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白江人和学校谭欣:聆听群山深处的教育回响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15:21 1

摘要:在谭欣看来,教育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师生彼此照亮、共同成长的旅程。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发现自己的价值,她在班级推行“阳光少年服务岗”,设立学习部、纪律部、后勤部、生活部、劳动部等五个部门,共三十多个岗位。

在教育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谭欣老师用十一年光阴默默耕耘,以心育心,以爱育人。她始终相信:教育是一场温暖的相遇,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漫长过程。

温暖相伴,点亮每个孩子的光

在谭欣看来,教育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师生彼此照亮、共同成长的旅程。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发现自己的价值,她在班级推行“阳光少年服务岗”,设立学习部、纪律部、后勤部、生活部、劳动部等五个部门,共三十多个岗位。

这一举措源于她坚定的教育信念:“教育的本质是让每个孩子发现自己的光。”她常常告诉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会读书,更要学会做人。书本知识能开阔眼界,而懂得付出、学会担当,才能让你们成为更温暖的人。”服务岗推行初期,几名调皮的男生认为整理图书角是“干活,没意思”,做事敷衍。谭欣没有批评他们,而是拿起一本放错位置的书,轻声对全班说:“你们看,这本《七色花》如果找不到,明天想读给大家听的同学就会失望。我们的服务岗不是‘任务’,而是在帮助身边的小伙伴,这多么有意义。”说完,她蹲下身,和孩子们一起整理图书。渐渐地,男生们不仅变得认真,还自发制作了“图书借阅登记本”。一名男生感慨道:“谭老师总是能看到我们身上最好的一面,让我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最让谭欣难忘的是去年冬天。她因感冒嗓子嘶哑,几乎说不出话。下课后,孩子们围上来,用稚嫩的声音关切地说:“谭老师,您快坐下歇歇。”“我妈妈说嗓子疼要多喝水。”“我去给您接水,您坐着别动。”“我们给您揉揉肩,您辛苦啦!”这些朴实的话语如暖流般涌入她的心中。站在讲台上,望着孩子们清澈眼眸中满满的关爱,她深深感到,扎根乡村的选择无比值得——这里的孩子用最纯粹的方式,温暖着她的每一天。

“暖、慢、实”,乡村教育的三重境界

十一年的乡村教学经历,让谭欣总结出一套适合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核心是三个字:暖、慢、实。

“暖”是教育的底色。留守儿童大多缺乏亲情陪伴,内心敏感脆弱,需要更多温暖关怀。谭欣在早读时为女孩们扎头发,天冷时逐个检查学生衣物是否足够,冬天为生冻疮的孩子细心涂抹药膏……这些点滴小事,如星光般照亮孩子们的内心,让他们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慢”是教育的节奏。乡村孩子基础普遍薄弱,谭欣不追求“快进度”,而是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慢下来”。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她布置拓展性作业,鼓励参加区级竞赛;对基础稍弱的学生,她把知识点拆成“小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并及时表扬。在她的班级,没有“后进生”,只有“还没跟上节奏的孩子”。

“实”是教育的根本。她注重将知识与实践结合,带学生去山里“找春天”,观察植物生长并撰写观察日记;开展“春日诗歌会”“班级新闻联播”“神话故事分享会”“我是出题小达人比赛”等活动,激发学习兴趣;通过“阳光少年服务岗”,让孩子们在付出中学会责任与担当。她所带的班级不仅成绩名列前茅,综合素质也尤为突出。

深耕不辍,做一名学习型教师

“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育己。”谭欣以“做一名学习型教师”为座右铭,十年如一日深耕专业领域。她积极参加每一次培训,笔记密密麻麻;挤出时间参与市区教研活动,将先进教学方法带回乡村课堂;常常反复琢磨教材,根据乡村学生特点调整教学方案,让每一堂课都生动易懂。

在区级教学研讨中,她自信分享《提质增效 全力以“复”》的复习策略,将经验无私传授给同行;在校德育工作会议上,她以《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为题,讲述用“温暖沟通”化解矛盾、用“小事激励”培养自信的故事。每一次分享都是她教育经验的沉淀,每一次交流都为乡村教育注入微小却坚定的力量。

如今,谭欣已在人和学校任教十一年。有人问她:“在山里待了这么久,不觉得累吗?”她笑着说:“累是累,但看到孩子们一点点进步,看到他们找到自己的价值,想到自己在专业上的每一点成长,我就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就像赶路人,虽然走得辛苦,但看到星光的那一刻,心里全是甜的。”

教育是渡人的伟业,在青白江的群山之间,谭欣如一位坚定的赶路人,在乡村教育的道路上,默默前行了十一载春秋。(图/文 成都市青白江区教育局)

来源:信诺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