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4日,本报新闻热线接到一通特殊的电话,家住石家庄建明小区的吴先生电话里语气诚恳,他想通过媒体,郑重地感谢一位消防员——正定新区消防救援大队文庙街消防救援站战斗一班班长田晓昊。时间虽已过去三个多月,但孩子生病那天傍晚惊心动魄而又充满温暖的经历,让这位父亲依
9月24日,本报新闻热线接到一通特殊的电话,家住石家庄建明小区的吴先生电话里语气诚恳,他想通过媒体,郑重地感谢一位消防员——正定新区消防救援大队文庙街消防救援站战斗一班班长田晓昊。时间虽已过去三个多月,但孩子生病那天傍晚惊心动魄而又充满温暖的经历,让这位父亲依然感念于心。
事情要从6月的一天说起,当天18时30分许,吴先生11个月大的女儿突发高烧,很快出现昏迷、抽搐、口吐白沫的危急情况。孩子的妈妈和姑姑抱着孩子,穿着拖鞋就冲进了家附近的社区医院。然而,社区医院无法处理如此紧急的状况,必须立刻转往省儿童医院。抱着意识不清的孩子跑出医院大门时,两位年轻女子惊慌失措——她们出门太急,没带手机,无法联系家人,也叫不到车。
就在这绝望的时刻,正在附近路边等候女友的田晓昊注意到了她们。“我看她们抱着孩子冲进去,没几分钟又更加慌乱地跑出来,心想肯定出事了。”田晓昊回忆,他立刻上前询问。看到孩子小手耷拉着、双眼紧闭,凭借消防员的职业敏感和学过的急救知识,他意识到情况万分危急。“别急,上我的车,我送你们去医院!”
当时正值晚高峰,近6公里的路拥堵难行。田晓昊开启双闪,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谨慎而迅速地驾驶,争分夺秒地向医院飞驰。途中,他利用所学急救知识,一边开车一边指导孩子妈妈:“快,拍拍孩子,不停地叫她的名字,让她保持意识!”他知道,听觉是生命最后消失的感官,持续的呼唤至关重要。
到达省儿童医院后,田晓昊一把抱起孩子,冲进了急诊室。“当时看孩子情况不对,我怕她们着急再摔着孩子。”他快速向医护人员说明情况,又垫付了医药费,并用手机联系了孩子的其他家属。直到得知孩子恢复意识,情况稳定下来,他才默默离开,那时已是晚上8点多。他甚至没来得及跟约会的女友详细解释,只是事后才告知,而女友得知他因救人耽误了纪念日晚餐,不仅没有埋怨,反而为他感到自豪:“他能下意识做出这种行为,我觉得特别可贵。”
当时远在外地工作的吴先生,接到妻子用田晓昊手机打来的电话时,心急如焚。“那种情况下,真是雪中送炭。要不是他,后果不敢想象。”吴先生动情地说。事后,孩子住院治疗了一周多才康复。吴先生回到石家庄后,经过多方打听,甚至联系了社区居委会,才终于找到了这位不留名的恩人——消防员田晓昊。7月,他特意制作了一面写有“烈火英雄怀大爱 危难时刻显担当”的锦旗,专程送到消防站表达谢意。
“这事儿没发生在谁身上,谁体会不到那种焦急和无助。发生在自己身上,才真切感受到这种帮助多么珍贵。”吴先生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咱们的消防员真是好样的!希望这种正能量能传递下去,如果别人遇到困难,我也一定会伸出援手。”
面对感谢,年轻的消防员话语朴实:“当时什么都没想,就觉着救人要紧,换了谁都会这么做的。”
记者了解到,这并非田晓昊第一次在日常生活中伸出援手。2025年春天,他曾勇救落水儿童;不久前,他还曾在归队途中帮助一辆起火冒烟的私家车灭火。这位1998年出生的年轻班长,用一次次下意识的善举,诠释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也让那个傍晚的紧急驰援,成为一个家庭心中的温暖记忆。(记者 郭莉萍)
本文来自【石家庄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