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以绿色为笔,书写食品产业的鼎新华章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15:37 1

摘要:贺兰山横亘西陲,铸就塞上屏障;黄河蜿蜒东去,滋养千里沃野。在这片被誉为“塞上江南”的神奇土地上,宁夏以山川为笺、日月为墨,孕育出一件件自然与匠心共酿的农业瑰宝。从贺兰山东麓的葡萄佳酿到黄河岸边的枸杞红果;从黄金奶源的醇厚乳汁到六盘山下的肉牛珍馐;从盐池草原的滩

贺兰山横亘西陲,铸就塞上屏障;黄河蜿蜒东去,滋养千里沃野。在这片被誉为“塞上江南”的神奇土地上,宁夏以山川为笺、日月为墨,孕育出一件件自然与匠心共酿的农业瑰宝。从贺兰山东麓的葡萄佳酿到黄河岸边的枸杞红果;从黄金奶源的醇厚乳汁到六盘山下的肉牛珍馐;从盐池草原的滩羊鲜香到塞上田间的翠绿蔬鲜——宁夏这片宝地,正以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惊艳世人。

这里不仅是绿色食品的摇篮,更成为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的“创新实验室”和“优质样板间”。近年来,宁夏以绿色食品为抓手,让“绿色”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最动人的底色,交出了一份熠熠生辉的绿色答卷。

认证“加速度”,绿色版图持续扩张

宁夏的绿色食品产业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蓬勃发展,形成了“挖掘一批、培育一批、认证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

截至目前,全区绿色食品总数已达549个,有机农产品47个,还有6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89个名特优新农产品和40个特质农品,构建起了丰富多彩的“绿色食品家族”。

自2022年以来,宁夏绿色食品企业和产品数量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20%和15%,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态势。如今,每年有超过61万吨的绿色优质农产品从宁夏走向全国百姓的餐桌。从红宝石般的枸杞、醇香迷人的葡萄酒到鲜嫩可口的滩羊肉、清甜爽脆的冷凉蔬菜,宁夏的绿色食品涵盖了8大类近50个品种,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宁夏创新推动“绿色食品+”融合发展模式,建成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1个,打造了集生产、加工、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让消费者不仅能够品尝到绿色食品,还能亲身感受绿色生产的魅力。

质量“铁三角”,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宁夏对绿色食品的质量管控构建了严密的“铁三角”保障体系,确保每一份绿色食品都是“放心食品”。

源头管控方面,宁夏严格执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对申报基地的水、土、气进行全方位检测,确保生产基地环境“零污染”。过程监管方面,建立了从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到采收包装的全链条监控体系,推行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绿色食品要求。产品检测方面,采用“常规检测+风险监测“双线并行机制,每年完成150余批次的产品抽检,对发现的问题立即启动追溯机制,确保问题产品“无处遁形”。

宁夏绿色食品续展率保持在80%以上,位居全国前列。这一数据背后是生产者对绿色道路的坚定选择,更是消费者用信任投下的赞成票。某企业表示:“一旦走上了绿色发展的道路,就再也不想回头了,因为这条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有信心。”

政策“大礼包”,激发绿色创新活力

宁夏为绿色食品发展准备了丰厚的“政策大礼包”,多方面强化绿色食品发展的资金保障,形成了“国家引导、自治区支持、市县配套、企业投入”的多层次投入机制。

自治区每年争取财政支农资金开展绿色食品认证补贴100万元,积极协调市、县(区)工作机构申请绿色食品发展资金500余万元,用于绿色优质农产品补贴、基地建设,不断提高主体申报绿色食品的积极性,为绿色食品产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银川市和吴忠市作为全国绿色食品发展重点市,贺兰、平罗、青铜峡、海原、泾源5个县作为高质高效试点县,正在探索各具特色的绿色发展路径。银川市打造了“妙选银川”品牌体验店,让优质农产品有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吴忠市编印《绿色食品生产指南》,让绿色理念深入田间地头;平罗县创新采用“主播带货+绿色认证”模式,让绿色食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基地“孵化器”,培育优质农产品摇篮

宁夏为绿色食品发展建成了一批绿色食品“孵化器”——27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0个自治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320万亩。这些基地不仅是优质农产品的摇篮,更是农业科技创新和标准化生产的示范基地。

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生产基地,酿酒葡萄从种植到采收全程实行标准化管理,每一瓶葡萄酒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在盐池滩羊生产基地,羊群享受着“听着音乐吃草、喝着泉水成长”的优待,确保了羊肉的独特风味;在中宁枸杞生产基地,枸杞种植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实现了“零化学农药“使用。

这些基地每年为49家企业的134个产品提供15万吨优质原料,形成了“基地+企业+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条。某企业表示:“有了标准化基地的优质原料,我们的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品牌“聚光灯”,照亮宁夏绿色名片

宁夏绿色食品不仅质量过硬,更懂得如何“秀出自己”。通过创新营销方式,让绿色食品从田间地头走向都市餐桌,从区域品牌成长为全国名牌。

体验式营销让消费者近距离感受绿色食品的魅力。宁夏连续多年开展绿色食品宣传及展销活动,组织绿色食品进社区、进商超、进集市,通过现场品鉴、互动体验等方式,让绿色食品与消费者“零距离”接触。三年来,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开展品鉴活动100余场,直接参与消费者超过10万人次。

展会经济成为宁夏绿色食品走向全国的重要平台。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等国家级展会,120余家企业登上全国舞台,55家企业产品荣获金奖或优秀奖。“宁夏枸杞”荣登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药材类第2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中宁枸杞、盐池滩羊品牌价值跃升至全国百强榜前列。

新媒体营销为传统农产品赋能增值。贺兰县创新开设微农业公众号,全面报道最新的绿色优质农产品科普知识及热点政策;青铜峡市通过直播带货方式,让香瓜、葡萄等特色农产品畅销全国;多家企业利用电商平台,实现“田间直达餐桌”的销售模式。

科技“智慧脑”,开启监管新模式

宁夏为绿色食品装上了“数字大脑”,构建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智慧监管体系。

全面升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实现了“一网管住、一链到底、一图看透“的智慧监管模式。243家绿色食品企业、19家有机农产品企业、483家地理标志用标主体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实现了监管全覆盖、无死角。

创新推行“胶体金快检+承诺达标合格证“模式,每个产品都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证”。生产基地在出具承诺达标合格证的同时,进行胶体金快速检测,生成附带检测信息的二维码,实现“一单一检、一检一码、码码可查”。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就能了解产品的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检测报告等信息,真正做到了“明白消费、放心食用”。

同时,宁夏还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研判,及时发现潜在风险,提前采取防控措施,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未来“新蓝图”,打造全国绿色标杆

展望未来,宁夏绿色食品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第二十三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落户宁夏,将为这片土地带来更多的关注和发展契机。

宁夏将继续发挥“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特”的农产品优势,推动更多经营主体走向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道路。重点实施“绿色食品+”战略,推动绿色食品与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休闲体验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绿色食品特色小镇、休闲庄园和体验基地。

同时,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打造智慧绿色食品产业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推动宁夏绿色食品走向国际市场,让“宁夏味道”香飘世界。

塞上江南,绿色飘香。宁夏正以坚定的步伐,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绿色食品已然成为宁夏农业最动人的色彩,它们是宁夏山川与日月的私语,是农人匠心与时光的共鸣,它们带着塞上江南的灵秀与豪迈,跨越山海,走进千家万户,为国人餐桌增添更多“宁夏味道”,更为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贡献“宁夏智慧”。

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正以丰饶为笔,续写着属于宁夏的农业传奇。在这里,绿色食品不仅是一种产品,更是一种理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发展模式。宁夏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用绿色食品讲述着塞上江南的动人故事,用创新实践书写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篇章。

来源:经济大纵横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