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谢谢媒体的关注,为自己的孩子发声,我们上海家长窝囊啊,不是不反抗,是没有渠道,年年大量投诉,永远是沉默,或者治标不治本,欲盖弥彰,三十六计玩得溜!”
绿捷的学生午餐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介于IP和利益相关者,只能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借用一位上海网友的话:
“谢谢媒体的关注,为自己的孩子发声,我们上海家长窝囊啊,不是不反抗,是没有渠道,年年大量投诉,永远是沉默,或者治标不治本,欲盖弥彰,三十六计玩得溜!”
是的,我们努力过、奋斗过、抗争过,但是最后只能默默承受。
了解过程的应该这知道,这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事情,这是已经十几年的事情了,背后的错综复杂或许远超我们想象。
面对目前这样的结果,真诚地感谢罗永浩,感谢西贝。
2025年9月23日20点49分,上海市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教育委员会三部门联合发布情况通报。
通报确认9月15日绿捷的供餐中,18千克的虾仁中有虫,其余虾仁符合国家各项标准。
针对此事,绿捷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某某被控制,涉嫌瞒报食品安全。
同时,由市属国企临时接管绿捷运行,并且核实招标的合规性,扩大优化家长陪餐等监管措施,致力于为师生提供安全、营养、可口的餐食。
9月23日22点49分,整整两个小时,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绿捷发布声明,全篇只有48个字,被网友戏称“史上最短声明”。
整整8天,卡点两小时,48个字,这份歉意背后好像更多的是傲慢,这份底气是谁给的呢?
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心中的疑问,各界大佬齐下场,绿捷背后的资本浮出水面。
绿捷是澳大利亚企业Kilcoy Global Foods (KGF)的全资附属公司,2018年,KGF以1.7亿美元的价格、分三步收购绿捷100%股权。
KGF的主要控股人的是Ananta信托和厚生投资,分别持有KGF45.44%和38.95%的股权,其中Ananta信托的代表人是新希望六和董事长刘永好之女刘畅,厚生投资的董事是新希望集团副董事长王航。
简言之,新希望集团持有KGF84.39%的股权,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其股权架构中看到淡马锡、全球四大粮商之一的ADM、海底捞、国际金融公司IFC的身影。
工商信息显示,绿捷集团的母公司是香港注册的公司——GreenExpress Foods,普通的股权穿透根本看不到背后的资本,多层离岸嵌套总归是有目的的,并且这样的目的肯定是见不得阳光的。
KGF在2020年递交的招股书中明确,仅仅2017年一年,绿捷的学生餐业务为其贡献9000万人民币的利润。
看到这个数字,我心中有一万只***奔跑而过。
2017年,绿捷公办小学的学生餐价格为每人每餐10元,现如今,这个价格已经提升为18元,利润提高多少可想而知。
作为企业需要盈利,作为资本家需要利润,我们理解,但还是那句话,不能因为利润而丧失自己的良心,或许,资本论对于企业追逐利润的经典描述在这里再现。
这样的场景下,再看看刘总的宣传稿——用实际行动支持中国上亿农民和城市家庭的吃饭大计,获得中华慈善奖,莫名觉得讽刺。
截至9月25日,绿捷的14项资质证书中有12项处于暂停状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农产品认证均被暂停,仅排污许可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尚且有效。
同时,也看到更多的家长晒出送饭的图片。
对于身在其中的我们,这一点点的进步都令我们惊喜不已,对于学生供餐的监管,这条路长且漫长。
来源:温柔看世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