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中国癌症登记年报显示,卵巢癌中位发病年龄已升至60.8岁,≥65岁患者占38.4%。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群体合并症多、器官储备下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1.5–2.3倍,却常被排除在临床试验之外。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RAS)、腹腔镜/机器人微创技术、多
【前言】
2022年中国癌症登记年报显示,卵巢癌中位发病年龄已升至60.8岁,≥65岁患者占38.4%。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群体合并症多、器官储备下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1.5–2.3倍,却常被排除在临床试验之外。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RAS)、腹腔镜/机器人微创技术、多学科团队(MDT)和围手术期老年医学(perioperative geriatrics)的成熟,“年龄本身”不再构成手术禁忌,而需要一套以“功能年龄”为核心的评估-干预体系。本文基于2024版《中国老年卵巢癌规范化手术共识》、2025 ASCO老年肿瘤指南更新及近期高质量RCT,系统阐述老年卵巢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路径,供妇科肿瘤、麻醉、老年科及护理团队参考。
一、术前评估:从“生理年龄”到“功能年龄”
1.1 综合老年评估(CGA)
CGA是老年肿瘤治疗的“一级证据”,包括:
① 功能状态:日常生活能力(ADL)与工具性ADL(IADL);评分<5分提示需康复预训练。
② 认知:Mini-Cog≤3分或MMSE<24分,术后谵妄风险增加3倍,应启动“医院老年谵妄单元”。
③ 营养:NRS-2002≥3分为营养不良;血清白蛋白
。
④ 合并症:Charlson指数≥3、ASA≥III级需麻醉前MDT。
⑤ 抑郁:GDS-5≥2分者,术后镇痛需求增加、住院日延长。
⑥ 药物:Beers标准停用或替换抗胆碱药、长效苯二氮卓类。
1.2 肿瘤学评估
影像:胸腹盆增强CT+MRI评估肿瘤负荷;疑转移时加PET-CT。血清学:CA125、HE4、ROMA指数;CA125≥500 U/mL提示需新辅助化疗(NACT)。病理穿刺:≥75岁且FIGO III/IV期,优先超声/腹腔镜下活检,减少不必要的开腹探查。1.3 风险预测模型
E-PASS:PRS(术前风险)≥0.7或CRS(综合风险)≥0.5,预示重大并发症率>15%,应调整手术策略。老年卵巢癌并发症模型(Barber 2025):纳入白蛋白、肌酐、血小板、腹水、吸烟史,AUROC 0.725;>50%风险患者可考虑NACT替代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PCS)。二、术前优化:让“高风险”变为“可接受风险”
2.1 营养预康复
2.2 运动预康复
模式:有氧(快走/踏车)+阻抗(弹力带),每周≥3次,每次≥30 min。指标:6分钟步行距离(6MWD)提高≥50 m,术后肺炎风险降低30%。2.3 认知与心理
认知训练:每日10 min数独/记忆游戏;对MMSE心理干预:术前1次正念减压(MBSR),术后抑郁评分下降1.8分。2.4 合并症管理
心血管:NT-proBNP>300 pg/mL或RCRI≥2,给予心脏保护药物(比索洛尔+他汀),目标HR糖尿病:术前HbA1c≤8%,术中血糖6–10 mmol/L,采用基础-餐时速效方案,减少术后感染。呼吸:戒烟≥4周;COPD患者术前雾化布地奈德+福莫特罗,FEV1提升>200 mL。三、术中管理:微创、精准、低阿片
3.1 手术路径选择
3.2 麻醉方案
全身麻醉+硬膜外/椎旁阻滞:硬膜外0.125%布比卡因+芬太尼2 μg/mL持续48 h,可减少术中阿片用量40%,术后肠麻痹时间缩短24 h。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SVV2.5 L/min/m²,晶体液3–5 mL/kg/h,必要时加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避免液体过负荷导致肠道水肿。肺保护通气:VT 6 mL/kg,PEEP 5–8 cmH₂O,每30 min手肺复张一次,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3.3 手术细节
横膈膜、脾门、胰周转移:采用“层面外科”锐性切除,减少电凝热损伤;对脾门血管采用“血管夹+4-0 Prolene”双重方式,避免术后延迟性出血。大网膜切除:沿横结肠系膜前叶进入,保持Gerota筋膜完整,减少肠管电热伤。淋巴结清扫:#16a2/b1区若冷冻阳性,行“剥洋葱”式骨骼化,避免损伤左肾静脉及乳糜池。四、术后管理:ERAS核心元素+老年特色
4.1 镇痛
4.2 早期活动
“3-3-3”目标:术后第1天坐起3×30 min,第2天站立3次,第3天行走3×30 m;对ADL4.3 营养
24 h内进水,48 h内半流质;能量25 kcal/kg,蛋白1.3 g/kg;如肠鸣音未恢复,给予促动力药(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对低白蛋白4.4 并发症防治
谵妄:采用“HELP”Bundle(Hydration-Early mobilization-Low sedative-Participation),发生率由15%降至6%。血栓:老年组VTE风险增加2倍;术后6 h给予低分子肝素40 mg/d,联合弹力袜+间歇充气泵,至出院后4周。感染:术中头孢呋辛+甲硝唑双联,>3 h或出血>1000 mL追加一剂;术后48 h内停抗生素,避免耐药。五、特殊场景:HIPEC与NACT
5.1 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
5.2 新辅助化疗(NACT)
适应:E-PASS高风险、大量腹水、ECOG≥2;卡铂AUC 5+紫杉醇175 mg/m²,3周期后评估。优势:老年组术后重大并发症率由28%降至16.4%,且不影响OS;NACT后手术时间缩短30 min,出血量减少200 mL。六、出院与随访:延续性照护
出院标准:体温正常24 h、口服镇痛NRS≤3、白蛋白≥30 g/L、独立行走50 m。延续性照护:出院48 h内电话随访,7 d内门诊复查ADL、白蛋白、D-二聚体;28 d内启动肿瘤专科康复(运动+营养+心理)。化疗启动:建议术后14-28 d内开始;对≥75岁或肾功能减退者,卡铂AUC降至4-5,紫杉醇改为周疗(60-80 mg/m²),血液学毒性显著降低。结语
老年卵巢癌的围手术期处理已从“年龄禁忌”转向“功能导向”。通过CGA筛查、预康复优化、微创技术、ERAS路径和延续性照护,可使≥65岁患者达到与年轻组相近的R0切除率和并发症率,且不影响远期生存。未来,随着AI预测模型、远程康复和免疫治疗策略的完善,老年卵巢癌患者将真正进入“精准+个体+人文”的围手术期新时代。
来源:医学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