起,在墨蓝色的天幕上绽放出五彩的光芒 —— 有的像盛开的牡丹,有的像展翅的凤凰,最令人惊叹的是那组 “星月同辉” 的烟花,金色的月亮与红色的五角星在夜空中交织,引得街坊邻居纷纷驻足观看。

邻居张爷爷拄着拐杖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这是我年轻时在部队过中秋的照片,” 他指着照片里穿着军装的年轻人说,“那时候条件苦,没有月饼,我们就把馒头切成圆片,就着月光唱军歌。如今国家强大了,孩子们能在这么好的环境里过节,真好啊!” 张爷爷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充满了感慨。我望着照片里年轻的面庞,又看看眼前的万家灯火,忽然觉得,这轮圆月见证了太多的故事 —— 它曾照见过边关将士的坚守,照见过建设者的汗水,也照见过每个家庭的团圆。而如今,它又将温柔的光芒洒在这片土地上,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夜深了,烟花的余韵渐渐散去,庭院里只剩下虫鸣与月光。我躺在藤椅上,望着天边的圆月,忽然想起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只是此刻,我的思念里不仅有故乡的砖瓦,还有脚下的土地,有飘扬的国旗,有千千万万个像我们一样的家庭。国庆与中秋的相遇,让 “家” 的温暖与 “国” 的荣光紧紧相依,就像这轮圆月与漫天星光,彼此照亮,彼此守护。

月光下,母亲收拾着桌上的茶具,父亲在给妹妹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远处的街道上,红灯笼依旧在风中摇曳。我知道,这样的夜晚,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在上演 —— 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宁静的乡村;无论是边防哨所,还是远洋航船,总有一轮圆月悬在夜空,总有一份思念留在心底,总有一种力量支撑着我们前行。这就是双节的意义,它让我们在团圆中铭记,在欢庆中感恩,在月光里读懂家国的深情,在时光中续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华章。

(指导教师:刘志永)

作者介绍:张思怡,来自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热爱阅读。

来源:文学艺术现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