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写过了索尼和爱华,写写在当时相对来讲物美价廉的国产系列。写索尼的时候,评论区有网友非要杠熊猫没出过随身听,当然这个事也不排除他是90后,没赶上那个时代。于是奋而肝出了这一篇。
写过了索尼和爱华,写写在当时相对来讲物美价廉的国产系列。写索尼的时候,评论区有网友非要杠熊猫没出过随身听,当然这个事也不排除他是90后,没赶上那个时代。于是奋而肝出了这一篇。
上古战损版熊猫2708A
不过那个时候熊猫小随身听比较少,一般都是右边或者左边带个扬声器,比如这样的。
国产随身听的发展历程,大致也是同样的过程。经历了磁带时代、CD和MD时代、MP3和砖时代三个阶段。划重点,熊猫、金业、小霸王、飞傲……都是当时和后来的代表性品牌。
话说1963年飞利浦发明盒式磁带,1979年索尼推出全球第一款磁带随身听TPS-L2之后,国内也随后也开始了磁带机的研发。
老熊猫很老,民国二十五年就建厂了,也就是1936年。
1980年代推出SL-12系列砖头机,大红色外观,因为大,采用国产机芯和独立元件电路,音质很稳定,成为当时国产小磁带机的标杆。其实也不是很大。大小大概和中学时期的新华词典差不多,但是左右没那么宽,要窄几厘米。这货甚至在正面印上了走路人的字样。
熊猫商标,那个菱形里一个熊猫啃竹子的“熊猫PANDA”,也成了国内电子行业第一个驰名商标。
当然之前是有SL个位数系列的,,比如SL-05,不过那个是台式收录机,80年代初拎着街头蹦迪的那种大收录机。在国内,50年代就有大录音机了。
那个时期曾经涌现一堆国产收录机品牌,比如海燕、牡丹、青岛、红灯。
在1990年代,最早发力的熊猫,凭借品牌影响力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青竹以三段音域控制技术著称,而且有自动翻带功能。中南比较早推出了可以录音的机型。
狮龙、STAR、SEG的方块机采用东芝和松下的进口电路,音质比较均(平)衡(淡),中高音不错,但是低音不太好。
青竹也出过红彤彤的小随身听
1996年成立的金业,率先搞出了技术突破,双面铝合金超薄机身、自动翻带、重低音加强,而且当时配送清洗带和两副耳机。金业的名作GL-193,音质和做工在当时的国产机里都属于前列,属于当时的巅峰之作。没图,放个CD机。
小霸王这边,把复读、跟读功能融入磁带机,超薄设计的G系列请了贾静雯做代言人,不知道多少网友还有印象。还是放个别的图。
最后的结果是熊猫、金业、小霸王成了国产三强,很多品牌因为各种原因渐渐衰落。比如和日系半导体一样,坚持自己产品思路不放松被市场淘汰的。还有就是…在00年代初我买过八九十块钱的小随身收录机,拆开一看,做工和用料极其简洁,非常感人,连皮带都细一圈。
1984年索尼推出便携CD机之后,熊猫也推出过CD机,这个我在当地商场没见过,不过的确有。新科、万利达推出过低价CD机,但是音质和续航都不如日系品牌,也没有太成功。
红彤彤的金业CD机……
步步高的CD机
总体来说因为贵,当时毕竟能支持买CD机的还是少数家庭,国产并没有火起来。后来随着MP3出现,迅速被淘汰了。MD机也是一样,在00年代少数厂商推出过MD机,同样因为MP3迅速崛起,昙花一现之后销声匿迹。
在MP3世代,00年代初曾经在杂志上看到过艾利和的一款粉色MP3。那张图占了整个封二,画面全粉色系搭配。当然,肯定是女款,各种衣服饰物,总之做得很好,思维也很超前,作为初阶广告狗,当时惊为天图。一看价钱,二千多块。有可能是1G版的这个。
很快,在00年代的前几年,爱国者、联想、方正凭借渠道优势和低价策略迅速抢占了市场,开始取代日韩系的品牌。雨一直下下停停,老样子,还是一大堆各种品牌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当时做得比较好的应该是魅族和台电吧,外观不错,音质也不错。
魅族M6,右边那个键当时引发了一些争议……在现在的话很有可能要改。
但是随着10年代智能机崛起,MP3也迅速被拍在沙滩上。很多品牌消失,没有消失的在转型。比如囧王就去造手机了,台电后来出了一系列主打中低端市场的平板。
这个时候国砖开始登堂入室。随着技术成熟,炬力、瑞芯微搞出高性能芯片,国砖也开始市成差异化竞争格局。飞傲、山灵、主打高端市场,刚国外品牌。爱国者和海贝主打普通大众市场,乐图凯音这样的独特品牌专门面向特定用户。
到这也就结束了,什么都是轮回,要不是我喜欢听的唱片难买,比如罗医生的一些歌……很可能我也买索尼黑胶唱机了。
来源:走进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