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小姨相依为命35年,临终告诉我她有个旧情人,我找到时愣住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14:24 1

摘要:那时我才三岁,刚刚失去父母,整个世界对我来说都变得陌生而可怕。

“志明,小姨要走了,有句话憋在心里35年了。”

病床上的小姨颤抖着握住我的手,眼中闪烁着我从未见过的光芒。

我以为她又开始说胡话了,就像前几天那样。

“小姨有个旧情人,叫陈建国,如果小姨走了,你替我去找找他。”

那一刻,我的世界仿佛静止了。

01

记忆中最早的画面,是小姨哭红的双眼。

那时我才三岁,刚刚失去父母,整个世界对我来说都变得陌生而可怕。

小姨李秀兰只有三十岁,正是花样年华的年纪。

她本可以选择把我送到孤儿院,然后继续自己的生活。

可她没有。

“志明是我哥哥唯一的孩子,我不能让他没人疼。”小姨对前来劝说的亲戚们这样说道。

为了照顾我,小姨拒绝了当时追求她的几个男人。

“秀兰,你还年轻,不能为了这个孩子耽误自己的幸福。”邻居王大妈曾经苦口婆心地劝她。

小姨只是笑笑:“志明就是我的幸福。”

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小姨身边出现过任何男人。

她在纺织厂当工人,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两个人。

每天清晨五点,小姨就起床给我准备早餐。

简单的白粥配咸菜,但她总是把仅有的一个煎蛋夹到我的碗里。

“小姨不爱吃鸡蛋,志明多吃点,长身体呢。”她总是这样说。

晚上下班回来,小姨还要洗衣做饭,收拾家务。

看着她疲惫的背影,年幼的我心中满是愧疚。

“小姨,我是不是给你添麻烦了?”有一次我怯生生地问道。

小姨蹲下身子,轻抚着我的头:“傻孩子,你是小姨最大的宝贝。”

她的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让我相信了这个世界还有人真心爱我。

小学时,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每次拿到奖状,小姨都会高兴得像个孩子。

“志明真聪明,将来一定能考上大学。”她骄傲地对邻居们炫耀。

为了供我读书,小姨开始接一些手工活回家做。

深夜时分,昏黄的灯光下,她弯着腰一针一线地缝制着。

有时我半夜起来上厕所,总能看到她还在工作。

“小姨,您怎么还不睡?”我心疼地问道。

“马上就好了,志明快去睡觉。”她总是轻声回答。

初中时,我开始懂事,知道了生活的不易。

看着小姨日渐憔悴的面容,我暗下决心要好好读书。

“小姨,等我长大了赚钱,一定让您过上好日子。”我认真地对她说。

小姨笑了,那笑容中带着欣慰和满足:“志明长大了,懂事了。”

高中三年,我拼命学习,几乎不参加任何娱乐活动。

小姨看在眼里,心疼在心里。

“志明,偶尔也要放松一下,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她温柔地劝我。

但我知道,只有考上好大学,才能让小姨的付出有所回报。

高考那天,小姨特意请假陪我。

考试结束后,她紧张地问道:“志明,考得怎么样?”

“应该还可以,小姨您别担心。”我故作轻松地回答。

当录取通知书到来的那天,小姨激动得哭了。

“志明考上大学了,我们志明考上大学了!”她拿着通知书逢人就说。

那是我见过小姨最开心的时刻。

大学四年,我靠助学贷款和兼职勉强维持学费。

小姨每个月还是会给我寄一些生活费。

“小姨,您自己也要花钱,别总是给我寄钱了。”我在电话里劝她。

“你在外面读书不容易,多少要花点钱的。”她的声音透着关切。

每次回家,我都发现小姨又瘦了一些。

她总是做一桌子我爱吃的菜,然后坐在一旁看我吃。

“小姨,您也吃啊。”我夹菜给她。

“看到志明吃得香,小姨就饱了。”她慈爱地看着我。

大学毕业后,我在省城找到了一份程序员的工作。

工资不算高,但总算可以自食其力了。

第一个月发工资,我就给小姨寄了一千块钱。

“志明,你刚工作,自己要花钱的地方多,不用给小姨钱。”她在电话里推辞。

“小姨,这些年您为我付出太多了,现在该我照顾您了。”我坚持说道。

电话那头传来小姨哽咽的声音:“我的志明真的长大了。”

工作几年后,我的收入逐渐稳定下来。

每个月我都会按时给小姨汇钱,还经常买些东西寄回家。

小姨总是舍不得用,把东西都收起来。

“小姨,我买给您的东西您要用啊。”我每次回家都要念叨一遍。

“这些东西太好了,小姨舍不得用。”她总是这样回答。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姨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

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各种小毛病不断。

我开始频繁地请假回家陪她去医院。

“志明,你工作忙,不用总是回来陪我。”小姨心疼地说。

“小姨,您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我紧握着她的手。

去年,小姨的病情加重了。

她开始经常忘记一些事情,有时候连我的名字都会叫错。

我意识到不能再让她一个人住了。

“小姨,您跟我去省城住吧,我照顾您。”我提议道。

“志明,小姨不想给你添麻烦。”她摇头拒绝。

“您从来不是麻烦,您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我真诚地说道。

最终,我辞掉了省城的工作,回到老家陪伴小姨。

同事们都觉得我疯了:“志明,你好不容易在省城站稳脚跟,为什么要回去?”

我只是淡淡地说:“因为家里有人需要我。”

回到老家的日子虽然清苦,但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

每天陪小姨散步,聊天,看电视,生活简单而温暖。

有时候我会发现小姨对着一张老照片发呆。

那是一张泛黄的合影,上面有年轻的小姨和一个陌生的男人。

“小姨,这是谁啊?”我好奇地问道。

小姨慌忙收起照片:“没什么,以前的老朋友。”

她的神情中带着一丝慌乱,让我觉得有些奇怪。

但我没有多问,以为只是小姨年轻时的普通朋友。

02

三个月前的那个早晨,我像往常一样起床准备早餐。

小姨的房间里传来奇怪的声音,我赶紧跑过去查看。

只见小姨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口中含糊不清地说着什么。

“小姨!小姨!您怎么了?”我慌张地摇晃着她的身体。

她的眼神有些涣散,嘴唇微微颤抖。

我立刻拨打了急救电话,陪着小姨赶到了医院。

“患者突发脑梗,情况比较严重。”医生严肃地对我说道。

“那她会不会有生命危险?”我紧张地追问。

医生摇了摇头:“老人家年纪大了,身体各项机能都在衰退,要做好心理准备。”

那一刻,我感觉天塌了下来。

在重症监护室外,我整夜未眠。

透过玻璃窗,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小姨,我的心如刀割。

这个为了我付出一生的女人,难道就要这样离开我了吗?

几天后,小姨的情况稍有好转,转到了普通病房。

但她的意识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经常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建国,你在哪里?我等你等得好苦啊。”她经常这样念叨。

护士告诉我,这是脑梗患者的常见症状。

“老人家可能是想起了以前的人和事,家属不用太担心。”护士安慰我说。

我以为小姨是在胡言乱语,没有放在心上。

白天她还算清醒,能认出我,能简单地交流。

但一到晚上,她就开始念叨那个叫“建国”的名字。

“建国,你怎么还不来看我?我都等了这么久了。”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哀怨。

有时候她还会对着空气说话,仿佛真的有人在那里。

“你说过会回来娶我的,可你怎么一去就是这么多年?”她喃喃自语。

我坐在病床边,看着小姨憔悴的面容,心中五味杂陈。

原来小姨心中一直藏着这样的秘密。

原来她并不是真的甘愿孤独终老。

原来她也有过心动的人,也有过青春的爱情。

一个月后,医生说小姨的病情已经稳定,但随时可能恶化。

“家属要有心理准备,老人家的时间可能不多了。”医生轻声说道。

我握着小姨的手,心中默默祈祷她能再坚持一段时间。

这些天来,我开始仔细倾听小姨的每一句话。

在她糊涂的言语中,我渐渐拼凑出一些信息。

原来她年轻的时候真的有过一个叫建国的恋人。

原来她等了这个人很多年。

原来她的终身未嫁,不只是为了我。

“志明,过来。”这天傍晚,小姨突然清醒地叫我。

她的眼神比这些天来的任何时候都要清澈。

“小姨,您感觉怎么样?”我急忙走到床边。

“志明,小姨可能要走了。”她虚弱地说道。

“小姨,您别胡说,医生说您的情况已经稳定了。”我强忍着眼泪。

小姨摇了摇头:“小姨心里清楚,时间不多了。”

她艰难地从枕头下摸出一个小包裹。

“志明,小姨对不起你,有些话瞒了你35年。”她的声音颤抖着。

我疑惑地看着她,不知道她要说什么。

“其实小姨有个旧情人,叫陈建国。”她缓缓说道。

这句话如雷劈一般击中了我。

“小姨,您说什么?”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志明,你不要怪小姨,小姨也是有血有肉的女人。”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滑落。

小姨颤抖着打开手中的包裹,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照片和一个地址。

“这是35年前的照片,这是他最后的住址。”她虚弱地说道。

我接过照片,仔细端详着上面的年轻男子。

那是一个看起来很朴实的男人,正搂着年轻的小姨微笑。

照片中的小姨是那样的美丽动人,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如果小姨走了,你去找找他,告诉他我等了他35年。”小姨握着我的手,用尽最后的力气说道。

“小姨,您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我哽咽地问道。

“因为小姨怕你会怪我,怪我没有全心全意地爱你。”她的声音越来越微弱。

“小姨,我从来没有怪过您,您为我付出了一切。”我紧握着她的手。

“志明,答应小姨,一定要去找到他。”她恳切地看着我。

“好,我答应您。”我点头承诺。

那一夜,小姨睡得很安详。

第二天早上,护士发现她已经安然离世。

她的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仿佛终于放下了心中的重担。

03

料理完小姨的后事,我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家中。

手中握着小姨留下的照片和地址,心情复杂难言。

35年的相依为命,我以为自己完全了解小姨。

原来她心中一直藏着这样深的秘密。

原来她的牺牲不只是为了我,还有她自己的爱情。

地址上写着隔壁县城的一个小区名称,字迹已经有些模糊。

“陈建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喃喃自语。

“为什么小姨要等他35年?”

“他又为什么会消失这么久?”

无数的疑问在我心中翻腾,让我夜不能寐。

第二天清晨,我整理好行装,踏上了寻找陈建国的路。

从家里到隔壁县城,大约有两个小时的车程。

一路上,我的心情忐忑不安。

我不知道会遇到一个什么样的男人。

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让小姨等待了35年的人。

我甚至不知道他是否还活着。

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后退,我的思绪却越来越乱。

“如果他早就结婚生子,过着幸福的生活,我该怎么告诉他小姨的事情?”

“如果他已经把小姨忘得一干二净,我又该如何面对?”

“如果他是个薄情寡义的人,我是否应该替小姨教训他?”

到达县城后,我按照地址找到了那个小区。

这是一个建于八十年代的老旧小区,楼房陈旧,环境简陋。

我向门卫打听陈建国的住址,老门卫仔细想了想。

“你说的是三号楼的老陈吧?”门卫操着浓重的方言说道。

“他住在三楼,一个人住了很多年了。”

“您知道他的具体情况吗?”我追问道。

门卫摇了摇头:“那个老陈话不多,平时很少和人交往。”

“不过看起来是个老实人,从来不惹事。”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三栋楼下。

看着二楼的那扇门,我的心跳得很快,手心都出汗了。

我不知道门后的人会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如果他真的是个负心汉,我该怎么面对他?

如果他根本不记得小姨了,我又该说什么?

我在楼下徘徊了十几分钟,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走上楼梯。

来到门前,我深吸一口气,举起手敲响了门。

“咚咚咚。”三声轻响在安静的楼道里格外清晰。

门里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谁啊?”

“您好,我找陈建国。”我的声音有些紧张。

“我就是,你是谁?有什么事吗?”门里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疑惑。

“我是李秀兰的外甥,我有些话想和您说。”我如实回答。

听到“李秀兰”这个名字,门里突然安静了几秒钟。

接着传来一阵急促的轮椅滚动声,还夹杂着什么东西撞到地上的声音。

门开了,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出现在我眼前。

他大概六十多岁,头发花白,面容憔悴,双腿明显萎缩了。

但是当他看到我手里的照片时,整个人就像被电击了一样。

眼睛瞬间睁得很大,嘴唇颤抖着,半天说不出话来。

“秀兰...秀兰她...她还好吗?她在哪里?”他的声音颤抖得厉害。

看到他这样的反应,我彻底愣住了。

这就是让小姨等了35年的男人吗?

这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老人?

“她...她已经去世了。”我艰难地说出这句话。

陈建国听到这话,整个人都像被抽空了力气一样。

他抱着头,发出一声痛苦的嚎叫:“秀兰...我对不起你...我找了你35年啊!”

这句话就像晴天霹雳一样击中了我。

什么叫他找了35年?难道不是他抛弃了小姨吗?

“她临终前让我告诉您,她等了您35年。”我忍着眼泪说道。

“35年...她等了我35年...”陈建国喃喃自语。

他用颤抖的手擦拭着眼泪,眼神中满是痛苦和后悔。

“孩子,你进来坐,让我把话说清楚。”他哽咽着说道。

04

我跟着他进入屋内,房间布置简单,到处都显得陈旧。

墙上贴着一些老照片,其中有几张是小姨年轻时的样子。

“这些年我一直在找她,可是怎么也找不到。”陈建国缓缓说道。

“您为什么当年要离开?”我忍不住问道。

陈建国痛苦地闭上眼睛,仿佛不愿回忆那段往事。

“孩子,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他深深叹了口气。

“35年前,我和秀兰是恋人,我们准备结婚了。”

“那时我在建筑工地上班,她在纺织厂工作。”

“我们约定攒够钱就办婚礼,过简单幸福的日子。”

说到这里,陈建国的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回忆。

“可是命运跟我们开了个玩笑。”他苦涩地笑了笑。

“就在你父母出车祸的那天,我在工地也出了意外。”

“一根钢筋从高处掉下来,砸断了我的双腿。”

“医生说我这辈子都站不起来了。”

我震惊地看着他,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真相。

“那您为什么不告诉小姨?”我不解地问道。

陈建国摇了摇头:“我怎么能让她跟着一个废人过一辈子?”

“她那么年轻,那么美丽,应该有更好的人生。”

“而且我听说她要收养你,更不能成为她的负担。”

“所以您就不辞而别了?”我追问道。

“我让朋友告诉她,说我去了外地工作,让她不要等我。”陈建国痛苦地说道。

“我以为她会恨我,会忘记我,会找到更好的人。”

“可我没想到,她会等我35年。”

听到这里,我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

原来小姨和陈建国都是为了对方着想,才选择了分离。

原来这35年来,他们都在承受着思念的煎熬。

“这些年您是怎么过来的?”我关切地问道。

陈建国指了指房间角落的一堆电器零件。

“我靠修理收音机、电视机为生。”他说道。

“虽然腿不能动,但手还能用。”

“我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秀兰。”

他艰难地滑动轮椅,来到一个旧柜子前。

“孩子,你看看这个。”他颤抖着打开柜门。

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摞厚厚的信件。

“这些都是我写给秀兰的信,但从来没有寄出去。”他说道。

我拿起一封信,看到信封上写着“我的秀兰”。

“为什么不寄给她?”我问道。

“因为我不知道她在哪里,也不敢确定她是否还想见到我。”陈建国苦笑道。

“我打听过李秀兰的消息,但因为你改了姓,一直没找到。”

我的心中涌起一阵酸楚,原来他也在苦苦寻找。

“您能把其中一封信念给我听吗?”我请求道。

陈建国拿起最上面的一封信,缓缓打开。

“我的秀兰,今天是我们分别的第12896天。”他颤声念道。

“我知道我没有资格想念你,但我控制不住自己。”

“每天夜里,我都会梦到你的笑容。”

“梦到我们一起走过的那条小路,一起看过的那场电影。”

“我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倒流,让我重新选择。”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不会离开你。”

“就算是拖着这双残腿,我也要和你在一起。”

“秀兰,我爱你,这35年来从未改变。”

念完这封信,陈建国已经泣不成声。

我也被深深打动,原来真挚的爱情可以跨越这么多年的时光。

“小姨也一直在等您,她从来没有忘记过您。”我告诉他。

“这些年她一个人把我养大,从来没有再找过别的男人。”

“她经常对着你们的合影发呆,眼中满是思念。”

陈建国听了我的话,更加痛苦地抱住头颅。

“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他不停地自责。

“如果当年我勇敢一点,坦诚一点,也许就不会错过这么多年。”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秀兰已经走了。”

看着这个为爱情痛苦了35年的老人,我心中满是同情。

05

在陈建国的叙述中,我渐渐了解了这35年来他们各自的坚守。

“出事之后,我在医院躺了三个月。”陈建国擦拭着眼泪说道。

“每天我都在想,该怎么面对秀兰。”

“我一个废人,怎么能拖累她的一生?”

“所以我让朋友转告她,说我去了南方打工,让她另找新人。”

“朋友回来告诉我,秀兰哭了很久,但最终答应不再等我。”

“我以为她会很快忘记我,开始新的生活。”

听到这里,我忍不住插嘴:“小姨从来没有忘记过您。”

“她这些年一直保存着你们的合影,经常一个人偷偷流泪。”

陈建国痛苦地摇头:“如果我早知道这些,如果我当年勇敢一点...”

“孩子,你知道吗?我也在暗中打听她的消息。”他继续说道。

“我托人在纺织厂附近打听,听说她收养了一个孩子。”

“我以为她已经结婚了,那个孩子是她和别人的。”

“所以我更不敢去打扰她。”

我震惊地看着他:“您不知道我是小姨哥哥的孩子?”

“我怎么会知道?我只听说她有了孩子,以为她已经有了新的家庭。”陈建国苦涩地说。

“而且我听说那孩子姓王,不姓李,更确定了我的猜测。”

原来一切都是美丽的误会。

小姨以为陈建国嫌弃她要照顾孤儿,所以离开了她。

陈建国以为小姨已经另嫁他人,所以不敢去寻找。

两个相爱的人就这样错过了35年的光阴。

“这些年我也想过要去见她。”陈建国继续说道。

“尤其是在深夜的时候,思念如潮水般涌来。”

“我多少次推着轮椅到了她住的那条街,却始终没有勇气敲门。”

“因为我害怕看到她和别人幸福的样子。”

“我害怕她会厌恶现在的我。”

听了他的话,我心中满是痛惜。

如果当年他们能够坦诚相见,如果他们都勇敢一点,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遗憾。

“您有想过写信给她吗?”我问道。

陈建国指了指那些从未寄出的信件:“我写了无数封信,但从来没有寄出去。”

“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当年的离开。”

“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她可能的怨恨。”

“我更不知道,一个坐轮椅的男人,有什么资格说爱。”

我拿起其中一封信,看到日期是去年春天。

“我的秀兰,今天春天来了,院子里的桃花开得很美。”我念道。

“我想起当年我们一起看桃花的那个下午。”

“你说桃花的颜色像少女羞红的脸颊。”

“我说你比桃花还要美丽。”

“那时的我们多么年轻,多么相爱。”

“如果时光能够重来,我一定要好好珍惜那些美好的时光。”

“秀兰,你现在还好吗?你是否还记得那个春天?”

念完这封信,我的眼泪再次涌出。

即使相隔这么多年,他对小姨的爱依然如初。

“孩子,你能告诉我秀兰这些年是怎么过的吗?”陈建国恳切地问道。

我详细地告诉他小姨这些年的生活。

从她为了我放弃婚姻机会,到她辛苦工作供我读书。

从她一个人承受生活的重担,到她临终前的思念和牵挂。

“她从来没有抱怨过生活的苦难,但我知道她心中一直有个人。”我说道。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总是对着你们的合影发呆。”

“有时候我会看到她偷偷流泪,但她从来不告诉我原因。”

“直到临终前,她才告诉我你的存在。”

陈建国听着我的述说,眼泪不停地流淌。

“都是我的错,都是我害了她。”他痛苦地说道。

“如果我当年不那么自私,如果我能为她考虑得更多一些...”

“您不自私,您是为了她的幸福。”我安慰他说。

“可是我错估了她对我的感情。”陈建国摇头道。

“我以为离开是对她最好的选择,没想到却让她痛苦了一辈子。”

房间里陷入了沉默,只有我们各自的啜泣声。

35年的错过,35年的思念,35年的痛苦,都在这一刻爆发出来。

06

“孩子,秀兰现在在哪里?”陈建国突然问道。

“我想去看看她,哪怕只是在她的墓前坐一坐。”

我告诉他小姨还在医院的太平间,明天就要火化了。

“什么?她还没有下葬?”陈建国激动地抓住我的手。

“是的,我在等着处理完她的后事。”我点头说道。

“孩子,你能带我去见她最后一面吗?”他恳求道。

“我想亲口对她说声对不起,说声我爱你。”

看着他恳切的眼神,我重重地点了点头。

“好,我现在就带您去。”

我们立刻动身返回我的家乡。

路上,陈建国一直紧紧握着那张照片。

“35年了,我终于可以再见她一面了。”他喃喃自语。

“虽然她已经听不到我说话,但我有太多话想对她说。”

到达医院时,已经是晚上了。

我联系了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安排陈建国最后见小姨一面。

太平间里灯光昏暗,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

小姨静静地躺在那里,面容安详,就像睡着了一样。

陈建国推着轮椅来到她身边,颤抖着伸出手抚摸她的脸颊。

“秀兰,我来了,我终于来看你了。”他轻声说道。

“是我,是我,秀兰,我来了。”陈建国紧握着她的手。

“对不起,秀兰,都是我不好,让你等了这么久。”陈建国泪如雨下。

“我爱你,秀兰,这35年来我从未停止过爱你。”陈建国紧握着她的手。

35年的分离,35年的思念,35年的痛苦,都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怀。

我站在一旁,眼泪模糊了双眼。

小姨终于等到了她爱的人,终于可以安心地离开了。

陈建国趴在小姨身边,久久不愿离开。

“秀兰,我会永远记得你,永远爱你。”他轻声承诺道。

那一夜,陈建国在小姨身边守了整整一宿。

我们谁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陪伴着她最后的时光。

07

小姨的葬礼那天,陈建国坚持要来送她最后一程。

他推着轮椅,手中捧着一束白菊花。

“秀兰,我来送你了。”他在墓前轻声说道。

“这次我不会再让你一个人孤单了。”

葬礼结束后,我送陈建国回家。

路上,我们都很沉默,各自沉浸在悲伤中。

“孩子,谢谢你让我见到了秀兰最后一面。”陈建国感激地说道。

“这是小姨的遗愿,也是我应该做的。”我回答道。

回到他的住处,我看着这个孤独的老人,心中生出一个想法。

“陈叔叔,您一个人住会不会太孤单了?”我试探地问道。

“孩子,我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他苦笑着说道。

“不过现在秀兰走了,我感觉更加孤单了。”

“那您愿意跟我一起生活吗?”我鼓起勇气说道。

陈建国惊讶地看着我:“孩子,你这是什么意思?”

“小姨收养了我,现在我想照顾您。”我真诚地说道。

“您是小姨最爱的人,照顾您就像照顾小姨一样。”

陈建国的眼中涌出泪水:“孩子,你真的愿意照顾我这个累赘吗?”

“您不是累赘,您是小姨的心上人,也是我的长辈。”我坚定地说道。

“而且您一个人住,我也不放心。”

经过一番劝说,陈建国终于同意和我一起生活。

我把他接到了小姨的房子里,这样他也能感受到小姨的气息。

“秀兰,我终于回到你身边了。”他抚摸着小姨用过的物品,轻声说道。

我开始悉心照料陈建国,就像小姨当年照顾我一样。

每天为他准备三餐,陪他聊天,推着他出去散步。

在照顾他的过程中,我听到了许多小姨年轻时的故事。

“你知道吗?秀兰年轻的时候特别爱笑。”陈建国回忆道。

“她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能感染周围所有的人。”

“她还特别爱吃糖葫芦,每次路过小摊都要买一串。”

“有一次我们一起去看电影,她兴奋得像个孩子。”

听着这些故事,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我从未见过的小姨。

原来她也有过如此快乐的时光,也有过如此纯真的笑容。

“陈叔叔,您能教我做小姨爱吃的菜吗?”我请求道。

“当然可以,秀兰最喜欢吃红烧肉和蒸蛋。”他说道。

“我记得她说过的做法,可以教给你。”

在陈建国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小姨爱吃的几道菜。

虽然小姨已经不在了,但做这些菜让我感觉她还在身边。

有时候我会发现陈建国对着小姨的照片说话。

“秀兰,志明对我很好,你可以放心了。”他轻声说道。

“我们每天都会想起你,你不是一个人。”

看着他孤独的背影,我更加坚定了照顾他的决心。

晚上,我经常陪陈建国聊天,听他讲述和小姨的往事。

“有一次秀兰生病了,我背着她走了十几里路去镇上看医生。”他说道。

“她趴在我背上,不停地说对不起,说给我添麻烦了。”

“我告诉她,能为心爱的人做这些事,是我的幸福。”

“现在想起来,那或许是我们最亲密的时刻。”

听着他的述说,我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细水长流的陪伴。

不是花前月下的浪漫,而是患难与共的真心。

慢慢地,陈建国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

有了陪伴,他不再那么孤独和消沉。

我们会一起看电视,一起聊天,一起回忆小姨。

“志明,谢谢你陪伴我这个老头子。”他感激地说道。

“陈叔叔,是您陪伴我,让我不再孤单。”我真诚地回答。

“小姨走了,但我们还有彼此。”

有一天,我在整理小姨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我从未见过的盒子。

打开一看,里面全是她和陈建国年轻时的合影。

还有一些她亲手写的日记,记录着对陈建国的思念。

“建国今天又没有来,他是不是真的不要我了?”其中一篇写道。

“我好想他,好想再见他一面。”

“如果他回来,我什么都不计较,只要他能回到我身边。”

看着这些文字,我的心被深深触动。

原来小姨这些年承受着如此巨大的痛苦,却从未在我面前表露。

我把这些东西拿给陈建国看,他看后痛哭不已。

“都是我的错,都是我害了她。”他不停地自责。

“如果我早点来找她,如果我们早点重逢...”

“陈叔叔,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我安慰他说。

“重要的是,小姨最后见到了您,她走得很安详。”

“而且您现在有我陪伴,不再孤单了。”

渐渐地,陈建国接受了现实,开始珍惜现在的生活。

我们经常一起去小姨的墓前看望她。

每次去,陈建国都会带一束她最爱的白菊花。

“秀兰,我和志明都很好,你不用担心我们。”他在墓前说道。

“志明是个好孩子,就像你当年一样善良。”

“我们会好好生活下去,直到有一天去陪你。”

春天来了,院子里的桃花又开了。

陈建国坐在轮椅上,静静地看着满树的粉色花朵。

“志明,你知道吗?这些桃花让我想起了秀兰。”他感慨地说道。

“35年前,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桃花树下相遇的。”

“那时她穿着粉色的裙子,就像这些桃花一样美丽。”

“现在桃花依旧,人却不在了。”

我推着他在花树下慢慢走着,想象着小姨和他年轻时的模样。

“陈叔叔,小姨虽然走了,但她的爱还在。”我说道。

“她的爱延续在我们身上,延续在这个家里。”

“我们要好好生活,不辜负她的期望。”

陈建国点了点头:“你说得对,志明。”

“我们要为了秀兰,也为了我们自己,好好活下去。”

来源:萧竹轻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