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充电收费,让民生痛点变治理亮点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16:04 3

摘要: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提醒告诫书,要求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运营单位、物业服务及相关单位,实行价费分离,严格明码标价;严格落实相关电价政策;倡导降低充电服务费等。一段时间以来,多地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乱象广受诟病。(9月24日 央广网)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提醒告诫书,要求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运营单位、物业服务及相关单位,实行价费分离,严格明码标价;严格落实相关电价政策;倡导降低充电服务费等。一段时间以来,多地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乱象广受诟病。(9月24日 央广网)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提醒告诫书》,明确要求各运营单位实行“价费分离”、严格明码标价、落实居民电价政策,并倡导降低充电服务费。这一举措直面群众反映强烈的“充电贵”“收费乱”问题,犹如一剂良方,为长期淤堵的民生痛点注入清流,彰显了城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

电动自行车作为城市短途出行的重要工具,全国保有量已突破3.5亿辆,成为无数上班族、快递员、外卖骑手的“出行刚需”。然而,与之配套的充电服务却长期滞后。在不少居民小区,充电设施要么缺失,要么“霸王收费”:有的将电价虚高至一度两元以上,有的服务费占比远超电费,更有甚者电费与服务费混收,账单“雾里看花”,居民有苦说不出。这不仅加重了普通家庭的生活负担,更催生“飞线充电”“推车上楼”等危险行为,严重威胁公共安全。据应急管理部数据,近年来因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引发的火灾事故逐年上升,教训惨痛。

此次北京出台的规范措施,可谓切中要害、系统精准。其一,“价费分离”是透明化管理的基石。电费与服务费分项列示,让消费者清楚知道“钱花在哪”,从源头遏制“搭车收费”“隐性加价”。其二,明确充电用电执行居民生活电价,严禁加价,从成本端守住民生底线。其三,服务费实行市场调节,但强调公平合理,并鼓励物业、运营方通过让利、优惠等方式降低费用,推动形成“普惠型”服务模式。此外,要求通过手机App或小程序推送账单,提升消费透明度,真正实现“阳光充电”。

更深层次看,这一政策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生动体现。它与禁止电动车进楼入户的消防新规形成“疏堵结合”的治理闭环:一边“堵”住安全隐患,一边“疏”通合理需求,避免“一刀切”带来的民生不便。同时,规范市场秩序也有助于激发良性竞争,倒逼运营企业提升服务质量,而非靠信息不对称牟利。

当然,政策落地仍需多方协同。监管部门应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对“明降暗升”“强制消费”等变相违规行为露头就打;街道、社区应加强宣传引导,推动居民参与监督;运营企业也应摒弃短期逐利思维,以优质服务赢得长期发展。

电动自行车承载的是千家万户的日常出行,规范充电收费,看似小事,实则关乎公平、安全与幸福感。期待北京此举成为全国标杆,让更多城市跟进,共同织密安全网、提升服务网,让每一次充电都成为安心之旅,让民生痛点真正蜕变为基层治理亮点。(舒朗秋)

来源:东南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