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直肠癌(CRC)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相关数据表明,CRC患者的生存预后与临床分期相关,其5年生存率随着疾病进展明显下降。因此,早筛、早诊、早治对于CRC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1。本期聚焦于一例乙状结肠癌病例,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左亚叶酸与5-氟尿嘧
前言
结直肠癌(CRC)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相关数据表明,CRC患者的生存预后与临床分期相关,其5年生存率随着疾病进展明显下降。因此,早筛、早诊、早治对于CRC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1。本期聚焦于一例乙状结肠癌病例,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左亚叶酸与5-氟尿嘧啶(5-FU)同步输注的方案,病情达到部分缓解(PR),进而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最终实现病理完全缓解(pCR),术后症状出现明显改善。希望通过分享该病例的诊治过程,为临床治疗乙状结肠癌增添更多具有价值和实用性的参考依据。
患者病例
基本情况
女性,41岁
现病史
2025-01因“大便习惯改变、伴排便困难”至外院就诊。
辅助检查
肠镜检查(2025-01):乙状结肠肿瘤(ca),乙状结肠息肉。
CT检查(2025-01):考虑乙状结肠恶性肿瘤,周围多发增大淋巴结。胆囊结石。
腹部CT增强检查(2025-01-19):右肝异常强化灶,不典型血管瘤可能大,多性肝囊肿、胆囊结石。
基因检测:KRAS突变+,APC突变+,FBXW7突变+;MSI-H,MMR+。
病例会诊结果:乙状结肠腺癌。
诊断
乙状结肠恶性肿瘤(cT4N2Mx)
肝门淋巴结肿大
胆囊结石
多发性肝囊肿
化疗后骨髓抑制,药物性粒细胞减少(IV度)
基因检测提示:KRAS突变+,APC突变+,FBXW7突变+;MSI-H,MMR+
多学科诊疗(MDT)治疗决策与疗效评估
2025-01-21,外科予以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耐受可。
2025-2-14、2025-3-5、2025-3-19、2025-3-31给予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左亚叶酸钠+氟尿嘧啶化疗4个周期。2025-03-05加用替雷利珠单抗免疫治疗。
2025-03-25给予替雷利珠单抗免疫治疗。
疗效评价:PR,患者获得手术机会。
经过MDT会诊,外科评估可行手术治疗,于2025-04-18进行手术。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疗效评价:2025-04-23 肿瘤退缩等级(TRG) 0分 ,pCR。
病理诊断
标本名称:乙状结肠癌根治标本。
肿瘤所在位置:乙状结肠;肿瘤大小:4×2cm;组织学类型:肠壁粘膜层至固有肌层周围脂肪组织内见大量淋巴细胞及泡沫细胞浸润,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并粘液池形成,符合治疗后改变,未见肿瘤残余;上下切缘:未见癌;放射状切缘:未见癌。
淋巴结:肠周淋巴结(32个)未见肿瘤转移。
周围肠粘膜:未见特殊。
另送(肠系膜淋巴结)为脂肪结缔组织,未见淋巴结,未见肿瘤累及。
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学评估:0(完全反应)无肿瘤细胞残留。
图1. 影像学检查结果:2024-01-19化疗前(左)、2024-04-01近期复查(右)
图2. 影像学检查结果:化疗后(左)、手术前(右)
病例小结
该病例为乙状结肠恶性肿瘤(cT4N2Mx),患者存在肝门淋巴结肿大、胆囊结石、多发性肝囊肿、化疗后骨髓抑制,药物性粒细胞减少(IV度)的病情。为患者争取手术机会,新型亚叶酸带来了更多机会。此外,MSI-H合并KRAS突变的患者对单免疗效欠佳,使用左亚叶酸钠联合氟尿嘧啶同时输注的方案,获得了和双免一样的pCR,为患者争取了手术机会,带来了更好的生存获益。
总结与思考
本病例为41岁女性乙状结肠腺癌(cT4N2Mx)患者,伴肝门淋巴结转移、MSI-H及KRAS/APC/FBXW7共突变等高危特征。通过MDT制定个体化方案:前期采用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左亚叶酸钠+5-FU的方案联合替雷利珠单抗,4个周期后实现PR,最终成功进行手术切除,并达到pCR,TRG为0分,术后患者病情出现明显改善,凸显了该方案在乙状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免疫单药治疗是微卫星高度不稳定/错配修复缺陷(MSI-H/dMMR)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基础治疗方案,但对于伴有转移的患者,其疗效欠佳,仍存在进步的空间2-3。本例患者采用多药联合治疗的方案,起到全程增效,疗效与安全性兼顾的作用。在联合治疗中,患者使用左亚叶酸钠与5-FU同输的方案,一方面,注射用左亚叶酸钠与5-FU同时输注的方案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而不增加安全性风险4。国外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相较于传统左亚叶酸钙/5-FU序贯方案,左亚叶酸钠/5-FU同输方案可显著将患者的中位PFS延长 7.5个月,疾病进展风险降低50%;中位OS延长4.3个月,死亡风险降低40%5。另一方面,静脉同时输注可能是发挥亚叶酸制剂对5-FU配伍增效作用的给药模式,注射用左亚叶酸为钠盐制剂,更高的溶解度使其可与5-FU混合后同时输注4,较传统序贯方案减少了输液步骤,缩短了治疗周期。目前,注射用左亚叶酸钠因其更高的活性和较低的剂量需求正在逐渐成为化疗增敏的优选药物4。
本例证实,左亚叶酸钠/5-FU同步输注方案在结直肠癌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尤其适用于基因分型复杂或对免疫治疗不敏感的患者。未来需进一步探索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的筛选,以提升个体化治疗精准度,同时强化并落实MDT模式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为更多结直肠癌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综合治疗方案。
专家简介
- 毕迎惠 教授-
青岛市市立医院肿瘤一科副主任医师
山东免疫学会第二届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第一届姑息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医药教育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生物治疗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放射治疗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青岛市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专科分会委员
青岛市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会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淋巴瘤分会委员
参考文献:
李琳, 李旭, 谭坤, 邓韧, 高琳娜, 汪晓东. 中美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现状及趋势.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5, 32(6): 694-701.
饶佳伟, 陈创奇. 晚期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现状与挑战[J/CD].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 16(3):284-290.
王昕, 乔蓉, 孔胜男, 杨瑞霞, 黑悦, 秦鸿雁, 陈衍. 结直肠癌肝转移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临床, 2024, 51(24): 1273-1279.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体评估专业委员会共识小组,刘波,张宏艳,王明磊,彭洁琼.左亚叶酸在消化道肿瘤化疗增敏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新药杂志,2025,34(13):1396-1401.
Romano FJ, Barbato C, Biglietto M, et al. Folinic acid in colorectal cancer: esquire or fellow knight? Real-world results from a mono institutional, retrospective study. Oncotarget. 2021 Feb 2;12(3):221-229.
编辑:Selina
审校:Robert
排版:Sophia
执行:Faline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心育心理健康辅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