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5日,2025创谷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在长沙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园举办。此次大会以“数聚天心·智创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数字文化领域的知名专家、企业家、高校学者、金融机构代表等200余人,共同探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的新模式、新成果、新技术、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胡雪怡 通讯员 黄洋萍
目前,湖南正加快数字文化内容和业态创新、加强集聚平台和智慧文旅建设,全面推进全省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9月25日,2025创谷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在长沙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园举办。此次大会以“数聚天心·智创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数字文化领域的知名专家、企业家、高校学者、金融机构代表等200余人,共同探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的新模式、新成果、新技术、新未来。
搭建平台、全面布局,加速产业发展
“我们以文化产业园区为平台,对文化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行全面布局。”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二级调研员李新桥介绍,湖南首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天心文化产业园已打造了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4个国家级平台;布局了一个大数据交易所、一个数据网络安全大脑、两个基地(蓝风微短剧基地和天心创谷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两大算力中心(中国电信中南智能算力中心和湖南人工智能算力数据中心)、八大数据中心;6000多家相关企业覆盖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已形成数据采集、加工、标注、交易及应用等产业闭环。
天心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余磊介绍,该区已构建“以数字经济为主导,生物医疗大健康为特色,低空经济和文化+科技协同发展”的“一主一特两新”产业体系,是湖南省数字产业特色园区,正加快创建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打造数智医疗创新发展先导区、建设低空经济先导试验区、打造文化科技融合创新高地。
他表示,下一步,天心经济开发区将出台数字经济、大健康、低空经济、文化+科技专项扶持政策。例如,在人才服务上,大力推进“天心红”人才工程,新增评定E类人才;借用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高端猎头联盟,为园区企业引进和培养人才提供重要支撑。在金融赋能上,园区投资公司参与设立基金10支,总规模超百亿元;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务超市,为企业精准匹配融资、基金、担保等各类金融服务。
会上,湖南蓝风微短剧基地办公室主任姚红围绕微短剧基地的建设定位、资源优势与未来愿景作了专项推介。
成果发布、项目签约,共绘智创未来
活动现场,“湖南省数字文创产教融合平台”“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珍贵革命历史文献数字化工程”和“公共出版质量监测平台”等成果接连发布;湖南省数字文创产教融合平台项目、“成长计划”服务平台项目、数字产业人才服务项目、《觉醒电竞》微短剧项目、“竞幕计划”电竞IP短剧生态共创项目、新文创IP产品项目等7个项目签约,展现了湖南数字文化产业的创新活力与协同能力,为其发展注入新动能。
湖南有独特的文化基因与科技融合的巨大潜力,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原院长、中国文旅演艺创作教育研究中心艺术总监韩生、字节跳动火山引擎解决方案负责人袁博、腾讯湖南区域商务经理董阳、河南华冠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兴齐聚一堂,分别带来主旨演讲《从基因到未来:长沙的文化科技融合沃土与青年创业机遇》《大模型AIGC在游戏行业创新实践》《AI赋能短剧持续发展》《新文创IP六化模式赋能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来自湖南、江西、四川、河南等文旅单位及多家动漫企业、游戏电竞企业、微短剧企业、产业园区、数字技术企业和高校有备而来,纷纷带着项目和合作思路进行交流发言。
大会持续至9月26日。在此期间,与会嘉宾还将实地考察奇谷米次元中心、天心阁数字文旅项目创谷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蓝风微短剧基地、天心数谷等地,通过交流和考察,促进省内外数字文化行业交流合作与思想碰撞。
本次大会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科学技术厅、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湖南省分会、湖南广播电视台、长沙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天心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长沙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发展中心共同承办。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