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整治“自动续费”,“自动续费”不能只靠自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18:53 1

摘要:9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成就。会上介绍:强化用户权益保障,坚决整治广播电视虚假宣传医药广告、“自动续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9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成就。会上介绍:强化用户权益保障,坚决整治广播电视虚假宣传医药广告、“自动续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9月25日红星新闻)

明确“坚决整治自动续费”,这句表态背后,是无数用户被“套路续费”的无奈与愤怒。从视频平台“默认勾选自动续费”的隐蔽选项,到会员到期前“提醒缺位”的悄无声息扣费,再到取消续费需“七绕八拐找入口”的层层障碍,“自动续费”早已从“便利服务”异化为“收割用户”的手段。此次整治表态释放的信号清晰而明确:“自动续费”不能再靠企业“自觉”,唯有以刚性规则堵住漏洞,才能真正守住用户的钱袋子。

“自动续费”的乱象根源,在于“便利”与“权益”的严重失衡。初衷里,自动续费是为了帮用户避免会员到期断更的麻烦,可现实中,不少平台却把“便利”变成了“陷阱”。用户开通时,“自动续费享折扣”的弹窗格外醒目,而“取消方式”却藏在几行小字的协议里;扣费前,平台鲜有清晰的短信或APP内提醒,往往是用户查账单时才惊觉“又被扣了钱”;想要取消,却要在APP里翻遍“设置”“会员中心”“帮助与反馈”,甚至得联系客服才能完成操作。这种“开通易、取消难,提醒弱、扣费强”的套路,本质是企业利用信息不对称“强制绑定”用户,把“选择权”变成了“被动接受权”。当“自动续费”沦为企业“稳赚不赔”的生意,用户的知情权与自主选择权,早已被抛到了脑后。

笔者就有一个经历:为了关闭自动续费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开始操作到最终解决问题,历时几个月。最终还是联系了某品牌手机的客服中心,让他们帮助取消的。

尽管近年来相关部门多次提及规范自动续费,也有平台承诺“优化流程”,但乱象依然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一是“自觉整改”的约束力不足。对企业而言,自动续费能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取消套路就意味着营收损失,在“利益驱动”下,“自觉”往往成了“嘴上说说”;二是违规成本太低,即便用户投诉,大多也是“个案处理”,企业顶多退还单次费用,难以形成震慑;三是规则不够细化,对于“如何明确提示”“取消流程需几步”“扣费前多久提醒”等关键问题,缺乏统一的硬性标准,导致企业“钻空子”的空间太大。此次国务院新闻办明确“坚决整治”,若想真正“真坚决点”,就必须跳出“靠企业自觉”的误区,用“硬规则”划定红线。

要让“自动续费”回归初心,需要一套“全链条”的刚性约束。首先,开通环节必须“明明白白”:平台需以“单独弹窗、醒目字体”明确告知自动续费的周期、金额、取消方式,禁止“默认勾选”,让用户在“知情、自愿”的前提下选择;其次,扣费前必须“及时提醒”,至少提前3天通过短信、APP推送等方式告知用户,避免“悄无声息扣费”;再次,取消流程必须“简单便捷”,要求平台设置“一键取消”入口,不得设置任何障碍;最后,监管层面要“重拳出击”,对违规平台不仅要罚款,还要公开曝光,让“套路续费”的成本远高于收益。唯有如此,才能让企业不敢再“耍小聪明”,让用户真正掌握“续费与否”的主动权。

“自动续费”的整治,看似是小事,实则关乎千万用户的切身利益,更关乎互联网服务的诚信底色。当平台不再把“套路”当“生意经”,当规则能真正守住“用户权益”的底线,“自动续费”才能变回当初那个方便用户的“好服务”,而不是让人防不胜防的“坑”。此次“坚决整治”的表态,能否成为彻底改变乱象的开端,关键就看后续的规则是否够硬、监管是否够严。毕竟,用户需要的不是“口号式整治”,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权益保障。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