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斗不赢中国,美国态度又变了:美印关系很好,需要印度制衡中国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16:12 1

摘要:一边是高级官员热情洋溢地宣称“美印关系依旧牢固”,另一边是关税大棒挥出后的50%高额税率。

一边是高级官员热情洋溢地宣称“美印关系依旧牢固”,另一边是关税大棒挥出后的50%高额税率。

华盛顿对新德里的态度,活脱脱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精神分裂”。

“我们当然仍将印度视为‘印太地区’的重要伙伴。”9月24日,一位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对媒体如是说,他特别强调,印度就代表着“印太地区”里的那个“印”字。

认为印度依然是美国在印太制衡中国的重要力量。

这番甜言蜜语般的表态,仿佛试图为近期紧张的美印关系敷上一帖安慰剂。

然而,就在不到一个月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最终裁定才刚刚落地,对一系列印度输美商品征收的总关税税率触及惊人的50%。

一边是伸出右手紧紧拥抱,一边是左手掏出刀子暗暗捅刺,美国这般矛盾与分裂的行为。

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在实在斗不赢中国的背景下,美国对印度的战略需求变得空前迫切。

希望通过跟印度合作共同针对中国,以此帮助美国在对华博弈中,获得一定的战略优势。

但其内在的霸权逻辑又无法停止对伙伴的伤害。

这位国务院官员的表态,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危机公关”的一部分。其背景是,自8月初美国连续签署行政令对印度加征关税以来,两国关系骤然降至冰点,甚至传出印度总理莫迪多次拒接美国总统电话的消息。

为何态度又放软了?核心原因在于,美国发现其“印太战略”离开了印度,根本玩不转。

首先,“四方安全对话”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多边制华平台。

而印度,是这个所谓“民主菱形”不可或缺的一角。

失去了印度,QUAD就将从“四国机制”退化为“三国同盟”,其地缘政治意义和合法性将大打折扣。

这也是为什么官员特意提到,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年初就职后的首次多边外交活动就是参与QUAD外长会。

其次,美国在科技、供应链、军事等领域对华围堵的战线拉得越长,就越感到力不从心。

它迫切需要一个非常大体量的非西方经济体,站在美国那一边,以证明其战略的所谓“吸引力”和“正确性”。

而印度的人口规模、市场潜力和民主标签,使其成为美国眼中抵消中国影响力的最佳“形象代言人”。

然而,言语的甜蜜终究掩盖不住行动的残酷。

美国对印度的“需要”,是高度功利和战略性的;而其对印度的“打压”,则源于其内在的政治经济逻辑。

双方最直接的冲突爆发在贸易层面。

比如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子啊全球进行了无差别攻击,无论是敌是友。

印度自然也没有躲过。

50%的关税,是美国国内政治压力下的粗暴选择,它清晰地表明:在华盛顿的算计中,短期的经济利益和选票,远比长远的战略伙伴关系更实在。

更深层次的矛盾则体现在战略自主权的争夺上。

美国要求印度在俄乌冲突中选边站队,特别是“切断俄罗斯的石油收入来源”。

但这直接撞上了印度国家利益的铁板。

对于印度而言,保障廉价稳定的能源供应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俄罗斯石油是其无法放弃的理性选择。

但美国却偏偏无视印度的关切,为了自己的战略目的,挥起制裁的大棒就往印度身上砸,加征了那额外的25%关税。

这种打压,暴露了美国战略的一个致命缺陷:它希望印度成为一个听话的、服从于美国全球战略的棋子,而非一个拥有独立意志的伙伴。

面对美国的分裂人格,印度的回应冷静而强硬,充分展现了其作为新兴大国的外交智慧。

它既不全盘拒绝美国的拉拢,也绝不牺牲自己的核心利益。

在9月22日与美国国务卿卢比奥的会晤中,印度外长苏杰生看似在倾听,实则也暗搓搓的划下了明确的红线。

据知情人士透露,印方在后续的贸易谈判中明确表示,若美方将停止购买俄油作为谈判条件,则必须首先取消相关的惩罚性关税。

这是一种成熟的外交议题联动策略,将难题抛回给了美国。

更意味深长的是,几乎在美国官员夸赞印度的同时,印度媒体广泛报道了特朗普将于9月25日在白宫高规格会见巴基斯坦总理及陆军参谋长的消息。

新德里方面对此保持了意味深长的沉默,但这种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抗议。

历史一再证明,任何与巴基斯坦的过度亲密,都会触及印度最敏感的神经。

印度的底气,来源于其“战略自主”的传统国策。

从冷战时期不结盟运动的领导者,到今天在美、俄、欧、中之间纵横捭阖,印度外交的核心始终是最大化自身利益,而非依附于任何大国。

它参与QUAD,是为了在印度洋-太平洋区域获得更多话语权并制衡中国,但这绝不意味着它会为了迎合美国而放弃与俄罗斯的传统关系,或牺牲自身的经济主权。

美国对印度政策的精神分裂,是其全球霸权地位相对衰落下的焦虑缩影。

它既想利用印度制衡中国,又无法容忍印度的崛起和独立;既需要多边主义的幌子,又奉行单边主义的实质。

这种矛盾,注定了其“拉印制华”的策略将充满波折和内在损耗。

而印度明白,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正在加速形成,任何国家都无法再垄断国际事务的话语权。在这场大国博弈中,印度正巧妙地利用自己的战略地位,待价而沽,左右逢源。

当美国官员还在重复“印度很重要”的咒语时,印度早已用行动宣告:真正的伙伴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而非一方对另一方的无度索取和打压。

华盛顿若不能真正读懂这一点,那么再多甜蜜的言语,也弥合不了行动撕开的裂痕。

来源:刘勇教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