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摄影器材比10年前好太多了,但为什么摄影热情却没那么高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17:49 2

摘要:对焦系统全面升级。从单反的有限对焦点升级到了智能对焦系统,眼部锁定、智能跟随、根据对象自动锁定、快速追焦不迟疑。机身稳定系统从无到有到优。不仅加入了单反相机完全不具备的五轴防抖系统,还形成了镜头和机身防抖系统的联动,手持拍摄1秒都可以不糊,拍视频甚至某些场景都

从摄影器材角度来看,当下的全画幅微单相机和镜头体系比10年前的单反系统已经好了不知多少倍:

对焦系统全面升级。从单反的有限对焦点升级到了智能对焦系统,眼部锁定、智能跟随、根据对象自动锁定、快速追焦不迟疑。机身稳定系统从无到有到优。不仅加入了单反相机完全不具备的五轴防抖系统,还形成了镜头和机身防抖系统的联动,手持拍摄1秒都可以不糊,拍视频甚至某些场景都可以省掉稳定器了。视频功能大进化。4k、高码率、10bit、4:2:2、log色彩模式、高帧率,电影机拍视频的基础功能都囊括进来,单反时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镜头素质再上新台阶。不仅镜头光学素质整体提高,且在防抖、镜机联动、大光圈方面都有了明显突破,一些原来根本没有的恒定大光圈变焦镜头、超高规格定焦镜头全都成为了成熟产品。

这些改变不是简单的噱头式的升级,而是实实在在的真改善,拍摄的技术门槛进一步降低,机器的性能全面提高,给摄影用户带来了切实的体验提升。可以说,现在的相机比起10年前的单反,已经脱胎换骨,完全不是一个东西了。

然而,我们想要讨论的话题是,现在摄影人拥有着如此优秀的器材,摄影热情却大不如前了。现实中真正玩摄影乐此不疲的人越来越少了,网络论坛上讨论摄影的话题持续低迷了,热衷于持续摄影创作的发烧友人数直线下降。剩下的,只有一些讨论器材的话题还有些热度,真正讨论摄影创作本身、摄影作品、摄影技术的寥寥无几了。

这,是为什么?

个人是从胶片时代玩摄影玩到数码单反,之后又玩到微单时代的,经历了这么长的摄影发展周期,对此现象也有很大的不解,经过与一些摄影圈的友人聊天,发现问题的所在,可能是如下这么几个方面:

摄影的基础土壤在近些年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传播媒介发生的实质性改变。曾经玩摄影是以纸质照片、电脑浏览等方式来传播作品,大家更注重摄影品质、摄影技术、摄影题材方面的讨论,将摄影当做一个“专业”的艺术门类来看待,而现如今,手机已经成为照片传播的主要介质,人们更注重快速浏览,快销式信息传播已经成为主流,深入探讨摄影创作的突然消失殆尽。有谁执着于摄影主题的探讨、技术的深究、美学价值的挖掘、创作技巧的研讨似乎就成了“老法师”、“老学究”,传统摄影爱好者的热情大减,没有了支持摄影热情的基础。

当下真正算得上玩摄影的人与普通爱好拍照的人已经混为一谈,大家都是摄影爱好者,大家都是摄影创作者,专业摄影似乎已经与专业司机一样,没有了专业的地位。这就意味着摄影的深度越来越低。满足于“拍了”、“拍到”、“拍下来”成为了完成摄影的标准,而如何构图,怎样用光,色彩如何,后期是否需要调整,都成为了“不重要”的事情,反正都是“看看就过”的欣赏方式,何必深究这些东西呢?这个时代,实现了大众摄影,也让摄影真正成为了大众的一个普通消遣,只有职业摄影师还会讲究一些摄影深度,其他人谁会在乎。

普通人能玩的摄影题材其实本来就不多。新闻摄影、体育摄影、模特人像摄影这些都不是普通人容易开展的题材,只有街头摄影这类才是普通摄影爱好者的菜。然而,随着全民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路人警惕性不断提高,法律对肖像权的保护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街头摄影几乎无法玩下去了。日常如果仅是拍拍旅行美景、家人肖像,似乎根本没有认真摄影的必要了,手机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现代人的审美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看惯了手机美颜效果,似乎真正的严肃摄影倒觉得无法接受了,这让人像摄影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在10年前,很多年轻人对认真拍摄一套写真集很上心,现在则用自拍替代了。而各类视频媒介的广泛普及,让人们也对平面摄影这种艺术形式吸引力大大降低,看视频已经成为日常主流,看照片似乎没什么意思了。

综合上述几个方面的因素,现在玩摄影确实已经不像10年前那样有吸引力了。并不能因为摄影器材的性能提高而助推摄影本身的辉煌,反而日益加速的生活节奏、快餐式的传媒方式、浮躁的心态使得摄影变成了一门小众、冷门爱好。

不知道您是否同意我的观点呢?

来源:卷太郎摄影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