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不给马丁内利中锋位,他就要被巴西国家队彻底改踢边翼卫了”——这条凌晨刷到的巴西记者推文,比任何标题都扎心。
“再不给马丁内利中锋位,他就要被巴西国家队彻底改踢边翼卫了”——这条凌晨刷到的巴西记者推文,比任何标题都扎心。
卡拉宝杯第三轮,对手只是英甲第12的波特维尔,票价25镑,看台还能喝啤酒。
可阿森纳球迷盯着直播列表,心里想的却是:万一翻车,热搜挂一天的“英甲奇迹”比输球本身还难受。
阿尔特塔比谁都清楚,所以他把轮换写脸上,却偷偷留了个后手——让马丁内利去禁区里“客串”一把真·9号。
为什么非得是他?
数据摆在这儿:热苏斯这赛季每90分钟预期进球0.21,约克雷斯0.38,而马丁内利最近两场替补出场,平均36分钟就捞到1球,效率直接翻倍。
更扎眼的是,他上赛季16次临时顶中锋,9次直接参与进球,同期队内没人比他更会“临时救场”。
塔子不是浪漫,是算明白了:杯赛低强度,正好给“边锋改中锋”做AB测试,成本最低。
有人担心他身高吃亏。
其实波特维尔首发中卫组合平均身高1米85,英甲空中对抗成功率不到48%,联赛倒数第三。
马丁内利1米76,但弹跳峰值71厘米,比哈弗茨还高3厘米。
只要传球打脚下,身高差就成了伪命题。
去年11月对谢菲联,他就在两名1米9中卫中间抢点破门,那球被英媒称作“小个子的大心脏模板”。
更细的是跑位。
马丁内利习惯从边路内收,对方边后卫跟还是不跟?
跟,身后留通道;不跟,他直接面对英甲老慢中卫。
波特维尔左闸琼斯本赛季被过次数英甲第4,速度差2米/秒,基本目送。
塔子只要让恩瓦内里或帕蒂诺拿球斜塞,一次冲刺就能把防线撕成纸。
轮换名单里,拉姆斯代尔铁定首发——他得刷出场数触发奖金条款;塞德里克时隔133天再进大名单,球迷都在数他还能撑几场。
年轻人方面,17岁恩瓦内里上周刚在U21戴帽,球探报告写得很直白:“提前三秒出球,像给比赛按了快进。”如果他和马丁内利同侧,二过一配合能把英甲后卫的重心晃成麻花。
别小看低级别主场。
波特维尔海拔110米,晚风大,球飘,英超队常踢成“高射炮”。
去年曼联就在这里被吹成“英甲雨夜惨案”。
阿森纳后勤组提前两天踩场,带的是红色低弹球,训练视频里马丁内利一脚抽射球网直哆嗦——细节到用球都挑过,塔子是真怕翻船。
真正彩蛋在点球。
马丁内利职业生涯没主罚过成年队点球,但本周训练里他连进8个,最后一个打左上死角,拉姆斯代尔原地没动。
若比赛拖进点球,巴西人可能第一个走上去——真进了,他就从“临时中锋”升级成“全能锋线答案”。
哨响那一刻,球迷最该盯的不是比分,而是马丁内利在禁区里第一下触球:停球离身体半米,他就能靠速度生吃;停球贴脚,大概率回做远射。
两种选择,两种未来——踢得好,周末联赛对伯恩茅斯他就能继续站中路,热苏斯回右边,萨维尼奥去板凳,整条锋线重新洗牌。
踢得糟,塔子杯赛出局+锋线无人,冬窗就得砸钱买人,老板克伦克的脸色比伦敦天气还冷。
所以,这场看似“走过场”的卡拉宝杯,其实是阿森纳本赛季最划算的一场实验:赢了,收获一个能边能中的年轻中锋;输了,也就浪费一个夜晚。
屏幕前的球迷,别只刷比分,记得把视角锁在禁区里——那个穿11号的小个子,正在决定枪手未来三年的锋线答案。
来源:aaa体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