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质量第一 抓好质量提升 共筑质量诚信 建设质量强国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12:39 1

摘要: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部署,深入推动全民质量行动,市场监管总局等26个部门联合开展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质量月”活动。

坚持质量第一 抓好质量提升 共筑质量诚信 建设质量强国

2025年全国“质量月”企业质量诚信倡议书

(2025年9月·北京)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部署,深入推动全民质量行动,市场监管总局等26个部门联合开展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质量月”活动。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质量工作,把质量发展摆在战略位置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推动质量提升的重大政策措施,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我国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群众性质量活动,全国“质量月”活动自1978年以来持续开展,相关政府部门统一部署,以企业为主力军,各行各业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在促进全社会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推动我国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作为质量检验行业组织和质量专业社团机构,积极响应2025年全国“质量月”活动部署,谨此组织一批在推进质量变革、质量创新、质量提升、质量诚信方面具有显著示范带动作用并坚持质量第一、崇尚诚实守信、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重视品牌建设、不断提升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业和区域质量诚信标杆企业以“坚持质量第一 抓好质量提升 共筑质量诚信 建设质量强国”为主题共同发出《2025年全国“质量月”企业质量诚信倡议书》,着力推动全民质量行动,全力营造质量诚信社会氛围,合力推进质量社会共治,助力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首先,我们倡议共同率先做到:

抓好质量提升行动,推进《纲要》贯彻实施。质量是发展之基、利民之举、强国之策。着力质量变革,抓好质量提升,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消费需求,推进质量社会共治,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纲要》关于建设质量强国的决策部署,大力促进质量变革创新,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尚、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提升各行业质量水平,加快推进质量强国建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落实质量主体责任。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准则,也是市场经济的坚实基础、社会良序的运转基石,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强和完善供应链、产业链质量管理,建立企业质量首负责任、缺陷产品召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以及服务质量保障等制度,完善质量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利用质量技术基础设施提升质量。我们要针对顾客的需求、法律法规的要求、环境因素和能源因素及危害因素与绿色低碳发展来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度,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诊断、质量提升等活动,推动质量数字化、信息化,严格把关质量检验检测,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履行质量担保责任等法定义务,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发挥标杆引领作用,推动质量协同发展。质量体现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质量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要加强行业和区域质量合作,适应技术创新和需求变化,切实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善品种质量、提升产品档次和服务水平,研发具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质量发展之路,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积极成为国际标准制定(订)的主要参与者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实施主体,将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方法向产业链延伸推广,发挥质量标杆和先进标准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产业整体质量水平提升。我们要大力实施产业基础质量提升工程,协同推进质量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质量根基,发挥优势企业对中小企业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带动提升作用,不断实施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帮扶中小企业解决质量创新、质量攻关难题,加强对上下游两端企业的支持带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保链稳链强链,引领新产品开发,推动行业整体技术升级、品质进步及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质量竞争力,为推进建设质量强国而不懈努力。

坚守质量安全底线,促进质量社会共治。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生产和提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必须成为企业的根本追求。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把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个工作岗位和每一名员工,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消费需求。我们要强化以确保质量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建立健全履行社会责任的机制。我们还要强化诚信自律,践行质量承诺,助力提振消费信心,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用得舒心、吃得安心。我们也要大力宣传中国质量、传播中国质量故事、褒扬中国质量先进、宣传中国质量品牌,发挥防伪技术应用与质量诚信溯源等新技术新业态在质量提升中的作用,满足消费者有价值分享的消费需求,将诚实守信、持续改进、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转化为企业及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大力弘扬先进质量文化,在全社会着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

同时,我们倡议企业界争先做到:

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着力抓好质量管理。质量是兴业之本、强国之基,事关民生福祉,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关键所在。广大企业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力量,必须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注重质量和效益,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倡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质量,培育质量职业精神,造就责任心强、有专业素养的职业队伍,为质量升级提供不竭动力。食品、药品、农产品等安全直接关系民生福祉、产业发展、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相关生产经营企业务必高度重视“四个最严”要求,不断提升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广大企业都要秉持质量至上的发展理念,推动建设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创造价值的发展导向,推动理念、目标、工具、方法等全方位变革,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企业经营、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彰显中国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切实坚守质量诚信,扎实保障质量安全。质量体现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守诚信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独特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广大企业都要强化质量意识、法治意识、诚信意识,增强信用意识和契约精神,努力将诚实守信、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转化为企业的行为准则,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把以人为本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把安全为先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把诚信守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把夯实基础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条件,把创新驱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落实质量安全保证的法律责任。同时,广大企业都要履行诚信经营的社会责任,严格遵守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想失信长效机制,支持健全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制度,完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立健全售后服务制度,完善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增强质量服务效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质量问题,使诚实守信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价值导向和自觉追求,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

注重夯实质量基础,着力推进质量发展。质量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既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更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广大企业必须切实推动《纲要》落实落地,把质量工作摆上发展的战略位置,更加注重质量基础建设,推动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要素的协同运用和融合发展,提升质量技术机构的数字化水平,建设更加智慧的质量基础设施,不断提升企业质量竞争力。广大企业要充分运用先进理念和现代技术,重视质量信号传递反馈的作用,切实运用产品质量防伪追溯等可靠便捷的质量技术服务,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建设,推进消费品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适应新的消费领域、消费模式、消费热点,率先运用优质产品和服务质量承诺标识,尽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倡导节约、杜绝浪费,引领优质优价理性消费的积极性,以质量技术帮扶助力我国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增强国内外对中国企业、中国质量、中国品牌的信心。

另外,我们倡议全社会努力做到:

共同筑牢质量诚信,助推中国质量发展。质量问题关系每一个社会成员,既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科学有效监管,也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需要包括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等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努力。有关部门要不断创新质量激励政策,营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充分激发经营主体质量创新活力,充分发挥质量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畅通质量举报投诉渠道,优化消费环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实现产权保护、公平竞争、质量标准等制度的统一,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消费者要掌握质量知识,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优劣“用脚去投票”,着力抵制低价无序竞争乱象。行业协会和质量机构要加强质量方面的引导和监督,督促行业诚信自律,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新闻媒体要发挥舆论监督和引导作用,宣传推广优质产品和服务,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形成全社会崇尚质量的浓厚氛围。科研技术和检验检测等机构要注重提高计量测试、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服务水平,提升检验工作质量和技术把关水平,不断增强质量基础支撑能力和服务能力。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优化营商环境,齐抓质量提升,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促进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动力,凝聚质量共识,促进质量合力,加快质量变革,形成强大力量,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质量基础。

凝聚诚信质量共识,唱响中国质量精神。质量强则国家强,质量兴则民族兴。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人人都来监督产品和服务质量、人人都来改进工作质量、人人都为质量建设作贡献,我们才能汇聚起建设质量强国的磅礴力量。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体制机制,倡导全社会树立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的鲜明导向,着力营造“人人关心质量、重视质量、追求质量、创造质量、享受质量”的社会氛围。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的提高,严格质量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狠抓质量品牌提升,把提升质量作为新发展阶段的内生动力,以质量供给升级满足需求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我们要健全质量多元治理机制,落实各方质量安全责任,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加强质量主题宣传,传播先进质量理念,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学会及消费者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行业质量诚信自律,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质量诚信建设,努力在全社会倡导和培养诚实守信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唱响中国质量诚信,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合力,营造出公平诚信的社会环境,提升我国质量竞争力,共同把高质量发展事业在我们手中变成美好的现实。

推进建设质量强国,共创中国质量辉煌。我们必须认识到,质量是繁荣国际贸易、推动经济增长、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因素。在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新征程上,质量强国是目标、也是方向,建设质量强国是过程、也是路径,推动高质量发展,最终建成质量强国,既是应有之义、也是必然要求。深入推动全民质量行动,不但是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也是建设质量强国的遵循。建设质量强国不仅需要企业的努力,也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广泛支持。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全社会都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弘扬质量先进文化,提升全民质量素养,促进质量社会共治,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大力提升各行业质量水平,激发质量创新动力,释放质量提升活力,创造质量提升新经验,着力依靠变革创新推动质量发展,打造集质量、标准、技术、品牌于一体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竞争中铸就中国质量、培育中国精品、打造中国品牌,让质量诚信惠及亿万中国人民和全球消费者,推动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

相关推荐