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上,盐城鸿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混合堆叠结构的单片全彩微显示光芯片”荣获中国光电博览奖银奖。这一荣誉不仅彰显鸿石智能雄厚的技术实力,也标志着其技术路线与发展前景获得行业权威的高度认可。
在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上,盐城鸿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混合堆叠结构的单片全彩微显示光芯片”荣获中国光电博览奖银奖。这一荣誉不仅彰显鸿石智能雄厚的技术实力,也标志着其技术路线与发展前景获得行业权威的高度认可。
获奖背后,是鸿石智能在MicroLED微显示光芯片领域持续深耕与创新突破的成果。“我们始终致力于建设智能工厂,实现技术创新与高效生产深度融合,这也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该公司董事长王世栋坦言,从最初的蓝图规划到如今的高效运转,鸿石智能工厂实现了全方位的升级蜕变。
历经两年的建设,鸿石智能工厂先后完成设备升级、信息化搭建、研发投入和人才培育等关键环节的布局,于2024年7月全面投产。工厂成功解决传统制造模式下工艺调试周期长、订单交付响应慢、人力成本高、质量追溯与品控难等问题,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规划阶段,我们就针对MicroLED微显示芯片市场需求,设定1000万颗/年的产能目标,并预留产能扩展空间。”该公司封装事业部总经理谭宁说,“生产流程采用模块化设计,为后续智能化改造和产线柔性配置奠定基础。”
产线柔性配置是这座智能工厂另一大亮点。通过MES系统与生产设备深度融合,鸿石智能可根据订单需求快速调整生产参数与工艺路径。据谭宁介绍,过去更换产品型号,产线调整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如今依托智能系统,实现快速切换,订单交付准时率显著提升。WMS系统则与智能仓储设备紧密配合,精准匹配原材料需求,有效减少库存积压,库存周转率同比提升42.5%。
为满足智能化生产需求,公司先后投入3200万元用于硬件信息化升级,引入自动点胶机、自动功测机等先进设备,集成ERP、MES、WMS等十余个核心系统。目前,已实现生产设备100%联网,数据自动采集率达98%,生产运营与资产管理的全程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
在加快信息化改造的同时,鸿石智能还持续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目前,公司已拥有核心发明专利超过110项,研发投入累计数亿元。通过引入虹软算法V1.0,实现微米级缺陷识别,识别精度达99.5%;结合三次元激光传感器与AI模型,故障检测准确率突破92%。“这些技术显著提升品控水平,降低不良品率,提高生产效率。”该公司财务总监施明表示,公司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开展专项培训,全面提升员工技能与综合素养,为智能工厂高效运营提供人才保障。
通过全场景智能化应用,鸿石智能实现了生产与管理流程的数字化、规范化和网络化,为行业树立智能工厂建设与运营的新标杆。企业的发展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其全产业链技术集成能力也成功吸引众多上下游企业集聚,逐步形成从芯片设计、制造到模组封装的完整产业链。
“我们将持续依托先进级智能工厂,加强技术创新,拓展市场应用,让先进显示技术惠及更多领域。同时,深化产业链合作,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为全球微显示产业变革贡献更多‘亭湖力量’。”展望未来,王世栋信心满满。
来源:射阳市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