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停了,提词器崩了,特朗普脱稿开喷:联合国窝囊,欧洲不争气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15:47 1

摘要:2025年9月23日,纽约一场原本按部就班的世界大会,因为一位老熟人的登场,突然变得有些“不走寻常路”,那天的主角,不是别人,正是炒股总统特朗普。

2025年9月23日,纽约一场原本按部就班的世界大会,因为一位老熟人的登场,突然变得有些“不走寻常路”,那天的主角,不是别人,正是炒股总统特朗普。

本来是一场正式庄严的联合国大会,特朗普却像是开了一场个人秀,电梯突然不转了,提词器也跟着出故障,别人可能手忙脚乱,他倒好,顺势来了个“脱稿自述”,当场开启“嘴遁模式”,对联合国和欧洲来了个正面硬刚。

这场本应按剧本走的国际演讲,硬是被他讲成了一场“我要怎么说就怎么说”的个人直播,说实话,这也挺特朗普的。

特朗普夫妻俩本该优雅地参会,结果连着几次这大楼就跟他对着干一样,出问题,到了讲台上,提词器又罢工,灯没黑,人没慌,特朗普直接开口:“没关系,我自己来。”

很多人当时并没有多少想法,只觉得他倒霉,在联合国这种“技术不过关就等于丢脸”的场合,连续两个“突然事件”,不免让人怀疑,到底是失误,还是故意安排的戏码。

特朗普明白红脖子们听不懂高深的道理,他们只爱听美国霸权,这一系列“事故”,说不定就是提前安排好的“铺垫”,为他接下来的脱稿发言造势——让人觉得他即兴发挥、真性情、讲真话。

但不管是不是设计好的,特朗普确实抓住了这次机会,狠狠地“表演”了一把,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开启了熟悉的攻击模式,直接把矛头对准了联合国和欧洲。

这不是他第一次这么说,早在他第一任总统期间,就对联合国各种嫌弃,觉得这个机构光说不练,开会可以,干事不行,这次又拿出来说,说明他压根没打算换剧本。

不过问题在于,联合国他没实权,70年前、60年前的欧美国家好歹还装一装,给联合国面子,现在的欧美国家越来越大胆,基本不给联合国面子,有美国这么个大战,联合国很难开展工作。

更何况,很多国际问题,美国本身就有不小的责任,比如在中东、非洲、亚太的各种操作,联合国要是全都“背锅”,那也太冤了。

但特朗普不管这些,他就要一个效果:你们不帮我,我就说你们不行,这样回到国内,他还能把“没有人支持我”这个人设继续立住,反正责任永远不在他。

特朗普这次骂人不是只骂一个,他骂完联合国,转头就朝欧洲开火,主题只有一个:你们对移民太软,太蠢,太不负责任。

他说,现在的欧洲,就是因为这些移民政策搞得一团糟,他嘴里那些“非法入侵者”、“社会毒瘤”说得一个比一个难听,听得台下不少欧洲代表脸都僵住了。

他还拿自己当例子,说美国就不同,该赶的赶,该关的关,墙也修了,边境也看住了,暗示欧洲要是能学他那一套,也不至于“看着自己国家往下掉”。

但话说回来,欧洲的移民问题和美国完全不是一回事,美国的非法移民,多数是从南边偷渡过来的劳工,欧洲这边面对的,是战乱带来的难民潮,这些人不是去打工的,是逃命的,而且很多战乱,背后也少不了西方国家的印记。

战乱怎么来的,特朗普不清楚吗,中东战乱大多都是美国的原因。

这种态度,其实也说出了他对整个国际关系的看法:你们可以有难处,但我不管,我只看结果,你们乱了,就是你们活该;我好着,那就是我厉害。

看完这场演讲,谁都明白一件事:特朗普那一套“美国优先”的思路,压根没变,只不过这一次,他说得更直白,更不留情面。

他不再试图和大家“讲道理”,也不再去装什么“世界老大哥”,他现在的逻辑简单粗暴:我只管美国的事,别的国家别拖我的后腿,联合国也好,欧洲也罢,只要不听我的,都可以被拿出来骂。

而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在不断弱化多边合作机制,特朗普不是真的想退出什么组织,而是想让这些组织“听命于美国”,如果做不到,那就让它们变得无足轻重。

这不是偶然的态度,而是他长期以来的战略方向,他不想再当那个“协调者”,而是要当“决策者”,问题是,国际社会不是公司,总统也不是CEO,不是谁说了算,但特朗普偏偏就喜欢这一套,他想要的,是一个说话就能定调的舞台。

而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国家要么配合他,要么被他贴上“无能”、“失败”、“拖后腿”的标签。

这对全球合作的打击其实挺大的,当美国这个曾经的“带头人”开始甩锅、拆台、单干,其他国家也很难再对国际秩序抱有多少信心。

回到这次演讲本身,说白了,特朗普讲的这些内容,并不新鲜,他第一任期时就这么说,现在再拿出来翻炒一遍,只是情绪更浓、语气更冲。

但世界已经不是四年前那个世界了,经历了疫情、战争、经济震荡,各国现在更需要合作而不是分裂,可特朗普这套“谁都靠不住、只有我最靠谱”的说法,显然和这个趋势背道而驰。

他不在乎这些,他只在乎国内那一票铁杆粉丝,能不能因为这次强硬发言而更加支持他,对他来说,国际舞台只是一个放大麦克风的场所,让他能把自己的声音传得更远。

而对于联合国和欧洲来说,这种“指名道姓”的批评,不管听上去多不舒服,都代表着美国外交路线上的一种转变,过去的那种“维护秩序”的角色已经不再是重点,取而代之的是“自扫门前雪”的优先级。

中国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不是被点名的对象,但也必须看清楚这场风向的变化,我们不需要去附和特朗普的说法,也没必要被他的言论牵着走,真正重要的是,在这种越来越不讲规则的国际环境下,怎么坚持走自己的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特朗普这次演讲,形式上像是一场临时发挥,实则每一句话都藏着明确意图,他不是来求合作的,是来立场的,他要告诉全世界:美国不再伪装成“世界朋友”,而是要当“利益至上”的玩家。

联合国被当众羞辱,欧洲被“指点江山”,多边机制被当成“废物摆设”,这些都不是随口一说,而是特朗普心里的“新国际秩序”。

未来几年,不管特朗普权利能不能得到限制,他的这套想法都会继续影响美国对外政策,而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还在期待美国“回归领导”的国家,恐怕要重新估量眼下的现实。

国际舞台变了,观众也在变,这场演讲,也许只是个开头,真正的大戏,还在后头。

来源:冰心法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