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合肥各中小学的田径运动会正陆续拉开帷幕。在瑶海区,这场体育盛会已超越单纯的竞技比拼,成为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收获成长的鲜活课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吴海波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磊 王海涵)目前,合肥各中小学的田径运动会正陆续拉开帷幕。在瑶海区,这场体育盛会已超越单纯的竞技比拼,成为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收获成长的鲜活课堂。
“以前我总在台下当观众,今年加入宣传组,想想能用手机拍摄同学冲线的瞬间,比自己参赛还激动!”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八(25)班杨舒羽道出了“全员参与”带来的全新体验。
合肥市行知小学田径运动会啦啦队方阵。瑶海区教体局供图
以往提起校园运动会,人们最先想到的是跑道上的运动员。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打破“少数人竞技、多数人围观”的模式,让啦啦队、宣传组、后勤组等角色成为运动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赛场”。
2025年9月,合肥市发布《合肥市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学校要充分认识举办青少年田径运动会的重要意义,将学校运动会与趣味体育活动、各类班级联赛、体育文化节等相结合,营造“人人爱运动、班班有特色、校校有氛围”的校园体育生态,全面提升学生参与度和获得感。
合肥市大通路小学校园运动会小垒球比赛。 瑶海区教体局供图
全员参与的运动会,不仅丰富了活动形式,更传递了“体育不止竞技,更是协作与共享”的理念。在合肥市行知小学的运动会上,每个班级都要求“人人有任务”,运动员负责拼搏,其他同学则进行策划、筹备、后勤保障工作,最终班级的总得分不仅看比赛成绩,更看各组的协作表现。
合肥市临泉路第二小学通过设置“后勤小标兵”“最佳宣传奖”等荣誉,让非竞技角色的付出被看见、被认可。
“课间铃一响,我就抱着跳绳往操场冲!以前总觉得运动累,现在和同学组队打卡,每天不跳够100个都不甘心。”合肥市第五十五中学九(7)班段培硕同学在日记里写道。
合肥市行知学校田径运动会100米跑决赛。瑶海区教体局供图
校园运动会带来一系列变化:学生走出课本的“拘束”,操场成了最鲜活的课堂,有人在跳远沙坑前反复练习起跳姿势,有人围在拔河绳旁喊着整齐的口号,连平时严肃的老师,也会在趣味项目里和学生们抢着套圈、并肩运球。
近年来,瑶海区全面落实“五育并举”育人目标,以重普及、促提高为原则,着眼青少年体育兴趣培养、体育锻炼习惯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构建“校内竞赛—校际联赛—区级决赛”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让学生爱好运动,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掌握体育技能,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在运动中体验乐趣和喜悦。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