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悄悄赢下一场看不见的战争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13:57 3

摘要:说起我国的产业竞争优势,讨论多的是工程、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完整的制造业态等等,而电力似乎容易被忽略。

电力自由正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一张王牌。

说起我国的产业竞争优势,讨论多的是工程、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完整的制造业态等等,而电力似乎容易被忽略。

当一些发达国家还在为停电困扰,中国企业已经享受着稳定低价的电力供应。

“电力自由”这个概念突然火了,但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

经济日报将其定义为稳定供应、绿色供应和低成本供应三位一体的综合优势。

简单来说,就是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能用上便宜、清洁的电。这听起来简单,实现起来却极其困难。

今年七八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连续超万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也是全球首次。

这个数字相当于东盟国家一年的用电总和。在如此巨大的负荷下,我国电力系统依然保持了惊人稳定性。

对比一些发达国家因能源系统稳定性不足导致的能源短缺和价格波动,以及一些新兴经济体因电力基础设施薄弱而受阻的工业化进程,中国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尤为凸显。

半导体制造等高端行业对电力稳定性要求极高,任何波动或停电都可能对生产设备和数据造成严重影响。

中国电网的稳定性为这些高精尖产业提供了落地生长的沃土。

02

“电力自由”不仅仅是“有电用”,更是“用好电”。

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绿色电力正成为制造业的“新食粮”。

今年出台的《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犹如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网上电力商城”,让绿色电力可以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之间自由流动。

这意味着东部负荷中心的企业能够更便捷、更市场化地购买西部、北部风电光伏所产生的绿电。

对于普通企业来说,使用绿电不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还能减少碳排放,帮助突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

内蒙古最近出台的新规,试图激发用能企业绿电消费潜力,推动当地产业结构由 “高载能、高排放、低水平”向“高能效、高绿电、低排放” 转变。这一转变对于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升级具有示范意义。

03

今年夏天,当全国用电量连续两个月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时,一位东莞经营五金加工厂的老板,正开着空调加班加点赶制订单。

他说:“十年前夏天经常要担心拉闸限电,现在几乎忘了这回事。不管什么时候要电,电网都能保证供应。

而在东南亚某国,一家来自中国的科技公司尝试将部分产线转移后,却因当地电力短缺和频繁停电,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大幅下滑。

这不是个例,很多试图将工厂迁往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都遭遇了类似的“电力尴尬”。

五金厂的老板最关心的还有电费账单。

“电价涨一毛,我一年就要多支出几十万,利润空间就被挤压没了。”

他说出了无数制造业企业主的心声,电力成本直接影响企业总生产成本。

对于高能耗行业如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等,低成本电力供应尤为重要。得益于多种能源齐头并进和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我国平均电价长期保持在全球较低水平。

广东省刚刚出台的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方案,旨在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

这种市场化改革不仅不会推高电价,反而通过竞争机制优化配置电力资源,为制造业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电力供应服务。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基础规则体系的构建完成,为电力自由流通提供了统一的“度量衡”。这就像是在电力领域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高速公路网,让电流可以像车辆一样畅通无阻地流向最需要的地方。

04

你可能觉得“电力自由”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其实不然。

那个深夜为你照亮道路的路灯,那个随时能充电的智能手机,那个一按开关就能煮饭的电饭煲,都是“电力自由”的具体体现。

更重要的是,稳定的电力供应保障了企业的正常运转,也就保障了就业市场的稳定。当你的公司不会因为突然停电而无法交货,你的工作岗位也就更加安稳。

对于想要创业的人来说,电力不再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基础设施问题。在广大农村地区,稳定的电力供应使得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动力。

一些“耗电大户”企业已经在升级智能电表和控制系统,根据电价变化和新能源特点实现柔性生产。这种精细化的用电管理,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也提高了电网整体效率,最终惠及所有用电户。

05

当然,中国的“电力自由”也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电网稳定性维护难度增加;电力需求还在持续增长,保供压力依然存在。

但是,一系列改革举措正在实施。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绿色电力消费机制创新等,都在为“电力自由”注入新的活力。

从历史维度看,每次能源革命都伴随着国家竞争力的重构。蒸汽机时代的煤炭、内燃机时代的石油,都曾改写世界经济格局。今天,“电力自由”正成为新的竞争焦点。

我国在稳定供电、绿色转型、成本控制等维度的持续进化,背后是能源技术的创新突破、基础设施的系统布局,以及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这些不仅为我国产业注入穿越周期的竞争力,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中国方案”。

就在这个月,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构建完成,就像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网上电力商城”,未来四川的水电可以更顺畅地送到上海,新疆的风电可以更自由地输达广东。

电力的自由流动,意味着资源更优的配置,意味着企业成本进一步的降低

对于五金厂老板这样的制造业企业主来说,电力自由的真正价值,在于可以放心地承接海外长单,而不必担心生产中途因限电而无法按时交货;可以投资建设长时间运转的智能化产线,而不必忧虑电网波动会冲击生产节奏。

-全文完-

来源:认知有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