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见打”的冷门专业,人才缺口近百万,网友:就这也能拿学位?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16:19 1

摘要:不久前,2025年电竞世界杯上,AG.AL在“王者荣耀”项目中上演惊天逆转,VKG更是在APEX项目中成为首个夺得此项目世界冠军的中国战队。

不久前,2025年电竞世界杯上,AG.AL在“王者荣耀”项目中上演惊天逆转,VKG更是在APEX项目中成为首个夺得此项目世界冠军的中国战队。

这样的时刻,不得不说真的看得让人热血沸腾!

“电竞不是玩游戏,是为梦想而战!”过去很多人觉得电竞就是打游戏、就是不务正业,但这样的看法在今天早就过时了。

从电竞入选2023年杭州亚运会到2027年将在沙特阿拉伯利亚得举行首届电竞奥运,再到预计在2026年中国电子竞技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电子竞技产业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发展着。

而与之相伴的还有一个专业也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它就是——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

01

电竞=打游戏?

看到电竞两个字,有些人会自动将其和打游戏划上等号。

难道打游戏不是有手和设备就行,居然还需要学?

而且在很多家长眼里,打游戏就是不务正业,很多家长都为孩子爱打游戏而发愁,甚至看到这个专业,会觉得:“花几年学费学打游戏,不如去搬砖!

难道这个专业,真的如此“有手就会”和“不务正业”吗?

图源:小红书@超级阿瞳木

当然不是。

这个专业是正儿八经的高校专业:早在2016年,教育部就正式批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

该专业主要培养的是承担电竞产业中的教育培训、赛事组织、企业管理、俱乐部管理等工作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可不是只会打游戏的“网瘾少年”。

所以该专业的课程远不止打游戏那么轻松简单,而是包含了一个复杂和完整的体系。 如果不信,可以看看该专业一位大一学生的课表:

深入了解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就会发现,课程的涉及面非常广泛,体育学、管理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基础学科与特色交叉拓展课程全都有,主要可以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实践课三个部分。

公共基础课方面,除了大学英语、政治等最基础的课程,还需要学体育心理学,涉及到的教学内容是怎么给运动员缓解焦虑、怎么制定符合特色的训练计划等内容;

专业核心课方面,学生需要系统学习电子竞技运动概论、电子竞技运动损伤与营养康复、电子竞技心理学、电子竞技竞赛策略与数据分析、电子竞技俱乐部管理、电子竞技赛事运营与管理电子竞技主持与解说、游戏编程基础、电子游戏与图像艺术设计等课程。

图源:小红书@文文文文文酱

因为要当好赛事运营导播技术基础、数据分析和赛事策划课程必不可少;要当职业选手电子竞技战术设计必须要掌握; 要做游戏开发游戏编程基础课程会培养基础的编程能力,学不会?那就代码不断敲敲敲到厌倦。

除了以上这两类课程,实践课也有点“魔鬼训练营”内味儿了。

在虚拟演播厅里模拟直播场景,学生要练习直播技术和解说技巧,一个发音不准可能就要重录十几遍;

图源:小红书@黑加仑耶

赛事模拟运营更是考验综合能力,在场地里拿着各种物品跑来跑去,还要时刻和赞助商对接,顺便看一下各个机位摆对位置了没,每个细节都不能出错;

职业战队实训里,学生则要在选手、裁判等不同身份中切换,提前感受职业赛场高压

除了课程设置的体系化,很多设立该专业的高校都开展了“校企合作”,比如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与浙江网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让学生参与到电竞企业工作的各个环节,妥妥给将来的就业加分。

虽然听起来学着累,实际上学起来一点也不轻松,但该专业的学生有机会拿到各种电竞比赛的门票,还有和顶尖选手见面的机会。

图源:小红书@文文文文文酱

看看这些福利,再想想对电竞的热爱,累就累吧,忍忍就好了

02

热爱vs现实

2016年,教育部正式批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时,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基本都是专科院校

直到2019年,山东体育学院才成为了全国首家开办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

再到今日,开设此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已有一百余所,比如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首都体育学院等。

虽然这个专业是一个小众专业,毕业生有时还要面临“你毕业了是不是就去打游戏”的误解,但和开设的院校越来越多一样,它的就业面也越来越宽。

首先是可以进入电竞赛事公司,担任赛事策划、执行、裁判等岗位,像腾讯互娱、网易游戏、英雄体育等电竞大厂都可以投递。在首都体育学院今年首届毕业的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中就有同学入职了京东星宇电竞公司,参与多项赛事运营策划。

其次,还可以进入电竞俱乐部,负责战队管理、运营、商务等工作。

好消息是:进入电竞俱乐部可以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大胆追梦

坏消息是:竞争非常激烈,新传、市场营销、广编、计算机、数媒技等专业都可以来,而且休息时间非常不固定。

图源:小红书@曾经有座山

直播平台、短视频公司做内容策划、解说、IP孵化也是就业方向之一。

在短视频公司可以做电竞相关的内容策划、营销或者摄像、剪辑,还可以参与IP的孵化,待遇不会差;在直播平台则可以当一名游戏主播,或者给电竞比赛当线上解说,有机会直接接触到电竞选手。

此外,也可以进入教育行业。随着电竞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现在有了越来越多的电竞训练营,可以担任电竞教练,负责电竞青训和普及教育方面的工作。

当然也可以做职业电竞选手,加入顶级电竞俱乐部,穿着印有战队logo的队服,在全球观众的注视下征战赛场——这确实是真实存在的职业路径,不仅能获得丰厚奖金,还能享受超高的待遇,年入百万也不是梦。

但是成为职业选手是有很高的门槛的,尤其是顶尖俱乐部的选手,只有很少的人能走上这条职业道路。

其实很多人选择这个专业都是因为热爱,但是现实却很骨感。

一方面,在薪资上,大多数情况下,电竞有关的岗位的薪资在6-8k,并且不同城市之间差别较大,一线城市的游戏大厂月薪可能上万,但若是四五线城市月薪就可能只有一线城市的一半

图源:小红书@尺子是只小金毛-

而且,还要承受的是来自其它专业的激烈竞争压力、由于比赛时间不固定而日夜颠倒的工作时间、一旦出现紧急状况就得疯狂加班......

总之就是钱不多但事情很多。

另一方面,电竞行业不够稳定,需要面临裁员、转行等状况,根据Obsidian Publish(抓取自公开媒体报道)的统计,2024年全球电子游戏行业的裁员人数达到了14639人,相比起2023年的10466人,同比上升了39.9%。

最后来说说考研和考公。

考公虽然对口岗位不多,但文化宣传、体育管理这些方向还是有很大机会的。

另外,很多毕业生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都会选择专升本或者是考研。在专升本方面,该专业的学生可以专升本到本科院校的相关专业;在考研方面,可以从本科院校考电子竞技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如电子竞技产业管理、电子竞技文化研究等方向。

03

打破偏见

“打游戏能当饭吃?”——十年前,这句话可能是大多数人提起电竞的第一反应。

那时候还没有形成完整产业链,电竞也确实是乱象频发

主办方拖欠奖金不发、俱乐部没场地只能去网吧练手、没有基础工资连饭都快吃不上、比赛打着打着结果选手真的打起来了......

图源:百度贴吧@dl150

但如今,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5-2030年中国电竞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实际销售收入达到275.68亿元;

《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用户规模达4.9亿人;

无畏契约上海大师赛中,30000多张门票在仅33秒内售罄......

这些数据都在证明,这个行业不再是草台班子,而是逐渐在形成成熟的产业体系

还值得一提的是,电竞正在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新阵地:当“王者荣耀”国际版登陆海外,游戏里的敦煌研究院系列皮肤成了超火的文化符号;《黑神话:悟空》中古典与现代元素的结合将游戏元素和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其全球影响力已经超越游戏产业本身。

未来的科技发展中,电竞的表现只会更精彩。

通过机器学习分析选手操作习惯,生成个性化战术建议;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观众语音操控游戏事件”;VR/AR技术推动“沉浸式电竞”普及,玩家可通过虚拟形象参与赛事......

这些场景,正在变成电竞人的新战场。

从产业的发展,到国际影响力的扩大,再到科技发展的应用,都需要更加专业的电竞教育和培训,也需要更多电竞的专业人才加入。

图源:微博@央视新闻

有业内人士表示,电竞产业正处在关键突破期,有大量的人才缺口

而与之伴随的是越来越多的电竞专业学生走出了校园,在电竞行业的各个领域发光发热

比如在新华社发表的文章《玩游戏也能拿学位?》中,报道的首都体育学院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杭州亚运会的电竞比赛中承担了重要工作。

总而言之,电竞从一个小众爱好变为如今为经济、文化做贡献的成熟产业,正越来越需要更多专业人才的加入,让其变得更系统化和专业化。

敢搏之心不可须臾或缺”,这是TES战队出征世界赛时的宣言。

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的学生的道路就像这句话一样,虽然专业较为冷门、虽然人们存在很多误解,他们却不断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证明:电子竞技从来都不只是游戏。

参考资料:

1.三联生活周刊:那个志愿报了电竞的男孩,如今在直播间卖耳机

2.软科:全国仅7所!“打游戏”专业,火了!

3.新华社:玩游戏也能拿学位?

4.中研网:2025年中国电竞行业:技术驱动、生态重构与全球化突围

5.咸宁新闻网:《2024年中国电竞行业职业发展报告》:电竞行业涌现千万量级新职业

来源:新东方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