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留“遗言”宣布停战,预制菜到底怎么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02:13 3

摘要:现在贾老板是彻底急了,公开表示,西贝“100%没有预制菜,一道都没有”,不但向集团开动员会,要求西北1.8万名伙伴和罗永浩开战,还开放后厨参观,顾客可申请参观任何一道菜的制作全过程。

2025年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上公开吐槽称,他和同事在西贝吃饭后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然后和西贝莜面村贾国龙吵起来了。

现在贾老板是彻底急了,公开表示,西贝“100%没有预制菜,一道都没有”,不但向集团开动员会,要求西北1.8万名伙伴和罗永浩开战,还开放后厨参观,顾客可申请参观任何一道菜的制作全过程。

同时发布了一封“致顾客的一封信”,公开了所涉及13道菜品的作业指导书,详细说明了每道菜从采购、清洗、切配、加工、烹饪到出品的流程标准。

结果不看还则罢了,一看更是掀起千层浪,大家一看啊,你这汤是包装好的,鱼是包装好的,菜是包装好的,酱是包装好的,什么东西都是包装好的,拿出来一搅和,这不就更是坐实了预制菜吗?

还有卖的馒头,明明白白的写着,非即食熟制品已经熟了,上锅热一下的事,西贝总不能因为它是主食,所以就不算预制菜吧。

我也去查了一下西贝的供应商,很多都兼卖成品料理包,比如出现最多的是这家浔味堂的企业,你搜他们的名字就能在淘宝上直接看到他们做好的预制菜,直接加热可吃的那种。

我们不按官方定义来预制菜其实分成三层,第1层就是预切配,新鲜的蔬菜,鱼、肉,改刀,净膛送到店里。这种程度大家应该都能接受,无非就是把一小部分加工的活,让配送商提前完成了。甚至于咱们自己买菜的时候也会让老板把鱼收拾干净,把肉帮忙切一切。

第2层就是像西贝和麦当劳这样的中央厨房供应,原料基本上是预处理好的。但是你说直接吃肯定是不能吃的,薯条要炸,肉饼要煎,面包要烤,要经过进一步加工,才能出餐,但到了这里,不用现场切配调味烹饪,这种预制菜身份很模糊,法律定义它不是人民群众认为是。很多是可以长期保存的冷冻品,

因为这种工作不需要专业厨师,只需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标准处理就可以出餐,换我上也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可以叫半预制。

第三层才是法律上的预制菜,也就是淘宝上的料理包,现在好多外卖店家把料理包煮一煮,然后倒在饭上就送货出差了,其实大家也比较能接受,因为这种外卖就那么10来块钱,只要别吃出问题来,我管你预制不预制。

已经有人说了,传统厨房也有很多预制的半成品。比如猪脚饭,那猪脚就是煮好的放在那里的。高汤也是提前吊好的,这不是预制吗?但是这些“预制”,都是商家从原料进货买进来,一步一步自己做好了,所以在人民群众的认知当中,这可不算预制。

一句话概括,在普通人看来,应该新鲜的食材,到你店里边不是新鲜的,就是预制菜。至于背后的加工流程什么时候完成的,是早上做完的,还是昨天做好的,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大家现在争议的就是,第二类预制菜要不要标注自己的预制菜身份。企业当然可以卡着法律定义的下限说事,但是消费者不会卡的法律下限来评价一个企业。

这里面有几个理由

第一,半预制菜违背了消费者的期待。消费者走进西贝,坐下来吃一顿正餐,默认期待是师傅后厨现炒,原材料新鲜。结果一揭开,发现很多食材是冷冻成品,只需要简单加工即可出餐。消费者就要大呼上当。

第二,群众对餐饮业心里有一条账,价格越高,新鲜度、人工投入、独特技艺越多。西贝吃顿正餐,人均要100以上了,结果一揭开,发现很多食材是冷冻半成品,只需要加热、复炸、炒一下就行。

这个价位的中餐厅理应提供从选材、切配到烹饪的深度服务,消费者掏的是手工业品的钱,吃到的却是工业品。这完全和味道没关系,哪怕味道不错,消费者也觉得亏。我不评价这种方法是对是错,但人民群众的评价方法就是这样的。

第三,西贝一直以来还有一个卖点就是明厨亮灶,你能够通过玻璃看到他们的后厨在。加工食品,这种视觉表演本身是一种景观式的透明,一个卖点。消费者透过玻璃,看到的是厨师在烹饪。

只要看到有厨师在后厨,把原材料放到锅里边进行最后的加工工序,就会默认整个工序都是自然的手工的,食材一定新鲜,值得溢价。但实际上,西贝的厨师只是最后一道工序的操作工,而前面大量加工环节在中央厨房已经完成。

你不能一边中央厨房半预制省成本,一边利用了消费者这种心理,用明厨亮灶制造了额外的溢价。

贾老板现在好像陷入了某种知识的诅咒,我知道我们的东西是这么做的,所以消费者也进门的时候就应该知道菜是怎么做出来的,并且应该无条件理解我们。至于厨房里的表演,那是你们自己愿意以为是现做的,和我们西贝没关系。

一旦揭穿,品牌价值已经塌完了。

贾老板还在坚持,按照国家规定,我们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

贾老板,是这样的,你的认知是你自己的认知,但是你还要大声白嚷的继续扩大争议,继续教育整个社会的消费者,那我觉得你是真的有点问题。

这就不只是得罪消费者的事情了,我们可以看一看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文件表示,“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贾老板就是依据这个解释,把自己家的菜踢出了预制菜范畴。

这并不是一条尊重社会现实的解释,而是为了保护餐饮企业的规定,因为餐饮企业承担了大量消费和就业,如果真按照群众认知来定义预制菜,恐怕商场里的餐馆就没有活路了。这是政府和企业的默契,企业本来可以借官方定义来规避争议,可以继续打明厨亮灶手工现做的幌子。

这就涉及到官方和人民群众对于预制菜的定义到底谁好使了。从餐饮行业来看,人民群众才是真金白银来消费的,不论官方标准再怎么说这不是预制菜,大伙是难以接受的。

在这个时间点,这个事已经不是个人恩怨了。因为现在贾老板把遮羞布扯下来了,皮球到了政府脚底下,大伙一看政府标准居然这样,监管部门就会被迫面对企业民意之间的两难。贾老板现在行业默契打破,把矛盾直接挑明了。等于给整个行业和政府架在火上烤,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9月13日晚,罗永浩发布微博称,“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期待预制菜相关的国家法规尽快出台。我要忙正事了,已经耽误了一些工作。感谢大家的关心。”

其实仗打到这个地步,罗永浩为什么这个时候主动要见好就收,一方面是官方已经下场定调了,这也是终结讨论,是一种不动声色的拉架。

相较于完全现场烹饪,预制菜有着显著优势……使用预制菜能够提高餐饮企业的运行效率,尤其是在快餐等消费场景,预制菜能够很好地满足高性价比的消费需求……

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事实上,更多理性的消费者也并非反对预制,而是反对隐瞒和欺诈。

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下场,将这一轮预制菜风波,群众的争议,引向了透明度问题,打了西贝三板子,但这也是一个信号,说的很明白国家其实对连锁餐厅使用预制菜的现实非常清楚,也没有制止的打算,公开即可。

罗永浩不可能读不出其中三昧,现在收兵,对餐饮企业和罗永浩自己,都是一种保护,大伙难得糊涂,不食马肝,回避这个敏感的问题,就这么算了吧。

但贾老板不这么想,9月14号晚上,贾国龙再次说罗永浩是网络黑嘴,是网络黑社会。

老罗名声是不好,12年13年那会儿公开明目张胆喊自己是汉奸,本来现在大伙跟着他走,多少还有点捏着鼻子,但是西贝要这么说,把我彻底当成黑社会了,那我在这件事上还是支持一把罗桑吧。

罗永浩的性格,他受得了这个?他在直播中直接开怼:这个人不是好坏的问题,他肯定是智力有问题。随后在微博公开表示:贾国龙,那这件事我们没法揭过去了。在中间再劝我的朋友,我们一律绝交吧。

曾经对于罗永浩曾经有个评价叫:你不得不佩服罗永浩的本事,他踩到了狗屎,但他能让狗屎后悔。这话太贴切了。

贾老板还说,这对我们的商誉有很大影响,就是在砸我们牌子,现在最砸自己牌子的是贾老板自己。一会儿要向罗永浩开战,一会自信满满公开流程邀请直播,一会儿又承认自己做的不足,一会儿又宣布又要照消费者说的办,把工序后移。似乎完全没有理解现在是什么情况。

不行了,你请天天卖洗地机那小子去做公关吧,我真受不了了。

就在昨天罗永浩更新了最新一篇文章,全部放弃追究贾国龙和西贝,在这篇短文的最后,罗永浩直言到

如果我失踪了,那很有可能是被跨省了,不过除非能彻底送走我,否则涉事的所有人都会终身后悔。

谁有这么大能量呢?这让我想起我一个老学长,也是因为得罪了某省重要企业,惨遭跨省。谁才更像黑社会,大家心里有杆秤。

章北海的自然选择

Après moi, le déluge

来源:萌宠狂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