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机器人迷路!北斗峰会揭晓定位导航背包,还有多项时空智能创新成果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18:58 4

摘要:时空智能赋能发展论坛聚焦北斗时空智能化与北斗规模应用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融合创新,全面展示头部单位在技术研发、产业融合及生态构建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时空智能发展路径与创新机遇,把“国家战略”翻译成“百姓感知”;把“星空技术”落到“地

新时代背景下,北⽃系统发展路径与创新机遇将有哪些变化?9月25日,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时空智能赋能发展论坛,在湖南株洲举行。

△时空智能赋能发展论坛现场。

时空智能赋能发展论坛聚焦北斗时空智能化与北斗规模应用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融合创新,全面展示头部单位在技术研发、产业融合及生态构建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时空智能发展路径与创新机遇,把“国家战略”翻译成“百姓感知”;把“星空技术”落到“地面产业”;把“顶层讨论”嵌入“具体场景”。通过系统展示“北斗+”场景化成果,把“看不见的卫星”变成“摸得着的改变”。

现场,李德仁院士以“时空智能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从PNT到PNTRC”为主题作特邀报告。报告详细阐述北斗系统在定位、导航、授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优势,如何与北斗的时空数据获取与处理相结合等。

北京大学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宋洁,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首席科学家蔡毅,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技术总师罗谌持,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师刘庆军,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杨军,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马时浩,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副总裁辛鑫等7位领导和嘉宾分别在论坛作专题报告。

《时间频率学报》《国际太空》《遥感学报》《卫星应用》《数字通信世界》《北斗与空间信息应用技术》等7本科技期刊发出“时空智能期刊联合体倡议”,聚焦卫星导航、遥感、通信、时空数据、信息安全等领域,倡议联合有关资源,推进期刊专业化深耕、集群化发展、产业化服务、数字化赋能”的“四化”工作,夯实学术根基、汇聚行业力量、加快成果转化、创新传播模式,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与产业服务能力,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学术交流网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论坛中,还发布了多项创新成果。

例如,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硬件系统负责人周松发布“青龙Pro机器人及时空智能算力背包系统”。这项专为人形机器人设计的定位导航背包,集成RTK高精度定位与多模态感知智控系统,可以确保物流配送不迷路、巡检巡查不遗漏,让机器人行动“如臂使指”。

华镁钛(湖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牧发布“星基增强卫星物联终端U120”。这是一款专为解决在无地面网络覆盖或网络信号薄弱区域的数据传输难题,而设计的星基增强厘米级高精度定位和通导一体的创新型通信设备,可实现设备与设备、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为用户在极端环境或无地面网络覆盖区域提供便捷的通信与定位服务,且产品的卓越性能通过实际验证。

潇湘晨报记者邓舒文 摄影记者王贯宇

来源:潇湘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