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2025年9月23日的这一天,北大教授的俞孔坚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他乘坐的飞机在巴西中西部地区失事坠机,这令我们惋惜不已,而和他一起乘坐这架飞机的三位乘客,身份同样都不简单。
俞孔坚教授这次的行程,是前往巴西潘塔纳尔地区参与纪录片《海绵星球》的拍摄,而这都源于他提出的“海绵城市”的理论。
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水资源使用量大幅增大,旱灾涝灾变得越来越频繁,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已经过去的25年中,灾难性洪水增加了134%。自2000年以来,全球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7300亿美元。
因此,依赖传统的单一导向工程,比如修水泥河道来排涝,或者建造污水处理厂等,都无法有效解决城市水以及其他生态环境的问题。
俞孔坚为了改善这一状况,经过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提出了“海绵城市”的理论,通过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等生态系统的作用,从而达到对雨水的吸收和蓄渗。
这项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的城市排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俞孔坚设计的海口美舍河项目,能够载留40万吨的雨水。还有南昌鱼尾洲公园,俞孔坚用了3年的时间,就将垃圾场变为能容纳百万的生态地区。
在2000年的时候,俞孔坚还把广东省的一个旧造船厂改造成了公园,新建成的公园面积有11公顷,建筑面积达到了2500平方米,既保护了生态系统,又保证了雨洪排泄。
俞孔坚积极的践行海绵城市理论,目前中国已经有640个城市启动了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仅在中国,他还将这套理论推广到了全世界。
在泰国曼谷,俞孔坚设计了班加科特森林公园,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将旧烟草厂、仓库等场地改造成了42公顷的公园。其中还有3个人工湿地以及将近100个小岛,能够容纳50万立方米的雨水。
可以说,俞孔坚教授的“海绵城市”理论不仅对我国,对全球的生态环境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次前往巴西拍摄纪录片,就是想用自己的理论为全球的生态生态治理提供方案。
可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为了全球生态环境无私奉献的人,却还是不幸遇难了。据报道,当时俞孔坚所乘坐的这架飞机,在巴西西南部的一个大型农场上尝试降落。
在降落的途中,该农场的工人称,有野猪群突然闯入飞机跑道,于是飞机就不得不重新升空在周围盘旋一圈再进行降落,在复飞的过程中,飞机失去了控制迅速下落,包括俞孔坚在内的三名乘客和飞行员全部遇难。
但是经过调查,警方却否定了野猪闯入的这种说法,称飞机复飞很有可能是因为飞行员观察到有其他的情况,目前这个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仍在调查中。
在俞孔坚教授遇难的当天,他还在个人的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俞孔坚对即将前往巴西潘塔尔湿地而感到十分期待,表示“我的探秘,才刚刚开始”。
对于俞孔坚教授的遭遇,巴西总统卢拉在9月24日发文悼念,他表示,在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时代,俞孔坚提出的“海绵城市”理论已经成为全球的典范,是人类未来所追求和需要的。
更加可惜的是,在9月18日,《福布斯》公布了“全球可持续发展领航者”榜单,以此来表彰在气候行动和绿色转型中,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俞孔坚教授就在其中,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学者。
可惜不到一周的时间,俞孔坚教授就离世了,这是我们巨大的损失,而俞孔坚所做出的贡献,还不止“海绵城市”理论。
在以往,景观设计并不是一门正式的专业,毕竟十分冷门,听过的人更是没几个,但这门专业又非常重要。
于是俞孔坚在北京大学创办了《景观设计学》期刊,促成了景观设计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这可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业,直接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确立,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另外俞孔坚还出版了20多部著作,发表了300多篇论文,对景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当我们在悼念俞孔坚教授的同时,有人也注意到了同行的另外三个人,其中有一位就是巴西著名的纪录片导演,克里斯平·儒尼奥尔,他的代表作有《Segue o baile》。
这部作品通过对巴西知名乐队为切入点,探索了乐队的创作和社会影响的共生关系,展现了巴西多元音乐文化的魅力。
该片一经播出就受到了当地人的喜爱,纷纷赞叹作品中乐队强烈的感染力,同时也为专家研究巴西音乐史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可以说是雅俗共赏。
还有一位就是纪录片《海绵星球》的导演,路易斯·费雷斯,他的作品曾获得国际艾美奖提名,并且对待影片非常的敬业,经常去往各种人迹罕至的危险地区拍摄纪录片。
就拿这次的纪录片来说,为了这次纪录片能够达到最好的拍摄效果,他和俞孔坚教授前前后后去了12个生态区考察,包括亚马逊雨林、非洲赫勒草原等。
最后就是这架飞机的驾驶员,马塞洛·佩雷拉·德·巴罗斯,在飞机坠落后的一天,他的遗孀就前往存放丈夫遗体的法医处,看着丈夫那血肉模糊的身体,悲痛欲绝的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太可怕了。
俞孔坚这样一位伟大的人,为着全球的生态环境而无私奉献,却这样不幸的去世了,俞孔坚经常说,城市与景观设计是“生存的艺术”,他的作品和他的理念将会永远留存,继续为人类造福。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在巴西坠机遇难
信息来源:新京报官微 纪念俞孔坚,他的学术理念早已融入城市肌理
信息来源:红星新闻 俞孔坚最后影像仍在呼吁湿地保护 原团队成员:他喜欢用影像文字记录生活
来源:江卿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