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回忆,南昌军官教育团的往事,坚定不移的跟着朱团长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5 08:09 1

摘要:赵镕,这位从云南宾川走出的开国中将(荣获三个一级勋章),1927年进入朱德创办的南昌军官教育团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追赶参加南昌起义的撤退部队,从此投身革命洪流。他长期主持军队后勤工作,历经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以廉洁奉公、精打细算著称,被誉为“军中好管家”

赵镕,这位从云南宾川走出的开国中将(荣获三个一级勋章),1927年进入朱德创办的南昌军官教育团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追赶参加南昌起义的撤退部队,从此投身革命洪流。他长期主持军队后勤工作,历经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以廉洁奉公、精打细算著称,被誉为“军中好管家”,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一位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在他丰富的革命经历中,有一段特别值得铭记的岁月——在南昌军官教育团的学习与斗争时光。

01

1926年,北伐军进入南昌后,南昌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然而,随着蒋介石反动面目的逐渐暴露,共产党中央军委意识到培养自己的军事人才的紧迫性。在这一背景下,中革军委指示朱德利用其在滇军中的声望,创办一所军官学校。

赵将军回忆道:“学校很快创办起来,名义上为第三军军官教育团,政治上接受共产党中革军委和江西省委的领导。”教育团选址在南昌进贤门里花园角的讲武堂内,由朱德任团长,陈奇涵任参谋长并担任共产党教育团总支书记。

教育团的诞生恰逢其时,消息传开后,“滇军各部队的进步青年军官均纷纷要求入校学习,江西各地大批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也赶来报考”。赵镕便是第一批被选入校的学员之一。仅一个多月,教育团就接收学员一千一百多人,编为三个营。

02

在赵将军的记忆中,朱老总是他革命道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他特别记得朱团长说过的一句话:“学员们的思想应该改造,也可以改造。在过去,他们如同在茫茫大海里行驶着的无指针的帆船,没有不迷失方向的。现在,只要给他们指明了努力方向,绝大部分都可以培养成为革命的力量。”

赵将军还深情回忆,朱老总当时虽已是国军少将,但生活简朴,平易近人。“我们见他平时只穿套粗布军服,裹副绑腿,穿一双旧皮鞋,有时还穿草鞋。他曾一度任第九军副军长,还兼任南昌的公安局局长,上班总是夹个皮包走路,很少坐黄包车。”这种朴素作风与当时国民党军官的奢华形成鲜明对比,深深影响了教育团的学员们。

朱老总对学员的关心无微不至,他强调“管理学员要注意说服教育,禁止打骂”,并且经常以自己的经历教导学员。赵镕印象最深的是:“他常常以自己受人压迫、被人剥削的经历、体验来教导我们,还常用一些幽默的言辞和通俗的比喻来揭露反革命的阴谋。”

03

军官教育团不仅注重理论教育,更重视革命实践。随着反革命势力的猖獗,教育团学员走向校外,参与到实际斗争中。

1927年“四一八”蒋介石公开宣布成立反动的南京国民政府后,教育团立即举行大会,赵将军记得:“朱团长在会上指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总代表蒋介石已公开叛变了革命,号召我们必须负起责任来,打击这一卑鄙的叛变行为!”

在教育团的党组织号召下,学员们组成临时宣传队,深入群众进行宣传。赵镕被指定为组长,在百花洲的冠鳌亭附近向游人宣传。他回忆了一次险遇:“在五月底的一个星期天,我们组来到孺子亭前……突然有三个歹徒前来捣乱,其中一个家伙拿起桌上的茶碗向我们打来,把我的头皮擦破了。”但在工人和学生的协助下,他们当场抓住了一个AB团分子。

教育团还参与了支援工农运动的重要工作。他回忆,在四五月份,教育团借“剿匪”之名开往赣东临川、贵溪、崇仁一带,实际则是支援农民斗争。出发前,朱团长教导学员:“去到乡下,一定要很好地爱护老百姓,尤其是要团结好贫苦农民。如果我们团结好老百姓,那么谁是真土匪,谁是土豪劣绅,谁是反革命,老百姓自然会告诉我们的。”

04

1927年6月,形势急转直下,朱培德公开叛变革命,“白色恐怖笼罩了南昌”。反动当局蓄意解散军官教育团,党和朱老总遂决定让一、二营学员提前毕业。他回忆:“一、二营学员除少数回原单位外,绝大部分学员在朱德同志的精心安排下都作了有计划的分散”,分配到赣江流域各县和南浔铁路线上,担任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的干部。

此时,赵将军正随政治教员方兴在鄱阳的鸣山矿上做工人工作。8月3日,他们得知南昌起义的消息,尽管“赣东的党组织事先没有接到南昌起义的布置”,他们仍立即派人与团部联络。几天后,他们从一位掉队的同学那里得知了起义详情。

原来,朱老总在6月下旬曾被“礼送”出境,但7月21日又在党的指示下秘密返回南昌,领导教育团做参加起义的准备。教育团在起义中担任了监视进贤门方面情况和小花园敌军一个团的任务。起义后,朱老总被任命为第九军副军长,教育团编成了九军指挥部的基本部队。

得知教育团已随军南下,赵将军等人决定追赶南下部队。他回忆道:“我和两个同学带着八个鸣山矿工决心追赶南下部队。我们走直径、抄小路,水陆兼程,经过四天四夜的跋涉,终于在抚州见到了我们的朱团长。”朱老总称赞他们:“真不愧是有朝气的革命青年,胸怀革命斗志,信心坚强。我欢迎你们。”

这一幕感人至深,体现了赵镕等教育团学员对朱团长坚定不移的追随,也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从南昌军官教育团到井冈山,从长征路到抗日战场,赵镕将军始终紧随朱团长和党组织,将教育团培养的革命精神贯彻到底。

南昌军官教育团存在时间虽短,却是共产党早期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尝试,为后来的南昌起义和人民军队的创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赵镕中将回忆中的教育团岁月,不仅是一段珍贵的历史记录,更展现了一代革命者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党的无限忠诚。

在新时代回首这段历史,我们仍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

来源:恰同学看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