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位种地的老乡们,明天就是农历八月初五了。老人常说:“不怕八月初五晴,就怕八月初五淋”。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它关系到咱们接下来一个多月的天气走势,更直接影响到地里的收成和秋播。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为什么八月初五这天的天气这么关键,下雨到底会带来哪些麻烦。
各位种地的老乡们,明天就是农历八月初五了。老人常说:“不怕八月初五晴,就怕八月初五淋”。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它关系到咱们接下来一个多月的天气走势,更直接影响到地里的收成和秋播。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为什么八月初五这天的天气这么关键,下雨到底会带来哪些麻烦。
眼下刚过秋分,正是“三秋”大忙时节。一方面,晚稻、玉米等秋收作物还没完全归仓,需要晴好天气进行最后的晾晒;另一方面,冬小麦、油菜等秋播作物马上就要下地。
八月初五恰好处在这个承上启下的节点上。如果这时候下雨,不仅会影响收割进度,还会耽误播种时机。老话“春争日,夏争时,秋争昼夜”说得一点没错,秋天抢农时真是按天算的。
这句农谚是古人长期观察的经验。意思是如果八月初五当天下雨,那么接下来整个秋天都可能阴雨连绵,很难见到连续晴天。这是因为此时的降雨通常意味着冷空气已经提前南下,与暖湿气流相遇形成了稳定的降雨天气系统。这种天气会一直持续到秋末,给农业生产带来一系列麻烦。
对还没收割的庄稼来说,雨水多了会导致籽粒在穗上发芽或发霉,尤其是水稻和豆类最怕这个。已经收下来的粮食如果找不到晴天晾晒,堆在一起很容易捂坏。对于等着播种的地块,土壤太湿的话,农机下不去地,种子播下去也容易烂在土里。而且湿冷的环境不利于小麦出苗,就算出了苗也容易生病。
如果是干旱天气,咱们还能通过抽水灌溉来补救,虽然费工费钱,但至少能保住收成。可要是遇到连续阴雨,那就真没办法了,雨水多了排不出去,眼看着庄稼烂在地里。两相比较,农民确实更怕涝灾,因为这是人力难以改变的。
根据最近的气象信息,今年秋天雨水确实比往年多些。建议大家抓紧明后天的天气窗口,能收的庄稼尽快收回家,已经收完的地块及时排水散墒。可以优先播种那些耐湿的品种,或者等地稍干后再播。家里有晾晒场的,最好提前准备好防雨布,遇到突发降雨能及时遮盖。
农谚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经验,虽然现在的天气预报更准确了,但这些老话仍然有参考价值。明天八月初五,咱们都留意一下天气情况。但愿是个晴天,这样秋收秋种都能顺利些。也提醒各位老乡,不管明天是否下雨,都要做好应对阴雨天气的准备,毕竟地里的收成关系到一整年的辛苦。
来源:小宁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