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风水师的忠告,吃水不忘挖井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15:53 3

摘要:清乾隆年间,江南石门县有个叫周文渊的风水师,年纪不过三十,却已名震四方。他看风水从不收穷苦人家的钱,若是富户乡绅来请,则必重金相酬。这一日,城南富商赵德贵亲自登门,请周文渊为他新购的一块地皮勘测风水,准备建造宅院。

清乾隆年间,江南石门县有个叫周文渊的风水师,年纪不过三十,却已名震四方。他看风水从不收穷苦人家的钱,若是富户乡绅来请,则必重金相酬。这一日,城南富商赵德贵亲自登门,请周文渊为他新购的一块地皮勘测风水,准备建造宅院。

周文渊随赵德贵来到城郊,只见那块地北依青山,南临碧水,本是上佳之选。然而细看之下,周文渊眉头越皱越紧。

“赵老爷,此地看似吉祥,实则暗藏凶险。”周文渊指着山势道,“您看这山形如利剑直指地块,在风水上称为‘剑脊煞’,若在此建房,三年内必有血光之灾。”

赵德贵闻言不悦:“周先生,我花重金购得此地,多少风水师都说这是宝地,怎到您这就成凶地了?”

周文渊摇头道:“吃水不忘挖井人,我既受您所托,必以实言相告。此地表面藏风聚气,实则杀气暗藏。若您执意要建,我有一法可解:需在院中掘一口深井,井位必须正对山尖,且井口需用青石砌成八角形,方可化解煞气。”

赵德贵表面应承,心中却怀疑周文渊是想多索要酬金才危言耸听,便敷衍道:“先生之言我记下了,容我再想想。”

三个月后,赵德贵不顾周文渊警告,在那地块上建起豪华宅院,只是碍于情面,还是在院中掘了一口井,却未按周文渊的要求建造。

宅院落成当日,赵德贵大宴宾客,唯独没有邀请周文渊。席间有人问起为何不见周先生,赵德贵嗤笑道:“什么风水大师,不过是危言耸听骗钱罢了。我这宅子建好三月有余,生意越发红火,身体也无恙,可见他言过其实。”

就在赵德贵话毕不久,管家匆匆来报,说院中那口井突然冒出阵阵恶臭,水质变得浑浊不堪。赵德贵心中一惊,却强作镇定道:“许是井底淤泥未清干净,明日找人清理便是。”

当夜,赵德贵做了个怪梦,梦见一白衣老者站在井边,厉声道:“毁我清修,必遭报应!”赵德贵惊醒,浑身冷汗淋漓。

次日清晨,赵家仆役在打水时,竟从井中捞出一块刻有诡异符文的青石板。赵德贵心中不安,终于还是厚着脸皮再请周文渊过府。

周文渊来到赵家,只看了一眼那青石板便脸色大变:“赵老爷,这石板是古墓封印,您这宅子怕是建在了一处古墓之上。井水发臭,是因为打通了墓穴。”

赵德贵慌道:“这该如何是好?”

周文渊长叹一声:“为今之计,只有开井探查,若真有古墓,需做法事超度,再将墓穴复原。”

赵家当即雇人下井探查,果不其然,在井壁一侧发现了一个被破坏的墓穴入口。周文渊主持法事,超度亡灵,又命人将墓穴重新封好。说来也怪,完成这些后,井水竟渐渐恢复清澈。

赵德贵感激不尽,奉上重金,周文渊却只取常规酬劳,正色道:“赵老爷,风水之术关乎天地人和,我辈当以济世为本,非敛财之道。只望您记住:吃水不忘挖井人,日后多行善举便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此事在石门县传开后,周文渊名声更盛。然而谁也不曾想到,一场离奇命案即将发生,将这位风水师卷入漩涡之中。

半年后的一个清晨,周文渊刚开门迎客,就见县衙捕快匆忙赶来:“周先生,出大事了!城西吴员外暴毙家中,死状诡异,县令请您前去协助勘查。”

周文渊随捕快赶到吴家,只见吴员外仰面倒在书房地上,双目圆睁,面色青紫,右手紧紧抓着胸口衣襟。县令李大人已在现场,见到周文渊便道:“先生来得正好,仵作验尸未见外伤,也非中毒,死因蹊跷。听闻您通晓奇术,特请来相助。”

周文渊环顾书房,只见摆设整齐,并无打斗痕迹。他细观吴员外面容,又查看其手掌,忽然问道:“大人,吴员外近日可曾改建宅院?”

吴家长子吴启明答道:“家父上月确实请人改建了后院,新修了一处凉亭。”

周文渊请求查看凉亭。来到后院,只见一座新建的六角凉亭矗立在庭院中央,周文渊只看一眼便倒吸一口凉气:“这亭子何人设计?”

吴启明道:“是家父自己画的图纸。”

周文渊摇头叹道:“凉亭六角,形似龟甲,本无大碍。但亭顶尖角正对书房窗口,形成‘箭煞’,又恰逢今年太岁方位在此,煞气倍增。吴员外是否自建亭后便常感胸闷心悸?”

吴启明惊讶道:“正是如此!先生如何得知?”

周文渊不答,又问:“建亭之前,可曾有风水师提醒过什么?”

吴启明想了想:“好像有位姓孙的风水师说过不宜在此建亭,但家父未听。”

周文渊面色凝重,回到书房,从怀中取出罗盘,仔细勘测后,指着西墙一书架道:“挪开此架。”

衙役挪开书架,后面竟露出一道细微裂缝。周文渊贴近观察,又用手轻敲墙壁,传来空洞之声。

“墙内有物。”周文渊断言。

李县令当即命人破墙查看。墙壁凿开后,众人骇然发现墙内夹层中藏着一具干尸,尸身被符纸包裹,心口插着一柄青铜匕首。

“这是...邪术!”周文渊惊道,“以尸养煞,增强风水煞气。吴员外是被人谋害的!”

案件顿时从暴毙转为谋杀。李县令大惊,问周文渊可知这是何人所为。

周文渊仔细检查干尸和符纸,沉声道:“此法名为‘尸煞局’,是风水邪术中的禁术。施术者必是精通风水之人。”

“莫非是那位姓孙的风水师?”吴启明疑道。

周文渊摇头:“无凭无据,不可妄断。不过吴公子可知令尊与何人结怨?”

吴启明思索良久,道:“家父经商,难免有竞争对手。但若说深仇大恨...唯有半年前,家父与城中马商人争购一块地皮,最终家父得手,马商人曾当众扬言要家父后悔。”

李县令立即派人传唤马商人。然而马商人有不在场证明,案件陷入僵局。

周文渊请求在吴家多留片刻,他独自在凉亭中沉思,忽然注意到亭柱上有一处不易察觉的标记——一个奇怪的符号,形似飞鸟。

“飞鸟标记...”周文渊喃喃自语,脸色渐变。

三日后,周文渊正在家中研究古籍,忽听敲门声。开门一看,竟是赵德贵携厚礼来访。

“周先生,多亏您当初指点,我赵家生意日益兴隆。今日特来致谢。”赵德贵笑容满面。

周文渊请赵德贵入内,二人饮茶闲谈。赵德贵无意间问道:“听闻先生近日协助官府调查吴员外命案,不知可有进展?”

周文渊叹道:“案情复杂,尚无头绪。”

赵德贵压低声音:“我听闻吴员外生前与多名风水师交往甚密,其中有个叫孙不二的,行为诡异,或许与他有关。”

周文渊眼中闪过一丝异样,只是淡淡应道:“办案讲求证据,不可听信流言。”

赵德贵离去后,周文渊面色凝重,从书柜暗格中取出一本泛黄古籍,翻到一页,上面画着的正是他在吴家凉亭见到的飞鸟标记,旁边标注着“青鸟帮”三字。

“青鸟帮...”周文渊喃喃道,“这邪派竟还有传人。”

十日后,又一桩命案震动石门县。城北富商钱老爷暴毙家中,死状与吴员外如出一辙。周文渊被请至现场,果然在钱家花园假山下发现了同样的飞鸟标记,并在标记所指处挖出另一具镇邪干尸。

接连两起命案,手法相同,县令李大人压力倍增。周文渊建议暗中调查近期城中富户是否都曾改建宅院,以及为他们设计风水的是何人。

调查发现,受害者吴员外和钱老爷半年前都曾参与城南一块地皮的竞购,最终地皮被赵德贵购得。更巧的是,赵德贵建宅时,介绍风水师的中人正是孙不二。

周文渊感觉蹊跷,深夜独自前往赵德贵宅院外围勘查。月色下,他绕宅三圈,终于在后院墙角发现了一处隐蔽的飞鸟标记。

“果然如此...”周文渊正自语间,忽觉脑后生风,急忙闪避。一根木棍擦着他的耳边掠过。

几个蒙面人从暗处冲出,将周文渊团团围住。周文渊虽通武艺,但双拳难敌四手,渐渐落了下风。危急关头,一道黑影飞身而至,出手凌厉,转眼间便将蒙面人打退。

“孙不二!”周文渊认出救命之人,正是同行中风评不佳的孙风水师。

孙不二冷笑:“周先生不必惊讶,我救你是因为只有你知道真相。赵德贵才是真凶,他勾结青鸟帮余孽,以风水局害人。”

孙不二告诉周文渊,青鸟帮是前朝遗留的邪派,擅长利用风水杀人。赵德贵本是青鸟帮后人,为复兴家族,设计害死竞争对手,夺取他们的财产。

“他先让我劝告那些富户不要在某些位置动土,待他们不听,便暗中布下尸煞局。”孙不二道,“我虽知内情,但苦无证据,又受他威胁,只能隐忍。”

周文渊质问:“你既早知此事,为何不报官?”

孙不二长叹:“我年轻时曾误入青鸟帮,有把柄在他手中。如今救你,是希望你能揭穿他的真面目。”

次日,周文渊求见李县令,将所知情况尽数相告。李县令虽觉匪夷所思,但还是下令秘密调查赵德贵。

然而衙役赶到赵家时,赵德贵已不知所踪。在赵家书房中,发现了一间密室,里面满是风水邪术的典籍和青鸟帮的信物。更令人震惊的是,还有一本账册,记录着赵德贵如何利用风水害人夺产的计划。

三日后,有樵夫在城外山中发现赵德贵的尸体,似是失足坠崖而亡。案件就此了结,石门县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只有周文渊心中存疑。在赵德贵葬礼那天,他前往吊唁,在赵家院中那口井边驻足良久。

“先生认为赵老爷真是失足坠崖吗?”不知何时,孙不二出现在周文渊身后。

周文渊不答反问:“孙先生可知‘吃水不忘挖井人’何意?”

孙不二笑道:“自然是指受惠不忘本源。”

周文渊摇头:“还有一层意思——井能供水,亦能溺人。风水如同这井水,善用则利民,恶用则害人。赵德贵精通风水,却忘了风水师的根本是为造福于人,而非害人利己。”

孙不二意味深长地道:“或许赵德贵并非真凶,只是替罪羔羊。”

周文渊目光锐利地看向孙不二:“孙先生何出此言?”

孙不二笑而不答,拱手告辞。周文渊望着他的背影,心中疑云重重。

一月后,周文渊偶然在古籍市场淘得一本青鸟帮秘典,翻看之下大惊失色——书中记载青鸟帮核心成员均在左臂刺有飞鸟标记。

周文渊想起孙不二夏季常挽袖乘凉,左臂上似乎真有一处印记。再细思吴员外和钱老爷案件细节,许多关键处竟都与孙不二有微妙联系。

周文渊连夜整理证据,准备次日报官。然而当夜家中突遭火灾,幸得周文渊警醒,及时逃脱。那些收集的证据却尽数焚毁。

火场外,周文渊远远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左臂上飞鸟标记在火光中若隐若现。

“果然是他...”周文渊心中明了,孙不二才是真正的青鸟帮传人,赵德贵不过是被利用的棋子。如今孙不二以为证据已毁,定会继续行动。

周文渊决定暂不打草惊蛇,暗中监视孙不二。果不其然,几天后孙不二离城前往邻县,周文渊悄悄跟随。

孙不二进入一座荒废古庙,周文渊潜伏在庙外,听到庙内传来对话声。

“...石门县已不安全,待此事风波平息,再行计划。”是孙不二的声音。

另一人道:“帮主,那周文渊是否已怀疑您?”

孙不二冷笑:“他虽聪明,但无证据。况且他若真知内情,早已报官。你们按计划行事,下一目标应是林家...”

周文渊心中一震,林家是石门县首富,若遭毒手,必将引起更大风波。他正思索对策,不慎踩断枯枝,声响惊动了庙内人。

“谁?”孙不二厉声喝道,瞬间已冲出庙门。

周文渊心知不妙,转身便逃。孙不二率众紧追不舍,将周文渊逼至悬崖边。

“周先生,何必多管闲事?”孙不二阴冷地道,“你本可安心做你的风水师,偏要追查到底。”

周文渊镇定自若:“风水师当以济世为本,你等邪术害人,我岂能坐视不理?”

孙不二狂笑:“什么正邪?风水本就是夺天地造化之术!赵德贵那蠢货拘泥于传统,不敢大胆使用禁术,合该被弃!”

周文渊趁机套话:“所以赵德贵是你推下悬崖的?”

孙不二得意道:“不错!他已无利用价值,反而可能暴露我们的计划。周先生,我很欣赏你的才华,若你愿加入青鸟帮,共图大业,我可饶你不死。”

周文渊大笑:“道不同不相为谋!今日我就算葬身于此,也绝不会与邪魔外道为伍!”

孙不二面露凶光:“那就休怪我无情了!”说罢挥手令手下上前。

千钧一发之际,四周突然火把通明,李县令率官兵从林中冲出:“孙不二,你刚才所言已被记录,还不束手就擒!”

原来周文渊早有准备,来前已通知李县令暗中跟随。

孙不二见大势已去,欲跳崖自尽,被官兵一拥而上擒住。

青鸟帮余党尽数落网,一桩利用风水杀人的奇案终于真相大白。周文渊因破案有功,受官府嘉奖,却婉拒赏银,只求将青鸟帮邪术典籍焚毁,以免贻害后人。

事后,李县令问周文渊为何能识破孙不二的伪装。周文渊道:“风水之术,如同井水,能养人也能害人。真正的风水师当时刻谨记‘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以济世为本。孙不二虽精通风水,却心术不正,言谈间尽是功利之语,毫无济世之心,早露破绽。”

自此,周文渊继续游走四方,为民看风水、解疑难,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而他那句“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忠告,也成为石门县百姓口口相传的箴言。

各位看官,这风水奇案中人心叵测,正邪难辨,不知您对此有何看法?

来源:书法聚宝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