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造神”陷阱!59岁于东来3次嘴瓢砸了招牌,给所有人提了醒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14:03 1

摘要:1995 年,他借了 1 万块开 “望月楼胖子店”,为了防假货,自己在香烟上盖店章,硬是靠 “真东西” 一年赚了 90 万。可三年后一场大火把店烧了个精光,还带走了 8 条人命,最小的遇难者才 2 个月大。于东来当时差点跳河,是员工赊货给他,顾客帮着找店面,甚

顾客甘愿捧他,员工打心底敬他,连《人民日报》都为他的 “反套路” 点赞。

这就是于东来打造的“胖东来”,被视为商界一股独有的清流。

“良心企业家” 五个字,仿佛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可谁又能想到,前一秒还被《人民日报》夸过 “重新定义商超关系” 的良心老板,愣是用三句话把自己从神坛拽了下来。

从力挺翻车的西贝,到暗戳《731》传播仇恨,再到站队攻击董宇辉的人,网友的态度从 “于总说啥都对” 变成了 “这老头到底咋了?”

先说说他当年有多 “神”,才知道摔得有多疼

现在骂他的人里,不少曾是把胖东来当 “信仰” 的铁粉。毕竟于东来和他的胖东来,确实干过太多戳中普通人心窝子的事。

1995 年,他借了 1 万块开 “望月楼胖子店”,为了防假货,自己在香烟上盖店章,硬是靠 “真东西” 一年赚了 90 万。可三年后一场大火把店烧了个精光,还带走了 8 条人命,最小的遇难者才 2 个月大。于东来当时差点跳河,是员工赊货给他,顾客帮着找店面,甚至有老人捐出半辈子积蓄,才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

这份人情他记了一辈子,后来做胖东来就彻底 “反着来”:给基层员工开 5000 块起步的工资,比当地平均水平高一半,干满 3 年能分红,每年至少 30 天带薪年假,连 “不开心假” 都有 10 天,下班谁敢给员工打电话直接罚款。对顾客更实在,蔬菜标着产地和做法,熟食先称重后加汤,7 天内降价主动退差价,雨天还帮顾客的电动车披雨衣。去年联名白酒直接公示成本 168 块,只卖 200 块,毛利率还不到 16%,比行业低一半都多。

许昌人对他的信任有多深?

春节期间胖东来 3 家店 3 天能接待 116 万人,比全市 11 家 4A 景区 8 天的人还多,硬生生把超市做成了 “6A 级景区”。

那时候于东来随便说句经营心得,都能被老板们当成圣经抄,谁能想到他会栽在 “说话” 上。

第一次翻车:力挺西贝,被罗永浩怼 “别搅浑水”

事情得从西贝的预制菜说起。9 月初,罗永浩直接炮轰西贝:“明明用的是冻了两年的西兰花,偏说现做,这不是骗消费者吗?” 很快有家长扒出,西贝儿童餐里的食材保质期长达 24 个月,直播自证时还露了怯,舆论瞬间炸了锅。

就在大家等着看西贝怎么收场时,于东来突然跳出来 “拉偏架”。他连着发几条动态,说 “企业管理哪能没漏洞”,还劝大家 “别让企业家灰心,要体谅他们的心血”,甚至夸西贝是 “放心吃饭的地方”。

这话一出来,网友直接懵了:“于总您忘了?胖东来可是承诺过‘假货赔双倍’的啊!” 有人直接怼回去:“我们骂的不是预制菜,是虚假宣传,这跟你说的‘真诚’对着干啊!”

连罗永浩都忍不住隔空提醒:“于总,弄清真相前别搅浑水,小心连累名声。”

于东来见状把账号设成了私密,却没删之前的言论。

更讽刺的是,有网友扒出胖东来 2023 年就投了 15 亿建产业园,里面明确规划了中央厨房 —— 合着力挺西贝,可能是为自家预制菜铺路?这波操作让不少人心里犯嘀咕,于东来见状赶紧把账号设成私密,但没删言论,算是第一次掉了粉。

第二次翻车:踩了历史红线,老顾客骂他 “忘本”

如果说力挺西贝只是立场问题,那评价《731》电影,算是彻底踩了大众的底线。

这部还原 731 部队暴行的电影,上映 5 小时票房就破了 2 亿,好多观众看完哭着走出影院,说 “历史太痛,必须铭记”。因为胖东来有自己的电影院线,网友跑到于东来评论区留言,希望他能发个声支持一下。

结果他回了句:“世界上的仇恨太多了,传播美好比传播仇恨更能使人走向光明”。这话翻译过来就是:这电影在挑动仇恨,没必要看。

瞬间全网炸了!有人怒怼:“铭记细菌战、人体实验的罪行,是为了警惕未来,不是传播仇恨!” 有老顾客痛心疾首:“当年大火后是大家帮你站起来的,你咋就忘了苦难该被铭记?” 更有人尖锐指出:“你口中的‘美好’,是不是怕得罪人影响生意?”

考研名师汤家凤当时刚在胖东来花了一千块,直接拍视频开骂:“你的发言只能代表你自己,别拿你的价值观绑架大家!” 这时候大家才发现,那个一直说 “顾客第一” 的于东来,好像根本没站在普通人的情感这边。最直观的是,胖东来一周客流掉了 15%,线上商城看热闹的多了 3 倍,下单的却少了四成。

第三次翻车:站队攻击董宇辉的人,彻底败光好感

按理说接连两次翻车,该闭上嘴了吧?可于东来偏不,硬是把自己推向了更尴尬的境地。

前段时间学者聂圣哲突然攻击董宇辉,一会儿嘲讽他 “长得丑,直播像演戏”,一会儿骂他 “用儒家经典卖货是亵渎文化”。这事儿本来跟于东来八竿子打不着,结果他主动凑上去,发文夸聂圣哲是 “有善念、有信仰的智者”,还说 “感恩有这样高尚的人”。

要知道,董宇辉的 “文化带货” 可是圈了一大波粉,大家就爱听他卖货时讲诗词、聊历史,觉得这是真正的 “知识变现”。聂圣哲的攻击本就站不住脚,于东来这一表态,等于给恶意攻击背书。

网友彻底忍无可忍了:“三次风波,一次比一次让人失望!”“管好你的超市不行吗?非要到处当专家!” 虽然于东来很快删了动态,但已经晚了,之前积累的好感几乎败光。有会员在群里说:“卡里还有两千多积分,不是舍不得,是心里膈应。”

滤镜碎了不可惜,别再随便 “造神” 了

现在再看胖东来,那些暖心细节还在:免费修家电、无理由退货、给员工高福利,这些确实值得夸。但大家终于明白,胖东来的好是制度的好,不是于东来这个人 “完美无缺”。

他可能是个懂经营的老板,但在历史认知上犯了糊涂;他能给员工谋福利,却未必能站在消费者的立场看问题。就像网友说的:“我们捧他上神坛,是因为在满是套路的商业环境里,他带来过真诚。可神坛是放大镜,一点错都藏不住。”

胖东来后来也搞了危机公关,组织员工看《731》,还建了小型抗战纪念馆,但错过了 “黄金 48 小时”,网友并不买账。其实大家要的从来不是完美的圣人,只是一句真诚的 “我错了”,而不是躲在 “老板的话≠公司立场” 后面回避问题。

曾经被捧上神坛的于东来,就这样在短短半年里,从 “良心企业家” 变成了 “言论不当的争议人物”。

人们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位 “完美老板”:

他确实把胖东来经营得很好,给了员工体面,给了顾客贴心服务,但这并不代表他在所有领域都 “完美无缺”。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探讨!

来源:特别读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