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连日来,长沙市2025年“国防公开课”——《国歌》在全市各中小学校播出。这堂以《国歌》为主题的沉浸式国防教育课,引导广大师生共同回顾国歌背后的民族记忆,感受跨越时代的精神力量,尤其是课程结尾的“全体起立,共唱国歌”环节,各校学生肃立齐唱,情感真挚、场面庄重,将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俊)连日来,长沙市2025年“国防公开课”——《国歌》在全市各中小学校播出。这堂以《国歌》为主题的沉浸式国防教育课,引导广大师生共同回顾国歌背后的民族记忆,感受跨越时代的精神力量,尤其是课程结尾的“全体起立,共唱国歌”环节,各校学生肃立齐唱,情感真挚、场面庄重,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本次公开课以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确立与传承为主线,综合运用4K航拍、VR情景交互、AI影像复原等技术,生动再现国歌从战火中诞生到成为国家象征的伟大历程。课程还融入湖湘文化元素,聚焦词作者田汉的湖湘背景与精神根脉,并邀请田汉之孙、国防大学教授欧阳维,著名指挥家于海等专家进行深入解读,增强课程的历史性和情感感染力。
“当我站起来唱国歌的时候,感觉全身都在发热,真正理解了什么叫‘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原来国歌不只是一首歌,更像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微型史诗。”国防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华思源说。
“课程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载体,它的形式新颖,除了知识传授,还能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防观念、忧患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发挥了精神塑造和价值引领的作用,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注入精神力量。”国防科技大学附属中学老师李珊喜告诉记者。周南梅溪湖中学老师罗琨说:“通过本次公开课,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国歌的历史,更在齐唱中体会到什么是集体荣誉、什么是国家尊严,这是单纯讲授难以达到的教育效果。”
此次公开课是长沙市继2024年“家乡舰”国防公开课之后的又一创新作品,旨在通过融媒体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方式,推动国防教育走进课堂、走进心灵,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全市各校也以此为契机,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与校园文化,通过仪式教育、主题班会、红领巾广播站等多种形式,持续强化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家国情怀。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