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还记得当年让咱们直呼“神仙老板”的于东来?前阵子提到胖东来,那可是清一色的夸——员工月薪8000+,过年放20天假,顾客买根葱都给削皮,连央媒都点名表扬,说他是“商界清流”。
图片来源于网络
谁还记得当年让咱们直呼“神仙老板”的于东来?前阵子提到胖东来,那可是清一色的夸——员工月薪8000+,过年放20天假,顾客买根葱都给削皮,连央媒都点名表扬,说他是“商界清流”。
图片来源网络
咱不少人甚至专门跑去河南打卡,就为了体验一把“被当成上帝”的感觉,那时候的于东来,简直是“良心企业家”的代名词,妥妥的国民级好感度!
图片来源网络
可谁能想到,短短一段时间,风向居然180度大转弯!曾经的“东来哥”不仅不被夸了,反而因为三次争议事件被全网围攻,评论区里满是“失望”“人设崩塌”的声音,连老粉都忍不住发问:“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图片来源网络
第一次踩雷,就直接站在了消费者的对立面。之前西贝因为预制菜问题被罗永浩点名吐槽,还陷进虚假宣传的争议里,大家本来就对西贝意见挺大。
结果于东来突然站出来力挺西贝,说“西贝没问题,是大家太苛刻”。
图片来源网络
这话一出口,网友瞬间炸了——你忘了自己是靠“宠粉”起家的吗?
更让人膈应的是,很快就有人扒出来,胖东来自己也悄悄布局了预制菜!一边说替西贝抱不平,一边自己也做着同样的事,这不是“双标”是什么?
不少人觉得,于东来这是跟资本站到一起,忘了当初支持他的普通消费者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说第一次是“得罪消费者”,那第二次就是“触碰民族底线”。
前段时间电影《731》引发关注,很多网友希望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能站出来,铭记历史。
结果有人问于东来怎么看,他居然回了句“传播美好比传播仇恨更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
这话一出来,直接点燃了大家的怒火——731部队的罪行是刻在民族骨子里的痛,是不能被遗忘的历史,这怎么能叫“传播仇恨”?网友们气得不行,纷纷指责他“不懂历史”“没有民族情怀”,连带着之前的好感也掉了一大半。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以为经历前两次教训,于东来会收敛一点,没想到第三次争议来得更快。
之前董宇辉因为“小作文”事件圈了一大波粉,大家都觉得他踏实、有才华。结果有个叫聂圣哲的学者,用侮辱性词汇攻击董宇辉,这话本来就没人认同,于东来却又跳出来力挺聂圣哲,说“他说得有道理”。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一下,不仅董宇辉的粉丝不答应,连路人都看不下去了——董宇辉没招谁没惹谁,凭什么被这么说?你于东来放着正道不走,非要帮着说坏话的人,到底图啥?
图片来源网络
三次争议下来,曾经的“神坛”彻底塌了。现在打开于东来相关的评论区,全是“以前有多喜欢,现在就有多失望”“再也不信什么良心企业家了”的声音。
图片来源网络
有人说,他这是“言多必失”,不该对自己不了解的事随便发表意见;也有人觉得,他是当了太久“老板”,脱离了普通老百姓,忘了当初的初心;还有人猜测,这背后是不是有“资本互保”的猫腻?
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大家之所以这么生气,根本不是故意找茬,而是因为当初对他的期待太高了。
我们喜欢的,是那个愿意把员工当家人、把顾客当朋友的于东来,是那个能替普通人说话的“商界良心”。
可现在,他的每一次发言,都在偏离大家心中的“好老板”形象,甚至触碰到底线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
说到底,公众人物不是不能犯错,但关键是要知道自己的“边界”。
你可以是成功的企业家,但不代表你对所有事都有话语权,尤其是涉及消费者权益、民族情感这样的大事,更得谨慎再谨慎。一旦忘了初心,再高的口碑也会一夜崩塌。
图片来源网络
最后想问大家一句:你曾经为胖东来的服务心动过吗?现在对于东来的三次争议,你是觉得他“人设崩塌”,还是“只是说错了话”?
来源:樱桃味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