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风吹稻田千重浪,又到一年秋收时。眼下,郫都稻谷逐渐成熟,陆续进入收割期。从德源东林稻蒜万亩示范园到唐昌战旗稻菜万亩示范园,金黄的稻海向天际延展,绘制出一幅壮美的丰收画卷。轰鸣的收割机在稻田中穿梭,农人们抢抓晴好天气开镰收割,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风吹稻田千重浪,又到一年秋收时。眼下,郫都稻谷逐渐成熟,陆续进入收割期。从德源东林稻蒜万亩示范园到唐昌战旗稻菜万亩示范园,金黄的稻海向天际延展,绘制出一幅壮美的丰收画卷。轰鸣的收割机在稻田中穿梭,农人们抢抓晴好天气开镰收割,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风吹稻谷黄,田间收割忙。眼下,郫都区水稻已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农业园区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节。从高空俯瞰,金黄色的稻田与翠绿的湿地交相辉映,形成一道独特的生态景观。在德源东林稻蒜万亩示范园,饱满稻穗压弯稻秆,清风掠过,金浪层层翻涌,裹挟着清甜的稻谷香气扑面而来。农田里,多台收割机同时作业,轰鸣声此起彼伏。金灿灿的稻穗被机械稳稳卷入,瞬间完成脱粒,稻草被整齐地排出,等待后续综合利用。
据悉,东林村采用创新的蒜稻轮作模式,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目前,全村水稻收割已进入尾声,村民们即将开始播种蒜种。”据当地农户介绍。更令人欣喜的是,废弃的稻草也有了新用途,它们被收集起来规整堆放,待种蒜时铺在蒜地上,既能保暖又能防草,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汉姜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丰收图景同样令人震撼。金浪在田间翻涌,收割机引擎声此起彼伏,机身在稻田间灵活穿梭,将水稻高效收割、整理。机器作业的繁忙身影与金黄稻田相映成趣,每一处动态都尽显秋收的生机,勾勒出现代农业的高效与活力。
热闹的丰收图景,正是郫都区统筹推进“5+1+10+N”粮食生产布局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郫都着力打造5个市级万亩粮经复合产业园、1个市级万亩环城生态带郫都段粮食产业带、10个区级千亩粮经复合生产区及林下种植示范片、N个百亩粮食生产示范点,构建起多层次、全覆盖的粮食生产保障体系,为此次秋收筑牢了坚实基础,全区水稻种植面积达7.81万亩,预计产量4.3万吨,较去年增长11.25%,产量增长11.17%。
华西社区报记者 李玥林 供图 何曼青
来源:民生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