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营子回族乡:移风易俗润乡野 红白理事会树新风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14:44 1

摘要:三句半里唱新风,村规民约树正气,长春市双阳区双营子回族乡以文化浸润、典型引领、机制创新“三措并举”,让文明新风融入乡村肌理。2025年,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命名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双阳区双营子回族乡凭借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创新实践与突出成效光荣上榜

三句半里唱新风,村规民约树正气,长春市双阳区双营子回族乡以文化浸润、典型引领、机制创新“三措并举”,让文明新风融入乡村肌理。2025年,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命名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双阳区双营子回族乡凭借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创新实践与突出成效光荣上榜。

能取得如此荣誉,双营子回族乡到底有什么样的“文明密码”?9月23日,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走进这里,一探究竟。

文化浸润,文明新风吹入百姓家

一走进双营子回族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场由村干部自编自演的三句半《乡村文明新风尚》正在紧张排练。“现在结婚新主张,不重彩礼不重房,新婚蜜月游四方最时尚!”这段接地气的表演,正是双营子回族乡“文艺+宣讲”推动移风易俗的生动缩影。

自2020年以来,双营子回族乡深挖地域文化特色,创作了《赞双阳》说唱、《新风庞家》快板等10余部文艺作品,将文明新风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同时,依托“线上+线下”传播矩阵,通过微信群推送移风易俗短视频、走村入户发放倡议书2000余份,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典型引领,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双营子回族乡坚持“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身边人”,开展模范事迹宣讲20余场次,用“凡人善举”点亮文明灯塔。

“村里的好人宣讲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双阳好人’刘素香。”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她对公婆的照顾不是嘴上说的孝,她们家的家风,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

双营子回族乡还创新“法治+文明”双促模式,联合司法所开展“以案释法”活动20余场,通过剖析婚俗纠纷、殡葬陋习等典型案例,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在“公筷公勺”“文明祭祀”等主题实践中,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文明行为承诺书》,带动全乡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文明共识。

机制创新,文明实践落地生根

双营子回族乡深化“一约四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机制实效,将移风易俗要求纳入村规民约,由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全程监督婚丧嫁娶事宜,实现“事前提醒、事中监督、事后评议”闭环管理。

红白理事会成员王海燕表示:“以前办红白事讲究排场,明里暗里比着铺张,既浪费钱,又累心。自打红白理事会成立以后,村里风气悄悄变了。”

双营子回族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构建“全域覆盖”的文明阵地网络,推出“群众点单、所站接单”服务模式,精准开展理论宣讲、环境美化、守望相助、文体活动、文明风尚五维服务。2020年以来累计服务群众近1万人次。

民族团结,同心共绘文明画卷

双营子回族乡始终将民族团结与移风易俗深度融合。在妇女节等节庆活动中,嵌入“民族团结微宣讲”等环节,通过文化共融增进民族共识。

如今,文化墙上的文明标语与少数民族特色彩绘相映成趣,农家书屋里各族群众共阅书籍,志愿服务队中不同民族志愿者携手开展环境整治。文明新风已成为连接各民族的精神纽带。

王海燕感慨道:“移风易俗,不是要丢掉人情味,而是剔除陋习、留下真情。通过不断努力,乡亲们负担轻了、笑容多了,邻里之间更和睦了。”

随着全国文明村镇的成功创建,双营子回族乡的移风易俗经验正在更广范围内产生示范效应,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长春晚报融媒体实习记者 赵姗姗

公主岭市多部门联动

绘就文明交通新气象

“师傅,这是出租车服务规范宣传单,您看一下,拒载、议价这些行为可不能有……”9月22日上午,在公主岭高铁站站前广场,公主岭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正将一沓宣传单递到出租车司机手中,现场宣讲声此起彼伏。这是公主岭市“文明交通 安全出行”城市文明建设活动的一幕,多部门在两天时间里多点开花,为城市文明交通按下“加速键”。

“以前偶尔遇到过出租车司机议价,现在听完宣讲,才知道这些行为居然是违规的。”刚下高铁的市民王女士对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说。公主岭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在现场一边发放宣传单,一边剖析拒载、途中甩客等违规行为的危害。“我们加大执法管控力度,就是要让乘客享受到安全、优质的出行服务,把高铁站打造成文明窗口。”科员王嘉兴表示。

科贸大街上,公主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养护小组的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小型坑洼处,快速修补工艺让路面“伤口”即时愈合;大面积破损路段,铣刨重铺的工程正让道路重焕生机。“你看这人行步道,松动的地砖全修好了。”城建科科员韩政印指着正在升级改造的步道对记者说。拉网式排查让每一处道路病害都无所遁形,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市民出行安全便捷。

“这辆‘僵尸车’占着车位好几天了,今天终于清走了!”在国文大街南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河北中队中队长张守军正指挥拖车移走一辆长期停放的“僵尸车”。

这几日,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停车秩序整治工作。一方面持续开展“僵尸车”专项清理行动,同时通过现场教育、普及规定,引导商户与居民规范停车;另一方面全面检修辖区停车泊位,确保标线清晰、车头朝向一致,对褪色标线及时补划,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同学们,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千万不能闯红灯……”在站前小学的教室里,公安民警正通过安全教育片和现场宣讲,给学生们上交通安全课。“我回家要告诉爸爸妈妈,开车一定要系安全带,不能超速。”五年级学生小张听完课后,认真地对记者说。

公主岭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交通安全管理中队副中队长王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主岭市公安局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辐射效应,推动交通安全理念融入家庭日常,构建校园、家庭、社会联动的交通安全防护网。

“您好,闯红灯很危险,请走斑马线。”在怀德大路和公主大街交会路口,河北街道的志愿者穿着红马甲,手持劝导旗,耐心引导行人、非机动车遵守交通规则。“看到越来越多市民能自觉守规,我们再辛苦也值得。”志愿者王阿姨擦了擦汗,笑着对记者说。

从交通服务到设施养护,从秩序整治到安全宣教,再到志愿劝导,公主岭市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中心联动多部门,以五大维度的精准发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筑牢文明交通根基。这场“文明交通”实践,不仅让出行图景更清晰、更温暖,更将文明基因植入城市肌理,为公主岭的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编辑:孙懿辞
初审:梁爽
复审:曹光宇
终审:臧立

来源:长春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